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立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积郁于体内,容易引发各类毛病。  

阴阳交泰,方能政通人和。  

“今年关中的收成很不错。”  

张小四懒洋洋地靠冯君侯的怀里,如同一只小猫咪:  

“今年过冬的时候,应该不用担心存粮不够。”  

这得多亏了司马懿这几年在关中的屯垦。  

虽然魏军走的时候,特意摧毁了不少城池和关卡,但他们没有办法摧毁开垦出来的田地。  

总不能走之前还给地里撒上盐碱吧?  

司马懿这些年屯垦出来的田地,大概就是他给关中留下的最大财富。  

只要存粮够,一切就好说。  

张大秘书有些呢喃地说道:“潼关的一期工程差不多竣工了,明年就可以重筑武关…”  

冯君侯闭着眼,抚摸着她的长发,漫声应道:“武关没多大关系,可以慢慢来。”  

并不是说武关不重要,而是武关其实是一系列关口和险隘要地组成,是一个系统防御工程。  

这就是为什么潼关要比武关重要的原因。  

潼关是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越过了潼关,就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但武关不同。  

武关背后,在蓝田县还有一个峣关。  

魏贼想要从南阳郡过来,须先破武关,再破峣关。  

而武关与峣关之间,还有一段崎岖难行的山道。  

以魏国洛阳许昌并立的情况,再加上南阳郡南边还有一个吴国。  

以现在的局势,魏国想要重新进入关中,非举国之力不可。  

冯君侯相信,就算是魏国有心,也没有胆量敢大举从武关进军关中。  

若是魏国要从武关这边过来,无异于把大军的侧后方暴露在南边的吴国荆州面前。  

以吴国的行事风格,就算是魏吴结盟,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也根本按捺不住从背后捅刀的本能冲动。  

捅魏国一刀,拿下襄阳,进而吞并南阳,把整个荆州都收入囊中,孙大帝恐怕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现在关中大军已经控制了峣关,武关的修复,可以不用像潼关那般赶工期。  

“你不急,但有人着急。”张小四从冯君侯怀里抬头,“在你去北边巡视的日子里,汉中那边,已经同意了给丞相立庙。”  

冯君侯听到这个,立刻睁开了眼,甚至坐了起来:  

“怎么回事?”  

不应该啊!  

从李邈被杀就可以看出,小胖子在对待丞相这个事情上,应该和历史上没有什么两样。  

历史上的小胖子,确实给丞相立庙了。  

但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不同意的。  

后来朝中一直有人进劝,民间百姓常年在路边祭祀,小胖子这才同意在汉中立庙。  

就为这个事,小胖子还被某些人喷了,说什么君不君,臣不臣,不符合规矩。  

冯君侯也曾暗示过张小四,想要推进这件事。  

但被张小四骂了一顿。  

所以后来也只能是安慰自己,反正迟早的事,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没想到,这才巡视一圈回来,汉中那边居然就真答应给丞相立庙了。  

“陛下打算在哪里给丞相立庙?”  

“还能是哪里?自然是蓝田县,就在丞相所葬的山下,方便百姓前去祭祀。”  

“原因呢?”  

冯君侯低头看向继续伏在自己胸膛上的张小四。  

青丝散开,犹如瀑布般,不但把冯君侯的胸膛遮掩住,连榻上也铺了一部分。  

进入贤者时间的冯君侯,并没有被眼前的美景所诱。  

虽然没有张小四的政治天分,但身处高位久了,敏感性还是有一些的。  

对于朝廷这么快就下令给丞相立庙,总觉得有些不太对。  

张小四打了个呵欠:  

“丞相实现了先帝还于旧都的遗命,难道还没有资格立庙?”  

当然有,就算没有实现先帝遗命,小胖子不也一样给立了?  

“就是感觉有点快,难不成朝中有人提议,天子就立刻允了?”  

张小四摇了摇头,青丝如同波浪般起伏:  

“可不单单是朝中的人提出来的,而是蜀地各方县吏皆有人上书,只言百姓得知丞相去世,多聚于道旁私自祭祀。”  

“民心所向,天子难道还会违背民意?”张小四再次仰起头来,露出脖颈雪白的一片,“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朝中有人比你要急得多,这个事情,你根本就不用操心,自会有人帮你办了。”  

冯君侯忍不住地伸手过去,让柔腻充满手掌,同时问道:  

“带头的是谁?”  

“巴郡太守向宠。”  

“原来是他。”  

巴郡郡治江州,原本是李严苦心经营的老巢,后来丞相来了个釜底抽薪,想办法把李严调走,或者也可以说是逼走。  

后面又把向宠调了过去任太守。  

能在那种情况下,接任巴郡之位的,必然是丞相最信任的人。  

更何况此人的名字,也曾在出师表》上出现过。  

毕竟先帝亲自提拔起来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而受到先帝和丞相同时肯定,又还在世的老臣,向宠正是其中之一。  

此时他带头上书,建议给丞相立庙,倒也算是合情全理。  

“所以你要抓紧把武关赶快修复。”  

冯君侯一愣。  

他实在想不明白,明明说的是给丞相立庙的事,怎么又绕回来扯上武关?  

“哎呀笨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