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8章 汉道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禁瞪大了一双凤眼。  

“不知道某写诗倚马可待么?”  

冯刺史一边得意洋洋地说着,然后屈臂支到土垣上,以掌撑着脑袋,一手叉腰,两脚再一交叉。  

摆出一个风骚模样,还吹了个口哨。  

心里有点小可惜,座骑在那边吃草,没办法倚马,只能倚墙了。  

“去,孩子都有几个了,还没个正形!”  

关姬笑着打了他一下,“倚马可待又是个什么典故?妾从未听说过。”  

“现在你就听说了。”冯刺史清了清嗓门,开始念道: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关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单车是指轻车从简的意思,问边是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念完之后,又向关姬抛了个媚眼:“如何?”  

虽然知道自家男人文采当世第一,但关大将军还是呆住了。  

她呆滞的看了看已经快要落到大漠下边的红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得很美,简直就是把眼前景象直接搬入了诗中。  

但最令关大将军怦然心动的,还是最后一句。  

因为她想起前些日子自家男人派石苞从萧关出塞。  

而“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正好在居延郡正北边的大漠深处,叫燕然山。  

当年窦大将军领军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各方兵马,会师于涿邪山,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  

最后登上燕然山,由随军出征的中护军班固撰文,刻石记功,称“燕然勒石”,如霍骠姚故事。  

你要说这不是自家男人的雄心,关大将军还不如相信阿虫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毕竟当今世上,还有谁比自家男人更有能力号令胡人?  

而自己等人,此行不正是过来巡边的么?  

你要说这首诗不是刚写出来的,关将军宁愿相信双双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倚马可待,倚马可待,这就是倚马可待之才么?  

关大将军只觉一股麻意从闾尾直冲头顶,然后整个头皮都在发麻。  

以自家阿郎之才,放在乱世可领军平乱,放在治世可安邦治民,放在盛世可作珠玉文章…  

“不公平啊!”  

良久之后,关大将军仿佛被抽掉了全身的力气,软软地搭在冯刺史身上,喃喃地说道:  

“多少人一辈子都学不到的本事,在你眼里却是不当一回事,不公平…”  

站在汉家数百年前的关塞上,她也想吊古吟诗呢!  

“可是妾想了一天,连一个好句都想不出来,凭什么你张嘴就是绝世文章?”  

可是看看眼前这个家伙,吊儿啷当的,站没站像,随口就念出这等别人一辈子都写不出的好诗。  

关大将军是真的觉得不公平。  

难得看到关大将军这番软弱模样,冯刺史的大男子主义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搂住关将军,大包大揽地说道:  

“细君写不出文章怕什么?这不是还有我嘛!”  

“只要细君想要,我这里还有,到时只要签上你的名字,那就是你写的…”  

关姬听着前面那句还稍微有点感动,哪知越听到后面,越是不对味。  

“说什么呢!没脸没皮的,妾是那种人吗?”  

她推搡了一下冯刺史,然后又立刻回过味来:  

“你还有?”  

“什么?”  

“诗啊!”  

“没了啊!”  

“不是,你刚才明明说还有!”  

“呃…”  

“快念出来听听!”  

细君的要求,自然不能不听,于是冯刺史又念道: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话音刚落,关将军“虎躯”一震,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即使对外不说此文为何人所作,世人亦知定是阿郎!”  

相比于前一首,这一首的文风,这世间除了自家阿郎,再无有他人能写得出来。  

只要读过《侠客行》一文,就知道与此文的相似之处。  

过誉了过誉了!  

饶是冯刺史脸皮厚如城墙,也觉得脸皮一热。  

关姬对着不远处的侍卫招了招手,吩咐拿来笔墨,又让冯永重新念了几遍,把这两首诗记了下来。  

然后拿起后一首,爱不释手地细细揣摩了好几遍,这才抬头问道:  

“这一首‘汉道昌’,阿郎是何时所写?”  

这明明是《胡人无》,怎么就成了《汉道昌》?  

不过既然是细君亲口定下的,那就是《汉道昌》吧。  

“三年前西部鲜卑入居延,想要大举进入凉州的时候。”  

关姬点了点头,这就对上了。  

那个时候大汉刚刚平定凉州,偏偏又遇到白灾,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  

看来阿郎当时是下了狠心,做好了屠胡的准备。  

“那时怎么不拿出来?”  

关姬略有责怪地看了一眼冯刺史。  

这等雄文,光是放出去,在当时就能震慑一大批心怀不轨者。  

“事情太多,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