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迟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上党北边的太原郡风声鹤唳,就连远在草桥关的冯某人都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安的时候。  

已经在高都城整军完毕的魏延,看着扼守着太行陉最要害之处的天井关,有些忍不住地蠢蠢欲动。  

他有些想要试一试司马师,究竟是不是个只会仗着司马懿荫庇的纨绔子弟。  

安装最新版。  

虽然不服冯某人,但魏延还是得承认,在侦测贼人消息这方面,冯某人还是有一套的。  

司马懿据洛阳,与许昌并立,名为魏臣,实则有自立之权,已是大汉朝堂人尽皆知的事情。  

故而在魏延看来,司马师能独领一军,驻于天井关,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司马懿的儿子。  

正如早年夏侯楙镇守长安相类。  

那个时候的魏延,看不起夏侯楙,认为只要兵临长安城下,就能一鼓破之。  

此时攻下高都城的魏延,意得志满,自然也就存了想要试一试司马师的心思。  

再加上司马师除了高都城破的时候,曾频繁派出斥侯前来查探以外,后面就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容地重新在高都城做好了防备。  

司马师的举动,让魏延有些按捺不住——万一司马师当真是个纨绔子弟,那么天井关,岂不是唾手可得?  

不过幸好,太原那边的紧急来信,让魏延稍稍顾虑了一下。  

邓芝得到消息,传言有人在得知绝大部分上党守军被抽走以后,想要举兵作乱。  

这个消息,还是出自上党大族的李憙传出来的。  

魏延自知为同僚所恶,亦不被士人所喜,所以对地方的消息,自然没有邓芝以及李憙这种地头蛇灵通。  

这也是他信重郭循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郭循是极少人愿意与他亲近,甚至愿意为他效力的世家子。  

这个还要多亏了某个姓冯的成全。  

所以就算魏延再怎么不愿意相信上党有事,也不得谨慎行事,派出人马,前去上党,询问郭循,再做决定。  

这也让高都城与天井关,在这几日里,陷入了有些古怪的平静。  

只是这种平静,却不是魏延想要的。  

站在最高处,眺望南边,虽然有群山阻隔,但魏延知道,天井关就在南边的不远处,等着自己。  

就在他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但见魏昌脸色仓惶无比地从跑过来:  

“大人,不好了!”  

连平日里在军中要喊“君侯”或者“将军”规矩都忘记了。  

气头不顺的魏延,听到这个话,顿时就是大为恼怒,喝斥了一声:“什么事如此惊慌?!”  

魏昌顿住步子,张了张嘴,正欲说话,但下意识看了一眼周围,又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  

但见他嗫嚅了好一会,竟是一个字说不出话来。  

魏延看到他这副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挥一挥手,让左右都退下,这才再次喝问:  

“快说,出了何事?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吾怎么收拾你!”  

“大人,”魏昌咽了一口口水,此时脸上已经是毫无血色,“上党有人来报,说,说壶关丢了…”  

“什么?”魏延闻言,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什么,不可置信地看向魏昌,“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魏昌又咽了一口口水,却仍是止不住声音里的颤抖:  

“大人派回去的人,带着几个人回来了,说是才走到长子那边,就有魏贼大军从壶关向着长子过来了。”  

“而且长子城内,还有从壶关逃过来的士吏…”  

魏昌话未说完,魏延就厉声喝道:  

“够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呼哧呼哧!  

魏延死死地盯着魏昌,气喘如牛。  

酷日当空,魏延却觉得如置身于冰窟。  

他没有让魏昌继续把话说下去,而是粗暴地问道:“他们人在哪?”  

“我,哦,不,是末将,末将已经让人把他们都保护起来了。”  

“没有让别人看到?没有让消息传出去?”  

“将军请放心,绝对没有。”  

“前面带路!”  

魏昌虽然资质平庸,但他跟着魏延在军中打了这么多的仗,自然明白事情轻重缓急。  

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办得还算是不错。  

魏昌在前面快步而行,魏延在后面却是极不耐烦地催促道:  

“快些!”  

魏昌不得不开始小跑起来。  

虽然如此,他仍感觉到身后,自家的大人步伐如影随形,紧紧地跟在自己后面。  

把魏延带到一个有甲士严密守卫的帐子前,魏昌转过身道:  

“大人,就在里面…”  

话音未落,魏延就已经如风般地越过魏昌,直接闯了进去。  

里头的人看到魏延进来,立刻站了起来。  

只听得一声悲呼:  

“将军!”  

不是被魏延派出去的人是谁?  

“怎么回事?”  

看到此人,魏延心头就是一沉,沉到不可见底的深渊。  

他怀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紧紧地盯着对方:“速速道来,壶关究竟出了什么事?”  

若是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此时魏延的手指头,正在微微颤抖。  

虽然他极力试图让它们稳定下来,但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魏延不得不攥起了拳头。  

“将军,壶关已经丢了,听说郭循引贼人入关,小人刚到长子的时候,有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