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6章 天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迹象。  

幸好随身带了药粉,一时间倒也没什么大碍。  

进了晚食,丞相倒是没有熬夜,早早躺下休息。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到了半夜,远处一个红闪,像把漆黑的夜布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光亮。  

几息过后,巨大的雷声轰隆隆地传来。  

雷声未消,又有数道雷电呈奇形怪状的树枝形向四面八方伸展,将整个天空切割得支离破碎。  

营寨在闪电中忽而明朗地恍如白昼,忽而又归入无边无际的黑夜当中。  

诸葛亮被雷声惊醒了,他翻身起来,披衣走出帅帐,抬头看去。  

这个时候,闪电已经是一个接着一个,照得天地明晃晃的。  

不一会儿,急风挟着暴雨,像瀑布一般倾泻下来。  

丞相回到帅帐,点上灯烛,此时他的脸色,阴沉得快要滴下水来。  

“来人!”  

“丞相!”  

“去,把关将军叫来。”  

不一会儿,身披铠甲的关兴掀帐而入:  

“丞相,可是有事吩咐?”  

“今夜可是你巡营?”  

“正是。”  

诸葛亮看到关兴佩刀穿铠,想来必是尽心尽职,当下点了点头,开口道:  

“吾观这大雨怕是一时半会停不下来,五丈原乃是高地,不虞有事。”  

“但武功水边尚有近万将士,你拿着我的兵符,前去查看,若是有安营于低洼之地,就安排移营,免得将士生了疾病。”  

“诺!”  

随着关兴离开帐门,一阵凉爽的水汽飘了进来,突如其来的湿冷,让丞相突然捂住嘴咳嗽了几声。  

经过这一番折腾,他却是再也睡不着了。  

摸索出老花镜,开始翻看军中公文。  

只是过了一会,诸葛亮又抬起头,倾听外头的雨声。  

有时候还站起来,走到门口,抬头看看什么也看不见的天空。  

这一夜,似乎无尽漫长。  

因为下雨,即使是到了天亮时刻,天空仍是如同暗蒙蒙的。  

诸葛亮终于耐不住性子,正欲派人出去询问,只见关兴浑身湿漉漉地进来:“丞相!”  

丞相一看,连忙快走两步上前着急地问道:“军中如何?”  

“军中无事。”关兴全身上下都滴着雨水,脸上颇有焦虑之色:“不过这场雨实在太大,我看武功水比往日涨了许多。”  

“这雨要是再不停的话,我怕浮桥会支撑不住!”  

丞相一听,心头就是一沉。  

他心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行,我要亲自前去看看!”  

“丞相不可!”关兴连忙劝阻道,“雨太大了,你的身体又不好,真要有个万一,置全军于何地?”  

诸葛亮只是一时心急,他自然也清楚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  

听闻关兴的话,他吐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安国,你累了一夜,早点回去好好休息,记得喝热姜水驱寒,免得着凉。”  

“还有,今天让兴武(张苞)守在水边,但凡有情况,一定要立刻知会我。”  

“诺!”  

待关兴离去后,诸葛亮走到帅帐门口,看着丝毫没有减弱的瓢泼大雨,喃喃道:  

昊天在上,若是此次北伐成功,能让陛下还于旧都,我诸葛孔明愿意减损阳寿…  

一道耀眼的惊人的闪光冲破了雨幕,接着一声霹雳震得地动山摇。  

仿佛为某位丞相的无赖而愤怒:你哪来的阳寿可减?  

昊天一生气,雨就下得更大了。  

从太白山流下的积水冲入武功水,让武功水再一次暴涨。  

原本钉在岸边的桥桩已经被水淹没得只剩下一点尖尖,一个水浪冲过来,摇摇欲坠的浮桥终于散开。  

竹筏被激流一冲,开始变得七零八落,接着轰然撞到下游的另一座浮桥上。  

“哗啦!”  

也不知是哪个竹筏是上游浮桥,哪个竹筏是下游浮桥,都一起翻滚着,继续向下面冲去…  

“丞相,浮桥撑不住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诸葛亮身子明显晃了一晃。  

外头再一个闪电,发现雨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变小了。  

诸葛亮怆然地看向天空,脸上无悲无喜:  

“立刻让军中去砍伐竹木扎筏舟,再看看军中尚有多少未用的筏子,想办法马上再搭舟桥。”  

“诺!”  

安排完一切,诸葛亮看着阴沉沉的天,突然嗬嗬一笑,笑声中似藏悲凉:  

“天意,天意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个季节,本就是秦岭的多雨之季。  

想当年,曹真就是在这个时候派兵南犯汉中,被雨水困于山中月余不得出。  

没想到自己居然亦被雨水所困。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长叹。  

相比于诸葛亮的叹息,司马懿却是极是兴奋。  

特别是从探马嘴里得知武功水上的浮桥尽毁之后,他不顾外头仍是下着蒙蒙细雨,赤足跑出帐营,脚踏入泥水中,展臂仰望天空,大笑: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昨日汉军根本没有时间掘营,现在又下了半天一夜的暴雨,地面泥泞,更是给扎营增添了困难。  

更别说是全军挤在岸边,也不知营寨被水淹了没有?  

司马懿一边想着,一边不顾自己的仪态,立刻下令道:  

“牛金!”  

“末将在!”  

“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