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5章 前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白明白,小弟这就滚。”  

许勋得了暗示,连忙又屁颠屁颠地跑回锦城,准备跟兄弟们说一声,这一次要搞一票大的!  

因为除了南中的庄园,以后还会有陇西和凉州的羊毛,要赶快把学堂搞出来,不然帐房先生和管事不够用了!  

南郑这几年来第一次超过南乡,成为汉中的瞩目中心。  

蜀中但凡有兴趣再进一步的人家,想要给子孙留点基业的人家,都有话事人跑来南郑,不少家族甚至是宗长族长亲自过来。  

一时间,南郑的客舍竟有了爆满的势头。  

南郑的某个客舍,一个大厢房里,门窗紧闭,一群人在里头围坐着。  

房子四周放着不少的冰鉴,饶是如此,不少人仍觉得闷热无比,但却没有一人提出要开窗透气。  

“都说说吧,这次我们要怎么办?”  

坐在主位的一个老者开了口,问了一句。  

“那诸葛村夫开的价钱太高了!”  

有人愤愤地说了一声。  

“不然老夫腆着老脸把你们都叫到一起做甚?”老者看了一眼发言的人,“若是自家能自己吃下,这些日子各家哪来那么多的宴席?”  

“隔壁那几家,听说已经决定合伙了。”  

有人闷闷地说了一句。  

“怕什么?几个小家族,还是外姓。”老者淡然道,“若是我们何家各房能联手,还怕比不过?三房怎么说?”  

老者的目光落到下首处。  

何家三房的家主何申,脸上笑眯眯的,很是让人觉得亲近。  

只有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这个家伙,为了给自己的亲妹报仇,生生忍了二十多年,甚至还主动迎娶仇家的嫡女。  

最后如愿当上家主后,却直接翻脸,把李家大房的嫡女弄出个暴毙的传闻,然后跑去直接就当诸葛村夫的狗,转过头来就开始咬李家大房。  

让人不寒而栗。  

估计是当年何申给他那个在李家暴毙的亲妹选坟地选得好,父子俩当了诸葛村夫的狗,何忘入仕,从一开始就官运亨通,如今已经是一郡的主薄。  

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何家大不了就当三房是脱离出去开枝散叶了,眼不见为净。  

可是也不知他们是如何勾搭上了那个巧言令色的家伙,先是分到的不少的毛布份额,委实让人眼馋。  

后面又有什么茶叶,还有南中的庄园,蔗糖的份额…  

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就如这次,若是三房愿意搭点人情,那何家就算是比别人多了一份优势。  

所以…再怎么恶心三房,还是闭着眼睛忍下了,反正不咬自家人就行。  

“宗长,这毛布工坊名额的章程,我打听过了,没有一家是能单独吃得下的,若是有人不信,勉强吞下去,后头还有那些什么织机、羊毛,也是要不少钱粮的。”  

何申脸上的笑容不变,和气地说道,“若是后头拿不出钱粮来,前头投进去的钱粮,那就是打了水漂,家业就此败下去,那就是肯定的。可以说,拿下名额,只是开了个头罢了。”  

“就是这个理。但那毛布,又不能不做,做成了,一年下来,那就是躺着也能赚钱,不比地里种粮食好?”  

老族长点点头,“别的不说,若是我们不做,把名额给了别人,过上十来年,只怕蜀中何家就变成别人嘴里的小家族了。”  

要不说诸葛村夫狠毒呢?  

放出这五个名额,大家族想要抢,给自家基业做个长久保证。小家族也想要抢,毕竟这是壮大家族最好的机会。  

事关家族根基,就算你不想抢,也会有人逼着你抢。  

“还有一事。”何申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听说有人拿了南中的庄园,还有红糖的份额,准备请票行做个保人,想要借些钱粮。”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目光都看过来。  

“此话当真?”  

就连老族长都有些止不住地有些呼吸急促。  

蜀中大族有不少人去南中开了庄园种甘蔗,但实际上若想分到红糖,少说也要到等明年年底。  

一来是因为本就比别人慢了一步,南中的好地方又不多,所以庄园开得慢。  

二来则是因为蔗种也不够分,听说今年光分给兴汉会的人了。  

这一步慢,步步慢,更何况慢了两步?  

晚两年能拿到红糖份额,已经是最乐观的推断。  

但如果借些钱粮出去,换来今年年底的红糖,那就不一样了。  

“错不了,是五郎从兴汉会那里传回来的消息。这笔钱粮,就是他们借的,说是越巂那边的钱粮不趁手。”  

何申点头。  

“兴汉会?”  

有人在底下嘀咕了一声,神情复杂无比。  

“不会有诈吧?若是我们借了钱粮,他们拿来买毛布工坊名额,那怎么办?”  

“放心,这笔钱粮是名额卖完之后才借的。”  

何申解释道。  

那就是没问题了?  

老族长看了一眼坐在下边的何申,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这恶狗,不会反咬自家人吧?  

毕竟当年他的亲妹抱着牌子嫁入李家这个事,何家宗房也是点了头的。虽然这几年没见他们对宗房有什么动作,但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  

“如今这个消息还没传出去,不过想来应该快了。”  

何申最后一句话,让老族长终于下定决心:既然是要传开的事情,那么说就肯定是做不了假,毕竟有票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