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乞骸骨(2/3)
吵了大半日,正是因为此事吧?”
阿斗苦着脸,说道:屜“正是。那裴文行欲为上党士吏请命,谁料到居然得了这么一个结果,如何能甘心?”
“只是这一回,就连大将军都觉得大司马此策颇是老辣,裴文行无奈之下气极。”
“唯有连连追问大司马,上党苛政犹未解决,将如何保证西迁豪族时,地方官吏不行逼迫良家之事。”
阿斗说到这里,又挠了挠头:
“听闻裴文行之子,正是拜于冯大司马门下,他在朝堂上如此举动,却是让我有些想不通。”
皇后却是笑道: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陛下不见魏文长之子乎?”屜“且事有反常,必有其因。”她的脸上若有所思,“世之所知,大汉对关东,乃至中原世家并不待见。”
“上党之事后,但有所见者,都能料到,日后对他们只会更加苛待。”
“以河东裴氏的地位,裴文行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话未言尽,皇后就发一声冷笑,“其图谋,怕是不小!”
如果说,冯大司马代表的是新贵及外戚,大将军代表的是旧臣及荆州元从。
那么裴文行这只老狐狸,怕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收拢太原河东上党豪族的人心,借此在朝堂立足。
说不定将来还有被清洗之后的关东世家。
没一个省油的灯!屜阿斗却仍是有些不知所以然:
“那又如何?朝堂之上,谁又能比得过大司马,裴文行年纪不算小了,贪恋这点权势,又有什么意义?”
皇后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莫不是忘了棉花之事?裴文行若是成了并州河东之望,将来大汉在兖青等州郡种植棉花,裴氏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哎呀,我竟忘了这一节!”
阿斗一拍脑袋,“我怎么能忘了这等大事?”
朝廷与并州河东等地大族约定,将来会在关东种棉花,据冯大司马递上来的计划书,涉及多少万钱来着?屜别的事可以忽略,这等关系到钱粮之事,是万万不能忘的。
阿斗不由地暗自责怪自己。
“这裴老狐,咳,裴文行竟是有如此深远谋算!”
“陛下,朝臣之中,敢站出来与冯大司马争论的,有哪一个是简单的?”
“说得倒也是。”阿斗想了一下,似乎又记起了什么事,“皇后刚才提起魏文长,我倒是差点忘了,今日早朝的时候,魏文长还让自己的儿子代送了一封奏疏。”
“魏文长?”
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屜正当阿斗跑去找皇后的时候,冯大司马下了朝,回到府上后,第一时间就是吩咐了一声:
“去,把魏容给我叫来。”
“禀大司马,魏郎君已经在府上等候了。”
冯大司马一听,就是冷笑:
“他倒是识趣!速让他过来见我!”
魏容得到召唤,很快过来了,行礼道:屜“学生拜见先生。”
冯大司马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边的大弟子:
“说说,怎么回事?”
但见魏容恭敬地说道:
“先生所言,可是学生大人的奏章之事?”
冯大司马继续面无表情:
“难道你觉得我还会问其他事情?”屜魏容小心地看了一眼冯大司马,试探着说了一句:
“先生久离长安,难道不想询问一下学院之事?”
听到这个话,冯大司马反而是气笑了:
“怎么?翅膀硬了,连对先生我都敢这么说话了?”
魏容连忙垂首:
“学生不敢。”
顿了一顿,魏容又继续说道:屜“只是学生以为,学院与讲武堂,方是先生朝堂立足之根基。而学生大人之事,不过是一老臣欲求善终,不足挂齿。”
冯大司马面容变得有些冷峻起来:
“你是这么认为的?”
魏容脸色平静,点了点头:
“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冯大司马看到他这副样子,眉头微微一皱,然后神色反而是放松了下来。
只见他把后背靠到椅背上,同时手指头轻轻地敲了敲扶手,沉声道:屜“这么说,你是承认,镇军大将军的奏章,是你操刀的了?”
所谓镇军大将军,正是魏延。
魏延兵败之后,因为主动断后,受了重伤,导致昏迷,被送回长安救治。
大约是流血过多,受伤过重,故而虽然被医学院抢救回来一条性命,但却是落下病根。
半身瘫痪,手足皆不能自主活动,口歪眼斜,经常性流口水。
按医学院的说法,这是在战阵上受刀箭所创,导致淤血积于体内所致。
冯永知道,十有八九就是受了重伤,体内形成了血栓,再加上可能受了感染。屜魏老匹夫这辈子算是就这么着了。
正是因为魏延变成了这副模样,又因为他是跟随先帝的老将军,曾为大汉立下不少功劳。
故而朝廷并没有惩罚太过,只是除了他的上党太守之职及河东都督之职。
同时按惯例,从左骠骑将军贬至镇军大将军,削其一半食邑。
本来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没曾想今日早朝上,魏延长子魏昌,替其父亲上了一封奏章。
只言自己被贼人所败,有负天子所望,朝廷虽未下重罪,但自己已无颜再立足于朝堂,只愿乞骸骨。屜若是换了别人,倒也没有什么。
反正到了魏延这
阿斗苦着脸,说道:屜“正是。那裴文行欲为上党士吏请命,谁料到居然得了这么一个结果,如何能甘心?”
“只是这一回,就连大将军都觉得大司马此策颇是老辣,裴文行无奈之下气极。”
“唯有连连追问大司马,上党苛政犹未解决,将如何保证西迁豪族时,地方官吏不行逼迫良家之事。”
阿斗说到这里,又挠了挠头:
“听闻裴文行之子,正是拜于冯大司马门下,他在朝堂上如此举动,却是让我有些想不通。”
皇后却是笑道: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陛下不见魏文长之子乎?”屜“且事有反常,必有其因。”她的脸上若有所思,“世之所知,大汉对关东,乃至中原世家并不待见。”
“上党之事后,但有所见者,都能料到,日后对他们只会更加苛待。”
“以河东裴氏的地位,裴文行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话未言尽,皇后就发一声冷笑,“其图谋,怕是不小!”
如果说,冯大司马代表的是新贵及外戚,大将军代表的是旧臣及荆州元从。
那么裴文行这只老狐狸,怕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收拢太原河东上党豪族的人心,借此在朝堂立足。
说不定将来还有被清洗之后的关东世家。
没一个省油的灯!屜阿斗却仍是有些不知所以然:
“那又如何?朝堂之上,谁又能比得过大司马,裴文行年纪不算小了,贪恋这点权势,又有什么意义?”
皇后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莫不是忘了棉花之事?裴文行若是成了并州河东之望,将来大汉在兖青等州郡种植棉花,裴氏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哎呀,我竟忘了这一节!”
阿斗一拍脑袋,“我怎么能忘了这等大事?”
朝廷与并州河东等地大族约定,将来会在关东种棉花,据冯大司马递上来的计划书,涉及多少万钱来着?屜别的事可以忽略,这等关系到钱粮之事,是万万不能忘的。
阿斗不由地暗自责怪自己。
“这裴老狐,咳,裴文行竟是有如此深远谋算!”
“陛下,朝臣之中,敢站出来与冯大司马争论的,有哪一个是简单的?”
“说得倒也是。”阿斗想了一下,似乎又记起了什么事,“皇后刚才提起魏文长,我倒是差点忘了,今日早朝的时候,魏文长还让自己的儿子代送了一封奏疏。”
“魏文长?”
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屜正当阿斗跑去找皇后的时候,冯大司马下了朝,回到府上后,第一时间就是吩咐了一声:
“去,把魏容给我叫来。”
“禀大司马,魏郎君已经在府上等候了。”
冯大司马一听,就是冷笑:
“他倒是识趣!速让他过来见我!”
魏容得到召唤,很快过来了,行礼道:屜“学生拜见先生。”
冯大司马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边的大弟子:
“说说,怎么回事?”
但见魏容恭敬地说道:
“先生所言,可是学生大人的奏章之事?”
冯大司马继续面无表情:
“难道你觉得我还会问其他事情?”屜魏容小心地看了一眼冯大司马,试探着说了一句:
“先生久离长安,难道不想询问一下学院之事?”
听到这个话,冯大司马反而是气笑了:
“怎么?翅膀硬了,连对先生我都敢这么说话了?”
魏容连忙垂首:
“学生不敢。”
顿了一顿,魏容又继续说道:屜“只是学生以为,学院与讲武堂,方是先生朝堂立足之根基。而学生大人之事,不过是一老臣欲求善终,不足挂齿。”
冯大司马面容变得有些冷峻起来:
“你是这么认为的?”
魏容脸色平静,点了点头:
“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冯大司马看到他这副样子,眉头微微一皱,然后神色反而是放松了下来。
只见他把后背靠到椅背上,同时手指头轻轻地敲了敲扶手,沉声道:屜“这么说,你是承认,镇军大将军的奏章,是你操刀的了?”
所谓镇军大将军,正是魏延。
魏延兵败之后,因为主动断后,受了重伤,导致昏迷,被送回长安救治。
大约是流血过多,受伤过重,故而虽然被医学院抢救回来一条性命,但却是落下病根。
半身瘫痪,手足皆不能自主活动,口歪眼斜,经常性流口水。
按医学院的说法,这是在战阵上受刀箭所创,导致淤血积于体内所致。
冯永知道,十有八九就是受了重伤,体内形成了血栓,再加上可能受了感染。屜魏老匹夫这辈子算是就这么着了。
正是因为魏延变成了这副模样,又因为他是跟随先帝的老将军,曾为大汉立下不少功劳。
故而朝廷并没有惩罚太过,只是除了他的上党太守之职及河东都督之职。
同时按惯例,从左骠骑将军贬至镇军大将军,削其一半食邑。
本来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没曾想今日早朝上,魏延长子魏昌,替其父亲上了一封奏章。
只言自己被贼人所败,有负天子所望,朝廷虽未下重罪,但自己已无颜再立足于朝堂,只愿乞骸骨。屜若是换了别人,倒也没有什么。
反正到了魏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