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2章 断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台,极目向着蜀虏营寨方向远眺。  

果然,前方营地一片嚣乱之像,甚至他还能看到有红色衣甲的骑军在来回冲突。  

再看到那恐怖的铁甲骑军过后,帅营外头一片狼藉,曹真的脸终于变得惨白。  

以前他统虎豹骑时,皆是寻得战机,先以虎豹骑冲破敌阵,后辅以轻骑或突骑扩大缺口,最后再用步卒掩杀。  

此等战法,如同惊涛骇浪,一波接着一波,实乃无解之道。  

再想起自己只顾想着早点把冯贼拿下,前方营地连个栅栏都没有,曹真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向后一仰,就要倒下去。  

“大司马!”  

好在亲卫眼明手快,连忙从后面扶住了他。  

曹真倒在亲卫的怀里,只觉得心如死灰。  

想起这些日子冯贼先是示己以强,然后再示己以弱,甚至手底下的将士伤亡惨重,也没有出动这支骑军。  

就是为了让自己麻痹大意,露出破绽,曹真不禁就是凄然一声长叹,叹息带着不胜凄凉:  

“心狠手辣小文和,心狠手辣小文和啊!”  

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也一样更狠,怪不就心狠手辣小文和啊!  

“大司马,现在如何是好?”  

亲卫心有余悸地问道。  

“且看郭淮、秦朗等人回报。”  

曹真勉强站稳了身子,再次看向前面,心里还是报着万一的希望。  

萧关前的地形相比于安定的其他地方较为平坦,是因为从陇山上面流下的几条河流汇聚于此,形成了半冲积平原。  

曹真比冯永提前领兵至此,自然是事先占了有利地形。  

比如说据高扎营,依水安寨。  

冯贼派出奇兵把自己的大军冲破了缺口,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前方的郭淮等人不能及时收拢将士,导致蜀虏逼着将士倒卷回来,造成军中自行践踏的后果。  

所谓兵败如山倒,不外如是。  

所以只要郭淮等人能及时退回来,退回原来的旧营寨,甚至退到某条水流的对岸。  

只要能暂时避开那种铁甲骑军,缓上一口气,能为关中大军留两分元气,那就已经算是上天眷顾。  

至于自己今日压上去的数万人…  

想到这里,曹真的身子又开始摇摇欲坠。  

前方的混乱越发地明显起来,曹真眼中的神采也跟着越发地黯淡。  

“大司马何在?可曾平安?”  

就在曹真几乎要挺不住的时候,随着急切的声音传来,一个英挺的年青将领不等亲卫通报,就大踏步地冲进来。  

看到曹真平安无事,这才松了一口气,抱拳道:“末将失礼…”  

哪知曹真看到对方,竟是不等对方说完,直接就上前握住他的手:“秦将军!你可终于来了,前方,前方战况如何了?”  

曹真问起这话时,双手竟是在微微颤抖。  

“大司马,顶不住了!冯贼现在已经开始出动步卒掩杀,现在连两翼都已经开始乱了。”  

秦朗满脸的焦虑,“末将本是守在左翼后头,怎么奈前军兵将不相录,纷纷溃逃,兼之蜀虏趁机在后头掩杀,末将…末将…”  

秦朗说到这里,又看了一眼曹真。  

“末将实是挡不住。当时看到有蜀虏直冲中军帅营,末将担忧大司马安危,故只得领着本部人马,且战且退回来。”  

哪知曹真一听,却是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只见他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汝部尚全否?”  

“尚全。”  

“好极!”  

曹真听到秦朗所言,当真是如同是快要溺死的人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  

“前军已不可救,如今之计,唯有领着所余人马,退守旧营寨,挡住冯贼,然后再退回汧县,以图后计。”  

“如今大军兵将溃散,吾身边所能用者,唯有秦将军耳。”  

萧关那边,曹真还留有一部分人马,防止关内的汉军出来接应冯永。  

他现在的想法就是,赶快让防备萧关的将士南撤,至于这边的人马,能跑得了多少,就看天意。  

秦朗知道情况紧急,若是守不住营寨,只怕连自己都跑不掉,只见他一抱拳:“大司马请尽管吩咐!”  

曹真得了秦朗所部,当下趁着还没有全军溃败,收拢了尚能听令的营队,一路急退。  

把前方的数万人当成肉盾,全部扔给了冯文和。  

关姬虽然看到大旗向后退去,知曹真已经溃逃。  

可是眼前的魏兵实在是太多,她根本没有办法分兵前去追击。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将士连日苦战,伤亡也不小,兵力亦是不足,当下恨恨地一跺脚:  

“若是杨魏然在此,定不叫那曹真跑了!”  

那可是曹贼的大司马啊!  

乃是曹贼伪帝以下的第一人,若是能擒之,当是不世之功。  

杨魏然就是杨千万,他本是赵广的副手,统领游骑与胡骑。  

只是这一回,他被留在了临泾,与胡遵同保某怂人的后路。  

倒是站在关姬身边的冯君侯,正伸长了脖子看着自家将士赶羊似的驱赶着溃败的魏兵,闻言就一愣:  

“曹真跑路了?”  

“跑了,大旗向后移了…”  

“我曹!曹贼的大司马竟是这副德性?”冯君侯忍不住地暴了一句粗口,“这前军还没完全败呢,他在后头就跑了?”  

关姬听到此人的话,忍不住地白了他一眼:  

“不跑等着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