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调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些贪恋权力。  

魏延把原本属于并州刺史府的精兵拉走大半,他心里自然高兴不起来。  

而原本刘浑所领的胡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并州胡人,也属于并州刺史府所辖。  

可惜这支胡骑现在正在塞外骚扰幽州,截断幽州与胡人的马匹交易渠道。精华\/书阁·无错所以现在邓芝所能指望的,就剩下王平所统的护鲜卑校尉府。  

只是护鲜卑校尉府名义上在并州刺史府之下,但它同时也受中都护府的直辖领导,具有一定的自。  

若是护鲜卑校尉与并州刺史不和,那么并州刺史十有八九是别想调动护鲜卑校尉府的兵力。  

就算是能调动,也得先让中都护府出具调兵令。  

但凡事都是讲事急从权。  

若是护鲜卑校尉与并州刺史关系融洽,那么在事发突然的时候,两府可以一边调兵的同时,一边向长安报告事由。  

很显然,此时的护鲜卑校尉府和并州刺史府,因为中都护冯某人的关系,双方的合作,还是比较紧密的。  

王平得知邓芝对南边有所担忧后,霍然而起,抱拳慨然道:  

“中都护来巡边境时,曾与末将说过:护鲜卑校尉府之所以要看护鲜卑等胡儿,最终是为了安民保境,护家卫国。”  

“并州不只北有胡儿,东与南亦有贼子,故而护鲜卑校尉府除了要看住胡人,也要尽量配合使君防备贼子。”  

“如今看来,中都护果真是所见深远。上党若当真有乱,平自不敢坐而视之。”  

邓芝听到王平这个话,激动地跟着站起来,大喜过望:  

“原来中都护早就与王将军说过这些话,看来某这心里的石头,总算是可以落地了!”  

王平又说道:  

“只是使君,若护鲜卑校尉府的将士要入塞,须得有事由,却不知使君将以何名义召吾领军入塞呢?”  

对于这个问题,邓芝早就考虑好了,只见他脱口而出地回答道:  

“高。(本章未完!)  

都战事吃紧,上党兵力被抽调一空,晋阳亦无甚兵力。”  

“此二地,皆为并州之重地,焉能无防备?故而请将军暂时领军入塞,以防万一。”  

王平一听这个话,就觉得好像有些不太对味。  

想了一会,目光顿时古怪起来。  

真要按这个说法送至长安,表面上是说要守备太原,实则是暗中告了魏延一状啊!  

有学问的人,果真是连使坏都使得让人无可指摘。  

武夫杀人还得用刀剑。  

他们杀人,只要用笔就够了。  

上党不出事还好。  

一出事,魏延一个不顾大局,贪功冒进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一个不顾大局的家伙以后还想独立领军?  

去南乡养老就算是最后的体面了!  

幸好啊,幸好自己当年早有远见,把儿子送到中都护身边——要说起做学问,这整个大汉,还有谁比得过中都护?  

王平心如电转,口里却是立刻应下:  

“好,那就依使君所言行事。”  

邓芝看到王平如此爽快,忍不住高兴地说道:  

“吾能与王将军这等识大体,以国事为重的人同朝为官,幸甚,幸甚啊!”  

“使君过奖了!”  

邓芝摆摆手:  

“此实乃是吾之真心话也。毕竟王将军答应领军入塞,也是担了风险的。”  

作为重臣,邓芝岂会不知魏延的身后,宫里的身影若隐若现?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魏延可不是任自己揉捏,而是有反扑能力的。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朝廷真要觉得刺史府和校尉府合作太过密切,未必不会敲打自己两人一番。  

当然,后果不会太过严重。  

毕竟身为右卫将军,虽然邓芝不想现在就放弃兵权,但真要迫不得已的时候,回朝中当个三公也未尝不可。  

而王平…  

谁不知道他是中都护的人?  

只要中都护不倒,他就算是一时受到牵连,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再小的风险,它也是风险。  

故而邓芝的这个话,实是肺腑之言。  

说完这个,邓芝不待王平再次谦虚,继续问道:  

“不知王将军可从平城调多少将士入塞?”  

王平略一思索,说道:  

“平城守军,战兵不过五千余,某最多可调三千入塞,再多的话,只怕平城守兵震慑不住塞外的胡人。”  

虽然现在雁门郡的胡人看起来人畜无害。  

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加上现在时不时有北方草原的胡人过来。  

这些新来的胡人,大多是过来交易,也有一部分是过来投靠。  

但不管是交易还是投靠,从草原南下的胡人,多是野性未去,可不像并州的匈奴人这般听话。  

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加以震慑,那些胡人看到平城这个重新兴起,物资交易量庞大的城市,十有八九会起了贪念。  

贪念一起,就难按捺,劫掠之事迟早会发生。  

而且这三千人,不能在太原呆太久,最晚要在天气转凉的时候赶回去。  

原因很简单。  

因为秋日正值草黄马肥,同时胡人为了囤积过冬的物资,大多会从草原上赶来平城交易。  

到了那个时候,平城留守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虽然早有所料,但此时听到王平的话,邓芝眉头又是忍不住地一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