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5章 揭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后面那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毕竟不管是自刎而亡的侯嬴,还是与信陵君同留在赵国的朱亥,皆非“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而前往边塞隐居的郭靖和黄蓉,才是最贴切这两句。  

李遗感觉到自己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心头嚯嚯地跳动,他有些站立不稳地扶住桌子,才不致于跌坐下去。  

曹三凑到李遗跟前,因为过于兴奋,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李郎君,冯郎君在这篇雄文里隐晦点出郭靖和黄蓉,只怕正是因为知道二人非是虚构之人。”  

“不然你想想,那些游侠儿,历来被世人所轻所厌,谁会专门给他们写诗?”  

若不是冯郎君与那《武安君兵法》有关系,他又怎么会特意写那二人?  

曹三越想,越是觉得有道理。  

只是这等事情,定然一桩大秘闻,别说不知道他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到冯郎君。  

就算是有机会,只怕也没机会开口问这个事情的真正真相。  

李遗则是在艰难咽口水。  

他的反应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在心里几乎已经认定的曹三的猜想是真的。  

因为他比曹三多知道不少事情。  

比如说三十六计,比如说兄长军中独有的陌刀,正是江湖流传的紫电刀…  

曹三点破了《侠客行》的隐藏之意,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再说话。  

一时间,雅间内竟安静了下来。  

在这个诡异的安静中,隔壁的一个大嗓门突然传来声音:  

“听说了没有,凉州那边传来一件新鲜事。”  

“什么事?”  

“天下文气共一石,冯君侯一人占八斗,魏国曹植占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  

“哈哈哈,这说法有趣!这冯文和好大的口气,怎的不去大河边吹牛皮?”  

凉州用来渡河的筏子,多是用羊皮。  

比羊皮好用的,自然就是牛皮。  

不过要口气大的人才能吹得起来。  

“冯君侯未必敢这么说,凉州那边不是要考课选才吗?说不得是有人想要借机上位,所以才这般阿谀奉承…”  

冯刺史在陇右的名声还是不错的,所以自然有人替他说话。  

“这倒也是…不过这奉承得也太过,也不知到时候魏国那边的人听了,会如何?”  

“还能如何?吾听闻,魏国贬冯君侯的文章,言其不合格律,徒为天下笑。冯君侯就算亲口说了这话,也不过是以直报怨。”  

李遗听了这些话,登时惊醒过来,他心头一凉,有些担心地看向曹三。  

哪知曹三却是淡然一笑。  

一帮无知之辈,不过与魏国那些只会贬人,笔下却不出一文的愚昧书生相似罢了。  

“天生吾徒有俊才”知道伐?  

“古来圣贤皆寂寞”知道伐?  

“陈王昔时宴平乐”知道伐?  

只待回到陈地,冯郎君一篇《将进酒》,必将名传天下。  

天下文人唯有陈王与冯郎君,能同销万古愁,余者皆不足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