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7章 闲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山坡全是茶园,冯土鳖就是一阵激动,妈的,终于等到今天了!  

茶叶啊,胡人的必需品啊!  

羊毛!牛马!女人!皮草!  

统统交出来!  

“蜀地吃茶还说得过去,还有北边的大户人家,可能也有吃茶的习惯,只是这胡人吃茶,我怎的从未听说过?”  

大汉丞相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茶叶这种战略物资的重要性。  

“所以我只是让梁四帮我试着卖一点。”  

冯土鳖嘿嘿一笑,“说不定大卖呢?”  

诸葛亮显然是觉得冯永在异想天开,摇头一笑,又拈起一枚棋子放了下去,“不管你是卖给北边的胡人,还是打算在蜀地卖,别自己亲自沾手。”  

大汉对行商的打压还没有后面那几个朝代那么厉害,这个从汉朝有“算缗钱”和“算车船”这种专门的商业税收就可以看出来。  

等儒学畸形发展起来以后的朝代,连商税都收不上来了。  

只是如今若要真沾染上行商这个名声,总是不太好的。  

所以要有白手套。  

“明白,明白。”  

冯永点头。  

“说到北边的买卖之事,丞相,这梁家虽说是要从我这里买毛布,但这换回来的羊毛牛马又该如何算?”  

拿毛布开路凉州,本就是诸葛亮定下的策略。  

所以这种事情冯永没奢望能自己全部独吞。  

再说了,收进出口的关税,那不是国家的基本操作吗?  

“马幼常在汉中南郑之地,也开了一个工坊。只是沮县今年没从胡人那里收到多少羊毛,所以毛布还是要从你这里出。”  

诸葛亮看了冯永一眼,沉吟道,“对半吧,和前年一样。朝廷这边,主要拿羊毛和马匹,牛羊你拿。哪边不够的补齐就行。”  

“这敢情好。”  

冯永大喜,他实在是没想到诸葛老妖竟然大方了一回。  

“还有一事,南郑的工坊,你让南乡那边帮个忙,派些人过去教一教。”诸葛亮敲了敲桌子,“朝廷的工坊都开了一年了,还是乱糟糟的也没个样子。”  

本以为工坊也就是把人和纺车织机聚到一起,然后再拿羊毛纺线织布就行,没想到却是想得太过于简单了。  

工坊的织工衣食住行不说,就是平日里如何管理,都是一个大难题。  

南郑的工坊开了快一年了,还没纺出几匹布不说,就是勉强纺出来的布,也是差劲得很,只怕在胡人那里都卖不出去。  

马谡本来还想着私下里去南乡找李球等人,想让南乡出些人帮忙,没曾想却是被一口拒绝了。  

别说是李球等人,就是李慕这个女子都态度强硬,只说了南乡工坊和牧场的事,皆要兄长开口。  

马谡最后没办法,只好跟诸葛亮说了实话。  

大汉丞相心里也是有些腻歪:别人白地里都能起了牧场工坊,你有例子在前,又有朝廷帮忙,竟然还搞不出来?  

只是话虽是这么说,但大汉丞相也知道,工坊这种东西,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里头的门道,除了这小子,别人还真不清楚。  

“没问题。”  

对于这个附加条件,冯永满口答应。  

“听说那个南乡的慕娘子挺厉害…”  

“那个不行!”  

冯土鳖一哆嗦,连忙改口。  

李慕如今可是工坊的顶梁柱,而且同时还是李家在南乡的利益代言人,李家还负责给工坊和牧场供应蔬菜,部分粮食等。  

少了她,工坊就要塌了一大半。  

大汉丞相“啧”了一声,“只是借用几天。”  

“那也不行。”冯永眼珠子一转,说道,“李慕身边有一个叫阿香的,是我那个妾室的玩伴。本来我打算是让她跟在李慕身边,培养出来当管事的。若是南郑的工坊当真是缺人,我可以让她过去。”  

冯土鳖说出这话,丝毫不脸红。  

那个阿香,跟在李慕身边这么久了,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学会一些皮毛了。  

更何况南乡那边已经开了两年的夜校。  

如今工坊和牧场,无论男女,想要往上爬,除了本职工作的技术好,还要学会识字和基础算术。  

一百以内的算术,拿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至少也要说出正确答案,才有资格当上组长管事之类的。  

能认得一定的文字,又能知道简单的算术题,放在南乡的工坊和牧场里,那是常事。  

但若是放到外头,那就是宝贝。  

只要这个阿香能达到工坊的小组长水平,放出去当个管事什么的,没什么大问题。  

再说了,当初她若是没有点小心机,至于怂恿得阿梅那个软蛋跟自己告状?  

倒是诸葛亮听到冯永这么说,心头就是一动,这小子手头里的人倒是不少?  

再想起从汉中传回来的各种消息,大汉丞相心里就更是肯定了这一想法,看向冯永的眼神就有些古怪起来。  

手头里有人,并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如何能让手头里的人源源不断?  

想到这里,大汉丞相的心思就有些飘忽起来。  

“丞相,五子连线,我赢了。”  

冯永却是没管诸葛亮心里在想什么,当下高兴地大喊一声。  

诸葛亮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棋盘,这才点点头,认输道,“没错,你赢了。”  

“耶!”  

冯土鳖兴奋地大叫一声,渴望地看了诸葛亮一眼,“丞相,还来么?”  

诸葛亮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