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0 新东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家阿母这架势,忙不迭地躲到大人后面。  

虽然不知道自家细君为何会在这种地方练武,但冯刺史觉得还是先带女儿溜走为佳。  

哪知他才刚一挪动步子,耳边风声骤起!  

“细君饶命!”  

冯刺史全身寒毛都竖起来了,闭上眼下意识地就是大叫。  

“哼!”  

一声清冷的冷哼,戟尖擦面而过。  

“你们两人,哪去了?”  

关将军拄戟而立,凤眸扫过父女俩,冷声问道。  

“出城。”  

“出城何为?”  

“去,去试了一件军中之物。”  

关将军一听,粉面煞气再起:  

昨日才说过,不许再纵容女儿,哪知今日就敢置若罔闻!  

若是再不好好收拾此人一番,女儿以后怕是要被他带歪了!  

“细君,是真的,是真的,没骗你!”  

冯刺史一看关姬手头欲动,连忙叫道:“你且听我解释一番。”  

“不听!巧言令色!”  

“鹿,鹿!昨天的鹿你忘了?”  

冯刺史护着女儿一边向后退去,一边连连说道。  

此言一出,关将军这才有些疑惑地停下:  

“什么鹿?”  

“就是我说那个有些奇怪的鹿头。以前的鹿车不好用,是因为拉车的鹿不对。今日我又寻得了一种鹿,最是适合在雪地里拉车!”  

看到此人神色不似说谎,关姬仍是有些怀疑地问道:“当真?”  

这些年来,军中每年都会有冬日作训。  

唯一没有解决的,就是冬日里如何快速行军的问题。  

没办法,用惯了冯某人练出来的精兵,谁还愿意去用那些旧式军伍?  

而冯某人麾下精兵,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是极强的底层组织能力;二是长途奔袭能力。  

如今唯一能限制住这支精兵的,也就是冬日里的行军不便。  

若是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指挥一支有能力全天候作战的军伍,是每个将军梦寐以求的事情。  

“自然是真的。”  

能交流就好,愿意交流就是好事。  

冯刺史见缝插针,小心翼翼地上前,从细君手里接过长戟,扔到一旁,这才松了一口气:  

“若是细君不信,过几日细君与我出城一观便知。”  

关将军凤眼一挑,“为何是过几日?明日不行?”  

“明日来不及,我还要让阿梅对那雪撬车做一些改动。”  

关姬上下打量了一下冯刺史,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只是你去试军中之物,为何还要带着女儿?”  

“这…这不是为了女承母业么?”  

“呸!”  

关将军脸上竟是难得微微一红,然后对着双双说道,“过来!今天的女红还没学,就敢跑出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喛喛喛!细君,细君且听我一言。”  

冯刺史如何会舍得女儿受罚,连忙阻拦道:  

“我冯家的女儿,想要什么样的女儿得不到?天下衣物,以我冯家为尚。”  

“与其让女儿亲自学女红,还不如让她跟着慕娘学如何设计衣物。”  

“还有学问呢?谁都知道阿郎学问天下无双,这冯家女儿,若是连学问都不好好学,以后不被人笑话了去!”  

“这个倒是个问题,不过这不是还有阿梅么?以后让她跟着阿梅多学一点,那就差不多了…”  

关姬冷笑一声:  

“让她跟阿梅学,还不如跟妾学呢!阿梅那性子,能管得住她?看什么看,还不过来?”  

最后一句是对双双说的。  

双双怯生生地看了一眼大人。  

冯刺史咳了一声,当作没看见。  

女儿,你最后还是快点长大,以我们冯家父女合力,将来定能打败这个外姓的!  

不过目前,只能暂且先苟且偷生。  

双双没有得到大人的回应,只得挪着小碎步,一点一点地蹭过去,如同蜗牛蠕动。  

关姬踏步上前,直接就把她拎过来,甩了一句:  

“说起阿梅,她似乎做出了新东西,你且去看看。”  

然后就把女儿提溜走了。  

双双不敢吭气,更不敢挣扎,只敢怀着最后的希望回过头看了一眼大人。  

哪知大人根本没有上前来救她的意思,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被阿母提走了…  

不讲一点义气!  

不讲义气冯刺史当然猜不出自家女儿对他的埋怨。  

他得了关姬的话,转身就去了阿梅的小院。  

阿梅闻得他前来,连忙出门迎接,脸上带着笑容:“男君!”  

“嗯,听说你又做出新鲜玩意了?正好,我也有个东西让你做。”  

“男君要我做什么东西?”  

“先不急,先说说你做出什么了?”  

阿梅一听,脸上就掩不住笑容,她转身把门关上,同时又把窗户的帘子拉上。  

屋子一下子就变得暗了下来。  

冯刺史吃了一惊,然后就是神领意会地嘿嘿一笑,想不到这丫头,居然也这么大胆了?  

当下便宽衣解带,前头在关大将军面前服了软,现在就在要小妾面前一展雄风!  

“啪啪啪…”  

阿梅用火石打了火,点上灯烛,然后就看到已经把衣服脱了一半的冯刺史。  

她不禁失声惊问:  

“男君这是作甚?”  

“啊?”冯刺史心头一跳,突然觉得似乎有些不太对,“你又是在做甚?”  

“妾做出了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