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8 忧与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去。  

唯有那双眼睛,仍是闪着精光,暗示这位看起来已经是风烛年残的老人,并不是外表那般简单。  

大汉丞相听完李遗的禀报,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略略点了一下头。  

在捂着嘴又咳了一下后,这才说道:  

“这种事情,我是放心那小子的。真论起用管仲之术图谋他国,这天底下,怕没几人能与他相比。”  

“他要怎么做,就交给他去做好了,记得到时候知会陛下…”  

此次吴国求马,差点就打乱了大汉进取关中的步伐。  

幸好此子知自己心意,竟是把此事生生往后拖了两年。  

说到这里,诸葛亮顿了一下,然后苦笑道:  

“是真的老了,精力不济,都忘了那小子身边…”  

李遗听到这里,连忙垂首。  

因为张四嫂和兄长的事情,太过复杂,水也有点深,非是现在的自己所能置喙。  

大汉丞相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些,他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魏国…”  

丞相这一句话,李遗倒是听明白了。  

因为这批蜡烛,兄长原本是打算用到魏国身上的。  

而丞相现在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挥师北上,从魏国手里夺下关中。  

按丞相以前事无大小,皆亲自过问的性子,像这种对付魏国的事情,怕不是要细细问一遍。  

但如今却是轻飘飘地一句“交给兄长”就算过了。  

正如丞相自己说的,精力已是大为不济了。  

如今除了军中之事,以及一些朝中大事,丞相仍然过问之外。  

剩下的日常政事,基本都是由尚书台处理。  

诸葛亮又咳了一下,看向李遗:  

“这些日子,李都督现在身体如何?还好吧?”  

丞相口里的李都督,自然就是一直在南乡疗养的李恢。  

李遗一听,连忙回答道:  

“有劳丞相关心,大人入冬以后,也染了风寒,不过现在已经痊愈,就是有些惧寒。”  

丞相一听,不禁叹了一口气:  

“南征之事,犹在昨日,没想到德昂亦是病弱至此了。”  

人老了,就是喜欢怀念从前。  

再想起子龙已经数次病危,若不是有南乡医学院在,怕是早已不在人世。  

诸葛亮不禁有些悲从中来。  

不知吾生前还于旧都,犹可望乎?  

“丞相?”  

李遗看到丞相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不由地试探着喊了一声。  

诸葛亮勉强笑笑,拭了一下湿润的眼角,招了招手:  

“你且靠近些。”  

李遗连忙上前。  

“吾近来越发感到昏花,总是会忘记一些事情,故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  

“明年二月一开春,我就打算派你去凉州一趟,越早越好,到时你千万记得提醒我一声。”  

李遗连忙应下。  

诸葛亮吩咐完事情,挥了挥手,示意已经没事了。  

李遗悄悄地行了一礼,然后退了出去。  

待他出了丞相府,只听得街道上有人喊了一声:  

“下雨雹(即冰雹)啦!”  

街道上的行人立刻躁动起来。  

李遗吃了一惊,抬头看去,但见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变得阴沉沉的。  

民舍的屋顶上响起了唏唏哩哩的声音。  

比黄豆小一些的雨雹散了下来…  

汉中下雨雹,算得上是极为少见。  

不少行人纷纷伸脖仰头观看,甚至还有人伸手去接。  

这场雨雹的时间并不久,仅仅是过了一会就没了声息,似乎只是在告诉百姓,冬日已经到来了。  

但李遗刚与丞相说完兄长之事,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下意识地就是往西北方向看去。  

这两年的冬日其实还算正常,前年甚至要比往年暖和一些。  

看来今年似乎要冷很多。  

希望凉州那边,不要再有白灾才好。  

因为前往凉州的路上,冰雪一般是二月才化,那个时候行人才能方便行走。  

但商队一般都会在三月才出发,因为那个时候道路才算好走。  

而丞相打算二月一开春就派自己前往凉州,看起来比较着急。  

能让丞相着急去办的事情,都不会是小事。  

而一场让凉州措手不及的白灾,则极有可能会影响丞相的计划。  

相比于李遗的担忧,冯刺史却是迎来难得的清闲时刻。  

在西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猫冬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正好,冯刺史的府上,有这个条件。  

起锅,放底料,开火。  

案上摆着羊肉鹿肉猪肉狗肉鸡肉鸭肉…  

薄的被切得比纸差不了几分。  

韩龙切肉的技术,越发地好了。  

厚一些的肉,就如那大鸡腿,鸡皮下面,居然还可以看到淡黄色的脂膏。  

大开房门,外头的雪景,边吃火锅,当真是一件人间美事。  

冯家与赵广算得上是通家之好,冬日里没事,赵广一有空,就带着黄舞蝶过来窜门蹭吃蹭。  

双双和阿虫正是好动的年纪,最是喜欢这种热闹。  

围绕着案几跑来跑去,互相追逐,嘻笑。  

边上被放在车子里的阿顺,跟着凑热闹,不住地手舞足蹈咯咯笑,似乎是在给自己的阿姊阿兄打气。  

晶莹的口水不住地往外滴…  

黄舞蝶挺着个大肚子,坐在那里,时不时地使唤赵广一声,然后挑衅地看向关姬。  

赵广乐得跟哈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