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9章 怀壁其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葛老妖竟然能根据自己的描述,就能想到挤兑这种事情,这智商,也没谁了。  

“怕什么?他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个事?”  

说到这里,冯永又偷偷地看了一眼诸葛亮,心想妈的除了你这种掌控了整个大汉,还一直死命盯着自己薅羊毛的的妖人,谁还有能力猜出这其中的猫腻?  

“再说了,这两年来,毛布一直都是紧俏的好东西,只要汉中的牧场和工坊没事,他们就肯定会相信票子一直值这个钱。”  

这就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好处了,再加自己精心打造的这块金字招牌,只要不出大事,一切好说。  

谁敢怀疑大汉冯郎君的赚钱能力?  

“除了你们自己,用票子的人都些什么人?”  

“这个,这个票子,谁都可以用,我如何得知呢?”  

冯土鳖还想着耍滑,哪知大汉丞相又是一声冷笑,  

冯土鳖心肝一颤,只得干笑一声,“除了我们几家自己用,平日里用得最多的,自然就是锦城里的大商户。”  

“不过通过这一次担保南中的劳力买卖,大汉的不少勋贵也喜欢用票子,毕竟比较方便。”  

“蜀中的那些大户人家呢?他们这一年多来,买了不少毛布吧?认不认票子?”  

诸葛亮眼中闪过精光,问道。  

“当然认,刚才我不是说了吗?不少人都是票子到期前的一个月才过来兑换的呢,再说了,锦城的哪一家大商户背后没人…”  

冯永刚说了这么一句,心里顿时觉得不太对,他猛地抬起头来:这诸葛老妖特意点出大户人家,想干什么?你特么地又想借机搞事?  

这是我辛辛苦苦才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  

只见诸葛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声音越发地和蔼起来,“这票子,你最长能让它开出多久的期限?”  

“丞相,这期限不是随意定的。”  

冯永着急地说道。  

票子定下期限,除了防盗的需求,还有杠杆的传递时间,以及毛布的实际供应期限。  

真要胡搞,迟早有一天要搞死自己。  

看到诸葛老妖露出这样的神情,然后再问出这种话来,见过后世金融杠杆疯狂模样的冯永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他要做什么。  

妈的老子只是在南中小小地玩了一把杠杆,就是李遗等人都没看出有什么异常,没想到诸葛老妖竟然这么敏锐。  

“南郑不是还有一个工坊?你怕什么?”  

诸葛亮不满地说道。  

凭你那个连胡人都不要的烂毛布?别逗了!  

看看后世的房地产就应该明白,杠杆这东西是会上瘾的,而且一个不好就会脱离控制,头也不回地拖着国民经济往深渊的方向狂奔。  

当然,那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果是放在这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因为经济活动的活跃性极低,所以产生的波动会小得多,但那是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的。  

对于冯永来说,如果搞不好,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毛布信用体系肯定会直接崩塌。  

到时候身败名裂,冯府门口被人泼大粪那倒是小事。  

有多少人想要把他碎尸万段,与他同归于尽那才是大事。  

估计得从冯庄一直排到锦城的丞相府门口。  

由不得他不害怕。  

“丞相究竟意欲何为,能否告知永一声?说不定永还能帮忙出个主意。”  

冯土鳖只觉得自己浑身冒汗。  

热,这牢房实在是太热了。  

“哦?看来这事还当真挺严重,竟然死都不愿意松口?”  

诸葛亮有些意外地看了冯永一眼,“还是因为不想让别人沾染你的票子?”  

说着,又皱了皱眉头,“这票子如今比朝廷的铜钱还好使,这印票子不啻于铸币,你总不会想着一直捏在自己手里吧?”  

“当然不是。”  

冯永摇头。  

毛布票子这种东西,就如诸葛老妖所说的,相当于小范围内的铸币权。  

这种权利不管大小,实际上都应该由国家管控。  

但目前的情况又有些特别,它是以汉中的牧场和工坊为基础,再以冯永自己的名誉作为保证,才得以建立的信用体系。  

就这么交出去,先不说甘不甘心,只说朝廷真要搞这种杠杆上了瘾,万一玩脱了,惹得天怨人怒,直接拿冯永出去血祭,安抚众人,那都是政治本能。  

不是不相信诸葛老妖,而是不相信政治人物。  

“丞相要用这种票子,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以南乡县工坊,还有我的名义去用。我可以把印票子的匠人都交给朝廷,朝廷以自己的名义去用。”  

“到时,票子就与南乡无关,与我无关,而且南乡再不会印一张票子。”  

我要的就是你这种票子,朝廷的票子,谁认?  

诸葛亮极是不满地看了一眼冯永,再次重复问了一遍,“你怕什么?”  

“怕死。”  

冯永老老实实地回答。  

诸葛亮皱眉:“哪来这般严重?有我在,谁敢动你?”  

冯永瞟了一眼诸葛亮,没说话。  

反正我就是不相信政治生物。  

“如何印这些票子,肯定不能一直放在你手里。你今日能多印三倍,以后就敢多印三十倍,出了问题,你能担得起?”  

让有着超强控制欲的大汉丞相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已经能动摇大汉赋税的票子游离在自己的控制之外,那肯定是不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