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1章 退兵(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汉胡联军的内讧,持续了一天一夜。  

两万鲜卑胡人,在这一战中死伤无数,死伤近万,失踪数千,最后能逃走者,不过三四千而已。  

知道北归之路必然被断的情况下,郁筑革建有心向南逃去投靠魏人。  

最后却是被暗夜营的人截了个正着。  

狼狈不堪的郁筑革建被押到冯刺史面前,他瞪着血红的眼,嘶声叫道:  

“为什么?!”  

说好的一起下关中,为什么半路就变成了这样?  

冯刺史面对郁筑革建欲择人而噬的目光,叹了一口气:  

“因为你们想要的太多了。”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丞相这辈子矢志不移的梦想。  

自己真要让胡人抢了长安,然后丞相兴冲冲地跑过去一看,就看到了一个残破的梦想。  

到时一气之下,估计把自己挂到长安城墙的旗杆上风干都不解恨。  

“这事怪我,这些年来,凉州给了你们太多东西,把你们的胃口养得太大了。”  

胡夷畏威而不怀德,这话果然是有道理的。  

郁筑革建听不懂冯永的话。  

冯刺史想了想,只好说了一句话能让对方听懂的:  

“其实我是想向你们借些马。”  

“借马?”  

你管这叫借马?  

不是烧杀抢掠?  

好歹我们大鲜卑人抢掠边塞的时候,都没想过要说这是借。  

你们汉人真无耻!  

冯刺史挥了挥手,懒得跟他多说,就让人把他押了下去。  

然后再看了一眼秃发阗立,问道:  

“得了多少马匹?”  

秃发阗立连忙回答道:“大约万匹。”  

冯刺史咂了咂嘴:“勉强够了…”  

两万胡骑呢,才得了万来匹马,不得不说,这一战打得有点乱,没能把财产及时保全下来。  

这一批战马,是鲜卑胡儿存放在另外的山谷里,所以没有受到波及。  

要不然,只怕连万匹都拿不到。  

“兄长,现在我们和胡人闹翻了,轲比能知道以后,肯定不会甘心,要不要我领着铁骑营回头支援关将军?”  

战事一了,赵广就有些忧虑地提出这个问题。  

姜维嘴角一抽,不说话。  

李球嘴唇动了动,不说话。  

杨千万咳了一下。  

关将军还需要支援?  

从九原出发时,冯刺史把大军分成了前后两部。  

关将军领两万多人留守五原县,而他则是亲领三万人前来桥山。  

轲比能现在能拿出来的精骑,也不过两万。  

就凭他,也配和关将军相争?  

说句不客气的话,不说轲比能,就是凉州诸将,若与关将军对决于两阵之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包括现在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姜伯约。  

毕竟冯刺史手里除了有丞相亲授的兵书兵法,还有从后世带过来的军事思想。  

关将军与冯刺史夫妻一体,又是丞相夫人的半个女儿。  

冯府上的东西,只有她不想知道的,没有她不能知道的,其见识和眼光已远非他人所能相比。  

而姜伯约…最多也只不过是学到了丞相的一部分兵法而已。  

操作再厉害,也比不过氪金的,而氪金再多,也比不过开挂的。  

更何况关大将军又有微操又能氪金还开了人形挂…  

由此可见,让关将军亲自守住后路,绝对是冯刺史预谋已久。  

所以也可以很容易看出,赵二哈根本不是担心后路,他压根就是在这里憋得慌,想要去草原上撒欢。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冯刺史竟是点了点头:  

“义文考虑的不错,轲比不得不防,所以我打算领军北归,扫灭轲比能。”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君侯,这…”  

这一回,就连姜维都有些忍不住了。  

若是君侯有意平灭轲比能,为何不直接就在阴山动手?  

若是真想利用轲比能,现在又为何着急杀了普贺于?  

如今既没有让鲜卑胡消耗魏贼,若是再北归灭胡的话,又不知要多费多少时日。  

此行的目的,不是要南入关中吗?  

怎么看起来君侯是更想跟鲜卑胡过不去了?  

原本还道冯刺史杀普贺于是另有布局,现在看来,他是真的想要灭了轲比能。  

灭轲比能需要来来回回费这么多事?  

这真不像是君侯的风格啊!  

但见冯刺史却是理所当然地说道:  

“我说过,轲比能必须死,那就肯定要说话算话啊。”  

他的目光落到姜维身上:  

“伯约,我若把无当营陌刀营都留给你,你能不能挡住魏贼?”  

姜维正百思不得其解呢,听到这个话,下意识就是站了出来。  

无当营虽只有半营,但加上陌刀营,还有自己亲领的虎步军,怎么说也有近万人。  

“君侯放心,若是魏贼敢至,末将定会叫他们有来无回!”  

虽然暂时想不明白君侯的意图是什么,但既然君侯有所令,他自然是要听命而为。  

冯刺史点了点头,看向李球:  

“信厚,你带上鄂顺,辅助伯约。”  

“明白。”  

也就是说,兄长这一次,是要把所有的步卒留下,阻挡魏贼。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全部的骑军北归。  

李球好像有点明白兄长对鲜卑胡人下手的原因了。  

分兵的时候,关将军两万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