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3章 约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了赵广手底下那支小小的骑兵队伍,还挺有模有样。  

只是他此时自然不会点破,孩子嘛,要多鼓励,才能更好地成长。  

“放心,我自不会食言。”冯永先是跟赵广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转向门外吩咐一声,“来人,把马刀送上来。”  

“斩马刀?”  

赵广没听过马刀,还以为是冯永口误。  

冯永摇摇头,还未说话,只见刘浑就亲自捧着一把形制有些古怪的兵器走了进来。  

冯永站起来,从刘浑手里接过马刀,“锵”地一声拔出来,赵广即便离得较远,亦感觉到寒气逼人。  

“好刀!”  

但见这刀的刀身比斩马刀还要细上两分,同时又比斩马刀的弧度大不上少,看起来线条极度流畅,一看就知道是砍劈利器。  

刀身虽然纤细,但刀身的中间,居然还开了一条血槽。  

刀柄还不是南乡所产的斩马刀那种刀柄,在上面还多加了一个护手,刀柄稍稍有些略向刀刃方向弯曲。  

整个刀看起来,似乎甚是有些怪异。  

怪异中又带着杀气,让人迷恋的杀气利器。  

赵广不由自主地想伸手去摸,可是突然想起这等宝刀应该是兄长的珍藏之物,他只得放下手,眼睛却是一刻也离不开。  

冯永却是把刀抛向刘浑,“去,到外头给赵将军演示一遍。”  

刘浑是冯永手下马术最好的,听到吩咐后脸色一喜,大声道,“诺!”  

这柄宝刀,乃是马上利器,他也就是在冯将军测试用处的时候能摸上一次,没想到现在还能再摸到第二次。  

只见几人到了营地外头,刘浑令人插上数根木桩,然后翻身上马,加速,冲刺,再回头,举起马刀,就这么平平地对着木桩切过去。  

借助战马冲刺的助力,只要握紧了马刀,根本不用再额外施力多加劈砍,直接就切断了木桩。  

刘浑双腿夹紧了马腹,一手抱住了马脖子,俯下身来,继续向前。  

刀锋所到之处,木桩一一被切断。  

看起来动作很是流畅,没有一点的迟滞,甚至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另一只手还可以继续控制马匹。  

“兄长,这…这…”  

赵广岂会看不出来这马刀用起来与平常骑兵所用的兵器好处在哪里?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没等刘浑的马匹完全停下来,自己就冲了上去,代替了刘浑的位置,再次开始冲刺。  

立下的木桩再次被切断了一小截。  

“兄长,此物甚妙!”  

赵广兴奋得满脸通红,翻身下马向冯永跑来,“此刀不但省力许多,而且操控起马匹来,还能灵活不少。”  

骑军的优势就在于机动灵活。  

现在突骑冲锋用的是长戟和长枪,混战时用环首刀在马上劈砍。  

长戟和长枪的长度已经限制了人对马匹的操控能力,长戟和长枪的最大用处,就是突骑在冲锋时能刺穿贼人。  

但在大部分时候,突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冲破军阵,往往会陷入混战中,或者是需要找机会调头。  

这个时候长戟长枪反而成了累赘,需要用到环首刀,但比起在平地上,环首刀在马上用的时候,自然就有不少的限制。  

但此时看起来,这种马刀可比环首刀好用多了。  

比如说环首刀连个正式的刀柄都没有,若是切入了贼人的身体,稍稍被卡住,就难以拔出来。  

哪像这马刀,不但有专门的刀柄可以握住,不会轻易掉落,甚至还专门做了个护手。  

而且这种马刀,似乎是专门为骑军而设,在马上劈砍极为顺手,若是在奔驰时,连劈砍的力气都省了,只管握紧了刀,马匹冲过去。  

若是运气好,说不定就能直接带起贼人的人头——方才切的那几个木桩,赵广已经想像得出战场上切到贼人脖子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这是六五式马刀,”冯永开口道,“是骑军在混战和追击的时候用的,当然是妙物。”  

冲锋的时候自然还是长戟和长枪好用,随便戳戳就戳死个人了。  

“六五式马刀?”赵广听不懂,显得很茫然。  

“你不用管,只需要知道它叫六五式马刀就成,是我师门里的叫法。”  

赵广也不在意,他只管抱着这宝贝刀在细细端详,“兄长所说的大礼,就是这马刀么?”  

“这只是其中之一,是前些日子我让东风快递从南乡送过来的,算是提前拿出来给你用。后头你发现有哪里不顺手的,可以跟我说,我让南乡那边再调整。”  

冯永解释道,“以前大汉没什么骑军,所以有些东西我不便拿出来。现在有了陇右,又是赵老将军亲自镇守,看来大汉以后定然会组建骑军。”  

“我那几份大礼,可是都专门为骑军准备的,有了它们,骑军的战力不可同日而语,皆说曹贼的虎豹骑乃是天下精锐。”  

“我这几样东西若是给骑军装备上,天下精锐这四个字,怎么着也是能配得上的。”  

冯永的口气很大,但赵广却很欢喜。  

兄长的口气越大,越说明是好东西。  

赵广对此深信不疑。  

跟了兄长这几年来,兄长什么时候说过不靠谱的话?兄长就是个会玩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小弟这后半辈子就算是交与兄长了!”  

赵广欢喜无限,“这后半辈子能否领着天下精锐,可就全在兄长身上了!”  

建兴六年九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