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9章 收人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强。  

投靠过来的夷人发现自己以前拼尽了全力到处去找吃的,还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如今只要按着鬼王的意思去干活,就能天天吃上两顿饱饭,竟是渐渐地熄了其他的心思。  

同时暗暗地想着,这鬼王不但没有传言中的那般吃人肉喝人血,反而是好心得很。  

就在邛都变成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的时候,张嶷终于押送着东渠部的头目们回来了。  

冬渠部冬逢已死,只留了一个腌制好的人头,散发出阵阵恶臭,熏得冯永差点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  

连忙摆摆手,让人把这人头给收起来,再看向被捆成一串的夷人头目。  

被绑在最前头的家伙,虽然身材不算高,但脸面的狰狞程度与鄂顺有得一拼。  

衣服破破烂烂,可以看出身上还有不少的伤痕,看来一路上没受虐待。  

“禀长史,此人就是亲手杀害龚太守的李求承。”  

张嶷对着冯永抱拳道,当他的目光看向李求承时,还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仿佛看见小羔羊的恶狼。  

李求承看向冯永,目光中带着惊惧。  

人的名,树的影。  

鬼王之名,威震南中。  

虽然他也是一个狠人,但相对于令南中号哭遍地的鬼王来说,他还是不够看的。  

至于那些生喝人血,生吃人肉的传言,反倒是没那么可怕。  

南中的深山里,又不是没有吃人肉习惯的部族。  

“李求承?”  

冯永没兴趣与李求承说话,只是上下打量了一下犯人,就点了点头,“拉出去砍头示众吧。再审问一下那些头目,若有作恶多端者,也一并砍了。”  

张嶷一听,竟是满面通红,眼中含泪,直接就行了一个大礼,“嶷替龚太守谢过冯郎君!”  

不但是张嶷,就连站在一旁的关姬也是一脸的平淡,仿佛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东渠部在越雋是一个大部族,也是这一年来作乱越雋的罪魁祸首,甚至还杀了前太守,影响极其恶劣,拿些人头祭天,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才是当今汉人的行事风格。  

至于仁义什么的,那是对汉人内部而言,关夷人什么事?  

冯永穿越这么久了,自然也知道如今的汉人行事规则。  

就连李求承也是一副认命的模样,他自知汉人对夷人一向凶狠无比,自己又曾亲手杀了汉人的大官,落入汉人之手,断无活命之理。  

至于像孟获这种的,那是因为他命好,遇到了诸葛亮。  

令人把那些头目押下去审问,冯永这才看向张嶷,笑道,“这一回,张将军可是立了头功了。”  

张嶷一抱拳,“末将不敢居功,此皆是冯长史运筹帷幄之功也。”  

“张将军无须这般,我岂是那种抢功之人?”  

冯永摆摆手,“在我这里,只要有才,愿意出力,该是谁的功劳,那就是谁的,没有抢功一说。”  

“末将非是要让功,只是想拿此功劳求冯郎君一事。”  

“何事?”  

“待砍下那李求承的头颅后,求冯郎君让末将拿它去祭拜龚太守。”  

看看,我就说汉人的作风粗暴野蛮吧?砍了头还要拿人头去当祭品,这和野蛮人有什么区别?  

“准了。这样吧,到时我们选个吉日,当众举行个大祭祀,不但要祭龚太守之亡,也要祭那些战亡的将士,如何?”  

冯永周围全是野蛮人,自然不好自己独自当个文明人。  

“冯长史此举,当是大善。”  

建兴四年三月,越雋长史冯永令张嶷率军破东渠部,历数东渠部之罪状,不但把东渠部众头目当众砍头,甚至还拿东渠部君臣及头目头颅祭祀越雋前郡将焦璜、前太守龚禄等将士。  

甚至还在邛都城外立起一巨大石碑,上书大字:故阵亡将士与青山永存。  

其背后,不但有汉人将士之名,甚至还有夷人胡人士卒之名。  

一时间,军中将士,不分汉夷,莫不踊跃,士气高涨。  

而新附夷人见东渠部败亡之速,莫不被震慑,不敢再有他想,于是邛都终于彻底安定。  

“咚咚咚…”  

阐县城外,战鼓声起。  

捉马部的战兵并没有据城而守,而是于城外列队迎战,因为残破的城墙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哪怕一丁点的优势。  

生锈的兵器、木制、竹制、骨制的等等不一而足,分别拿在捉马部勇士的手里。  

他们的对面,是每人都拿着铁制兵器的汉军,以及汉军的走狗们。  

但捉马部勇士无一人露出胆怯之色,反而是愤怒地看着敌人。  

只见汉军开始动了,盾兵在前,枪兵在后,缓缓地向前逼来。  

两边的弓兵开始张弓,射住阵脚。  

“勇士们,冲啊!”  

捉马部这边有马,虽然只是矮小的滇马,但冲锋起来也有一定的气势。  

看着前方的骑兵开始加速,感到到地面的震动,站在最前面的盾兵脸色开始发白,牙齿在格格作响。  

战鼓越发地高昂,对着天空的长枪终于开始放下来,对准了前面。  

当战马越过了阵脚,后方的弓箭手开始放箭。  

“扑扑…”  

不断有人从马上摔下来,等他们好不容易冲过了箭雨,前面又有如林的长枪在等着他们。  

面对着这如林的长枪,终于有战马想要收住蹄子,但马上的主人却仍在拼命地催促前进。  

然后马和人一齐被戳穿,或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