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7章 卖粮琐事(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副十足乡巴佬的模样:  

“这是这样,我们听说粮价高,想着家里有些余粮,所以就凑了点粮食过来,看看能不能换了钱,然给家里人添点衣服。”  

“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别处都想着要借粮,大伙家里居然还有余粮?”  

中年汉子有些吃惊地问道。  

“别处?别处哪里?”  

听到对方这么一说,张亭长警惕起来,“这几年来,可没听说附近闹过灾荒…”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特意看了看两人身后的随从。  

没错,的确就是行伍中人。  

本就是从军中退下来的张亭长很是肯定这一点。  

所以这两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中年汉子有些尴尬一笑,倒是旁边的年轻郎君给他解了围:  

“张亭长勿怪,我这位族叔,才从关中过来,不知道咱们越巂这边的情况,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  

张亭长恍然,一拍大腿,“要不怎么说是魏贼呢?贼人贼人,哪有本事像大汉这样,让咱们百姓吃饱饭?”  

“听说他们那边,种个地还要被官府收去五成,这个让人怎么活哟?一旦入了军,全家世世代代都要当士卒。”  

“家里的男子在前方为朝廷战死,后方的妻女却被官府另配他人,这能是人干的事吗?”  

张亭长当年在冯君侯麾下,可没少听说过魏贼那边的事。  

有些人还是从魏贼军中投靠过来的,拿自家的事情说给大伙听。  

张亭长这些年来,学过的字可能忘了不少,但这等事情,那可真是能记一辈子。  

“所以大汉必是要灭了贼人,大伙才能有好日子过啊…”  

这些年大伙过上了好日子,越是不敢想像魏贼治下那些百姓的日子。  

苍头黔首见过多少事情?  

在他们眼里,张亭长跟着冯君侯走南闯北,乃是极有见识的人。  

寨子里的人看到别人不年不节的提个肉回家,都能嚼舌半天。  

所以就算是这些事情早就听张亭长讲过,不过此时再听起来,依然是津津有味。  

没办法,优越感总是比较出来的。  

更何况自己也是才从苦日子出来几年。  

只是大伙越是赞同张亭长的话,那中年汉子的脸色却越是古怪,甚至有些尴尬起来。  

年轻郎君看了他一眼,似乎是憋着笑意。  

他似乎比中年汉子接地气得多,竟是毫不在意地蹲下来,与大伙说话:  

“这位乡亲,这个时候你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卖,家里不会缺粮吧?”  

“不…不缺,家里留着不少呢。”  

四儿的大人下意识地就想要站起来,但一看对方也是蹲着,只得也随着对方继续蹲在原地,粗糙的双手连连摆着。  

“大伙都说官府这几年做得好,那有没有觉得哪里做岔了的?”  

年轻郎君微笑着问道。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皆是露出惊慌之色,悄然不敢说话。  

“不要紧张,其实我们是县衙派下来的,今儿这个事,对县里来说是个大事。”  

年轻郎君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粮食:  

“所以官上其实都知道大伙的心意,所以此次派我们出来,也是想问问大伙,有什么要求没有?”  

听到年轻郎君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大伙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这才对嘛,要不然遮遮掩掩地反而让人不自在。  

官府派人到乡下检查农耕,每年至少会有两次。  

至少大伙都远远地见过,甚至上了年经的老农,还会被叫到跟前问话,大伙看这位郎君年纪轻轻,想来官职也不会太大。  

所以心里倒也不是太紧张。  

人群有老农,甚至上一回还和官上派来的人说过话,胆子也大一些,当下便试探着开口道:  

“这位郎君,咱寨子山多地少的,但官上一直不让我们多种些桑地,一定要我们种粮食。”  

“这桑稻不都一样嘛,不知能不能回去与官署的大官们说说,让我们来年多种些桑田?”  

年轻郎君大笑,指了指老农:  

“这位老乡,你这是欺我年幼,想要害我耶?每一亭每一寨要种多少粮食,当初都是定下的。”  

“只要不侵占农田,别的地方你种满桑树,那都无事,但规定好的农田不行。”  

“要不然,哪来现在这般多的粮食?”  

老农露出憨厚的表情,不好意思地憨笑:  

“是是是,是我糊涂了,让郎君见笑了。”  

年轻郎君又与大伙聊了一阵,这才起身离开。  

倒是张亭长,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狡猾的笑容。  

县里派下来的人,能有军中精士相随?  

哄谁呢?  

再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定没有说什么越界的话,这才得意一笑。  

两位官府的人领着随从离开人群后,走了好一段路,中年汉子这才突然问了一句:  

“吾这一路行来,看到百姓言必称冯,难道他就不怕遭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