第1289章 夏侯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急不缓地拱手行礼:  

“子元,好久不见,白日里我特意前来探视,没能见到你。没想到却是在夜里见到了,看来子元的病,是有起色了?”  

司马师的笑声戛然而止。  

“嘭!”  

司马师再拍了一下案几,几乎就要怒而立起:  

“夏侯泰初,你这是什么意思?”  

夏侯玄仍是不急不徐:“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关心子元的病情罢了。”  

司马师冷笑:  

“泰初且放心,我就算病情再加重,也不会走在你的前头。”  

夏侯玄闻言,浑不在意地笑笑,“这是自然。吾在洛阳这些年,出入不由己,此时进入太傅府,生死不由己。”  

他说着,意味深长地看向司马师,“今日之洛阳,乃是由子元作主,吾之性命,自然也是操于子元之手。”  

司马师怒气更甚:“你是说我不敢杀你?”  

夏侯玄神态不变,语气平缓:  

“我说的是,吾之性命,操于子元之手,何时说过子元不敢杀我?”  

跟着进来的司马昭,终于有些忍不住地出声:  

“兄长,泰初,依我看…”  

“子上你闭嘴!”司马昭的话未说完,就被司马师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此事你莫要插嘴。”  

喝止了司马昭,司马师又看向夏侯玄:  

“泰初,你们夏侯氏,与大魏皇族,乃是姻亲。如今你们三族,却是齐齐违背先帝诏令,私自离开洛阳,你如何解释这个事情?”  

夏侯玄的语气,终于有了变化,但听得他叹息答道:“只为乞活耳。”  

若非迫不得已,他又何尝愿意夏侯氏如此?  

夏侯氏眼下的困境,本就是先帝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就算是控制着天子的曹大将军,面对夏侯氏的困境,也是觉得有些棘手。  

不管夏侯霸是真被俘还是假投贼,但这些年来,从汉国不断地传回消息:  

他屡次陪同汉国皇后之母张夏侯氏,出现在汉国各种各类的宴席上。  

莫说是曹大将军,不管换作是谁,听到这些消息后,都足以心生顾虑。  

而夏侯楙这些年又与司马氏走得极近,曹大将军自然是懒得搭理他。  

至于夏侯玄,曹大将军倒是有心重用,可惜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放人。  

于是夏侯三族,就这么进退不得,困于洛阳。  

夏侯玄之所以把妻小送走了,自己孤身留下。  

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司马氏的注意力,同时也是为了保留夏侯氏最后的一份尊严。  

“乞活?”司马师冷笑,“身为臣子,不思忠君报国,反是以乞活之名,行违背诏令之事,此可谓欺君耶?”  

夏侯玄微微一笑:  

“子元,夏侯氏如何,自会有天子下诏,你怎么就能替天子给夏侯氏定罪?”  

司马师再次冷笑:  

“夏侯氏如何,先帝早有定论,何须天子再次下诏?况且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若是我得到的消息没有错的话,夏侯楙领着商队,乃是向西而去了。”  

“泰初你可别说,他是真心想要通商做买卖去了?”  

夏侯玄默然。  

站在大魏的角度上来说,坦诚地说,早年的夏侯霸,如今的夏侯楙,都算得上夏侯氏的黑点。  

或者自己可以为了信念,继续守候大魏。  

但大魏,可能已经不值得夏侯氏押上全族的命运。  

司马师看到夏侯玄没有说话,语气里倒是有些唏嘘:  

“这么多年来,谁都以为夏侯楙是个好治家产,唯利是图的小人,没想到居然能隐忍至此,当真是小看他了。”  

独眼看向夏侯玄,语气变得冷酷起来:  

“你们夏侯氏,不但违背了先帝之令,私自出城,而且还有可能通敌降贼。”  

“而你,夏侯泰初,不但知情不报,甚至还敢亲作掩护,该当何罪?”  

夏侯玄淡然道:  

“我既留下来,便已存不可生还之想。”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司马师,“子元撑着病体,与我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定我的罪?”  

“子元乃是洛阳主事人,我有何罪,但请为我作来便是。”  

司马师没有想到夏侯玄如此直接,他的脸色一下子就涨得有些发红:  

“夏侯泰初,你别以为,你是名士,我便不敢杀你!”  

夏侯玄只是平静一笑,不再说话。  

“好好好!到时你可莫要不认帐!”司马师等的就是这一刻,但见他怒极而笑,下令,“来人,呈上来!”  

早就欲置夏侯玄于死地的司马师,在得知夏侯氏的事情后,心里就已经拟好夏侯玄的罪名。  

在司马昭领人出去的时候,司马师就已经让人写好了罪状。  

“…玄备世臣,而包藏祸心,交关逆贼,授以奸计,背先帝诏,藐视天威…”  

夏侯玄看完,只是略一颔之,并不言语。  

这让司马师有些意外:  

“夏侯玄,你不打算辩解一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司马师死死地盯着他,仿佛想要从夏侯玄的神情中,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只是他注定是失望了,夏侯玄神色平静无比。  

“好心性。”司马师点头,下令道,“来人,把他押下去。”  

“喏!”  

“兄长!”看着夏侯玄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司马昭终于忍不住地上前,“泰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