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1章 出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  

为了凑齐三千骑,冯永这三年已经想尽了办法。  

不但在陇右全面搜刮,还从凉州、关中,甚至北边的大漠高价引进。  

现在安定已下,萧关终于可以随意进出。  

从萧关北上,出了长城,就是大漠胡地,那里的东边,就是北地郡的北方故地,现在的羌胡杂居之地。  

也是目前校尉府唯一还有机会寻得一批符合铁甲骑军战马的地方。  

现在萧关正想法子吸引北边大漠的胡人过来交易,赵广身为铁甲骑军的统帅,自然是要亲自去看看。  

“阿…阿姊,小弟我是有事,想要问问…兄长的意见。”  

被关姬从小揍到大,赵广一看关家阿姊这般模样,天生的血脉压制让他立刻紧张起来,说话也变得有些结巴。  

“有事你不早说,问东问西做什么?”  

关姬冷哼了一声。  

“是是是,小弟知错了!”  

赵广不敢再多说,连忙把手里的蒸饼塞到嘴里,然后又拿起碗,“咕咚咕咚”地喝下去。  

“你家兄长现在应该还没睡,有事就让下人带你过去。”  

“小弟明白。”  

赵广本还想再喝一碗,听到关姬这么一说,哪还敢多呆,连忙伸手抓起一根油条,起身向外溜去。  

冯永此时正趴在榻上,舒服得眯起眼哼哼唧唧,阿梅心疼自家主君,正在卖力地帮忙按摩冯君侯的后腰。  

听到赵广要过来,冯永气得大骂一声:“就不能有点眼色!”  

只是再听到这是自家细君派人带他过来,冯君侯哪敢怠慢?  

“快让他进来。”  

赵广进来后,看到的就是阿梅正在收拾榻边案几上的碗筷,冯永半躺在榻上,一副有气没有力的模样。  

这让他大吃一惊。百花文学“兄长?你这是怎么了?”  

赵广快步走到榻前,关心地问道。  

“无事,就是赶路有点累…”  

“可是你这个脸色?”  

“哦,昨夜与你家阿姊练了会武艺,腰有点不得劲。”  

赵广听了,不禁大是佩服:  

“兄长就是兄长,小弟遇到这等事,都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从来不敢说与阿姊比划武艺。”  

“二郎啊…”  

“兄长有何吩咐?”  

“知道你为什么老是挨打不?”  

“为何?”  

“因为你说的话讨人打!”  

冯永咬着牙,要不是他腰疼,他能跳起来打赵二哈的头。  

他怒视赵广:“有事说事,大清早地过来难道是给我请安?”  

赵广只觉得今日校尉哪里都不大对劲,似乎自己老是撞到火头上。  

他不也再多说其他,干笑一声,拉了椅子过来坐到榻边,“兄长,小弟确有一事,想要问问兄长的意见。”  

“什么事?”  

“小弟想带人出塞,去北地郡故地看看。”  

“北地郡故地?”  

冯永听到这话,就是一愣,想了好一会,这才明白赵广在说什么,“从萧关出塞?”  

赵广点头:“对。”  

“怎么想的?说说。”  

虽然赵广给人的感觉一向是不靠谱,但涉及军事这种问题,总还是有可观之处,毕竟如今赵三千也是赫赫有名。  

“也没什么,就是想着校尉府最近也没什么事,这铁甲骑军又急需战马,光靠胡人自己送过来,得挑到什么时候?”  

“故小弟想着,领一些人出塞,一边寻战马,一边去北地郡故地看看,也好为将来做打算。”  

将来肯定是要打长安的,安定郡与北地郡一东一西,是关中北边的屏障。  

如今安定在手,倒是不用过多担心。  

但北地郡情况却是复杂得多。  

准确地说,原北地郡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魏国只掌握了南边的小部分在手里,而北边的大部分,成了羌胡杂居之地。  

而北边那里,恰恰就是后世的河套地区,黄河画了一个“几”的地方。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那里。  

河套若是在汉人之手,则关中安宁;河套若在胡人之手,则关中动荡。  

因为从那里可以长驱直下威胁长安。  

甚至河套地区的东面,隔着黄河,就是西河郡,那里,是并州所在。  

也正是因为北地郡故地太过重要,所以冯永很是惊异地看向赵广:  

“你是怎么想着要出塞看看的?”  

“小弟就是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  

“什么?  

赵广不明所以。  

“我让你跟我说实话!”  

冯永冷笑。  

要说赵广这些年来,有没有进步?  

那肯定是有的。  

但远还没有达到能有未雨绸缪的这种全局观。  

就是冯永自己,也是靠着知道后世的各朝历史,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不断听到各类历史评论提起的“河套地区”,才能深刻地明白此地的重要性。  

所以说,自家的关大将军,在安定之战前,与张小四悄悄地议论过如何利用北地郡故在的羌胡,实是一个长远的战略眼光。  

至于赵广…  

“凉州大战在即,按你的性子,宁愿挨赵老将军的毒打,也会想着去凉州看看,怎么可能没事跑去北地郡故地?”  

冯君侯对自己这个小弟最是了解不过,“你若是过来求着我放你去跟去凉州,我倒还不会这么惊讶。”  

赵广讪讪一笑,“还真是什么也瞒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