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弃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在郑国渠没有完全修复之前,是不可能恢复前汉那时的田地规模的。  

这就导致了越是往北,就越是显得荒凉,人烟稀少。  

而从长安通往桥山,连通桥山以北的官道,基本就只有数百年前手办狂魔下令修的秦直道,还能正常使用。  

此时的秦直道上,正行来一支五百人的人马,人马皆是大汗淋漓。  

“将军,我们今早天未亮就出发,又没有吃早食,如今烈日当空,人马皆饥渴无比,不若暂且休息一下吧?”  

有人对着朱据建议道。  

朱据看了看日头,又转过头,看看身后的队伍,终于点头:  

“传令下去,寻一处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休息。”  

队伍立刻响起了欢呼声。  

朱据却是叹了一口气,他倒不是心疼这些将士,而是心疼他们身下的马匹。  

虎骑营的战马,最低标准是一人双骑双骡。  

骡是用来驮盔甲兵器等物资,一骑是备骑,紧急赶路的时候,也可以用来骑。  

而最重要的一匹战马,除了阵前冲锋,也只有训练的时候能骑。  

相比第三次上市成功,并不断大规模收购对手子公司的大汉公司来说,此时吴国根本就是个吊丝穷鬼。  

虽然吴国实际上也算是一家不小的公司。  

但底子还是不够,又不像大汉,坐拥两个畜牧业子公司,能够给大汉源源不断地提供战马——战马实在太贵。  

就如朱据这等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世家子,也忍不住地为见习营所耗的钱粮心疼不已。  

这五百人的见习营,有一半还不是铁甲骑军将士,而是属于轻骑的。  

这一次出来,只能算是一次拉练,见习营自然不可能像季汉虎骑军那些土豪,满标满配出来。  

所以基本都是减配的一骑一骡而已。  

朱据可以不心疼底下的儿郎将士,但必须心疼战马。  

日头偏西之后,感觉没有那么炎热了,这支队伍又赶了一段路。  

直到日头移到山头,这才重新安营扎寨。  

在军纪严格的虎骑军里受训一年,见习营已经不是当初的散漫模样。  

就算是临时安营,也按照军中的要求,挖壕沟立营帐。  

夜色降临,营地很快安静了下来,累了一天的将士,有些迫不及待地休息。  

朱据没有睡,他手里拿着炭笔和一个本子,记录下某些想法。  

就算虎骑军的校场足够大,能让铁甲骑军来回冲锋。  

但战场上的事情,并不是阵前厮杀而已。  

更多的,阵后的种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两军行军的快慢,可能就足以改变战场上的胜负。  

铁甲骑军四骑四骡的行军速度,与一骑一骡的行军速度,肯定是不一样。  

也不是光在校场上训练就能得到数据。  

虽然汉国也曾给出过不少数据,但真实性如何,还是得铅笔小说23qb  

亲自验证。  

而且从见习营中的儿郎,虽然多是忠烈之后,但终是年少,经验不足。  

恐怕也难以与冯都护麾下的精锐虎狼之师相提并论。  

所以朱据知道,他不能一味地照搬汉军的做法和规矩。  

还是得要有适合大吴自己实际情况的做法和规矩才行。  

本子上所记的,都是他在汉国时所见所闻所想的种种心得。  

等他记完今日对见习营的想法,又回头翻看了一下自己以前所记,待收起本子时,已是月上半空。  

虽然未至十五,但十二三的月亮,在晴朗的夏夜,也是晈晈无纤尘,给大地洒上了一层清辉。  

就在朱据正要入睡的时候,只听帐外脚步急促,有人在帐门低声道:  

“将军,有情况!”  

朱据一听,睡意立刻全无:“进来再说。”  

值守的将士入帐,禀报道:  

“将军,营地外头有动静,至少有十数骑,还有呼喝之声,似是在争斗。”  

“嗯?”朱据心头一紧,“争斗?”  

能在夜里组织出十数骑争斗的势力,可不能小视。  

当年甘兴霸领百骑,就能在夜里劫曹贼十数万人的营地,引起大乱。  

自己这区区五百人的营地,若是一个不防,真要被十数骑冲进来,大乱肯定是必然。  

“让值守的人做好准备,其余人,未得军令,不得擅动,违者斩!”  

朱据直接下令道,“来人,给我披甲!”  

五百人的营地不算大,在几位亲卫的护卫下,朱据来到营地边缘,往外看去,果见不远处有人影幢幢。  

在晈晈的月光下,他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反射着月光的兵刃。  

不过朱据看到营地外的情况,却是放下心来。  

毕竟是领兵上过阵的人物,知道月明星稀之下,袭营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更别说对方似乎并不针对自己,而是正试图围住一个白衣人。  

原因很简单。  

朱据选择这个地方安营扎寨,自然是经过挑选的,就算是强攻,这个方向也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因为地形的原因,从营寨可以居高临下。  

“妖女,你已经逃不掉了,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只听一声不屑的冷笑,接着一个清冽的声音传来:  

“若非这里地形有所变化,尔等还真以为,能追得上我?”  

那声音非但清冽,而且带着生人勿近的高傲味道:  

“而且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