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8章 票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辛苦一些,功劳也就大一些——大一些就大一些吧。  

没办法,纸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  

“来人,”诸葛亮喊了下人,吩咐道,“准备一下,我要进宫。”  

与相父又恶心又高兴的样子不同,阿斗接到冯土鳖的来信,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没办法,除了来信,冯土鳖还给阿斗送来了一叠纸。  

纸不是大汉丞相手里的那种纸。  

阿斗手里的纸比手掌大一些,纸质极佳,正面写着“百匹上等毛布,见面即换。”  

反面的一角写着“9527”的古怪符号,也不知是何意。  

不但纸质与众不同,就是上面的字体也自成一家,方方正正,与平常所见的字体都不大一样。  

每一张纸的字都是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有丝毫的区别,也不知写字的人是如何写出来的。  

甚至连写字的墨也极为特别,字体隐隐发出油亮之光,字的周边还可以看有油渍。  

放到鼻边闻了一下,墨香扑鼻,也不知是如何调制出来的墨。  

阿斗欣赏完了这难得的纸张,来回走了几步,脸上露出焦渴的神色,看了看门外,又像是在等着什么。  

张星彩手里也拿着一张纸在细细看着,脸上带着光彩,对着阿斗说道,“阿郎,这纸,做得当真是好看极了。”  

这纸当然好啦,而且是非常好!  

阿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纸自然是极好,只是这小黄门出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回来?”想了一想,又有些忧虑地说道,“皇后你说,不会是被那董允拦下了吧?”  

“阿郎莫急,再等等。这一百匹布,乃是妾的名下,又非是拿了府库的东西,那董允有何道理拦下?”  

张星彩安抚道。  

大汉第一夫妇,本该是富有四海,此时却像是个挖到了金子的农人,紧张而又兴奋地等着宫外的消息。  

没办法,在汉中的冯土鳖第一次分红方式,却是与普通人中的印象略有不同。  

早在一个月多前,他就传信到锦城,叫赵广王训等人在锦城寻了一个宽敞之处,专门用来存放毛布,然后再从汉中发货,运到锦城存起来。  

直到今日,这才开始正式分红。  

分到各人手中的,就是阿斗手中的那种独一无二的纸。  

拿着这纸,可以去锦城指定的地方换毛布。  

不但是赵广,甚至李遗都觉得这种方法未免有些麻烦。  

自己运毛布去锦城,浪费了人力物力不说,到时万一人家不愿意再运粮食到南乡如何是好?  

但冯永对他们的忧虑不屑一顾。  

只是说了声,以后你们就会明白。  

只要有利润在,怎么可能会没人运粮过来?  

而且冯永后来也想明白了,拿粮食换毛布只能算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因为明年诸葛老妖也要搞羊毛纺织,反正不管在哪里,到时候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对南乡的纺织工坊造成冲击。  

所以,只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才能让人安心。  

再说了,后世最开始的工业基地,周边怎么可能没有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也就是到了后来,因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才有了开通蔬菜绿色通道的资本。  

反正南乡县是从成固县分出来的,两个县离得这么近,老子拿这个纸顺便跟丞相做个交易,让成固来做这个粮食生产基地,有什么不对?  

因为南乡的地不是拿来种桑麻,就是拿来种蔬菜了嘛!  

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桑麻?还不是因为要造纸?  

嗯,很符合逻辑,没什么不对。  

至于为什么要运毛布去锦城…物流业很赚钱我会告诉别人?  

汉中越发繁华以后,再加上以后的北伐,与锦城的交流就会越来越紧密,两地之间的物流交易就会越发地频繁。  

再加上老子手中有牧场,牛马这种运输畜力,过几年肯定不会缺少,物流这种赚钱的行业,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  

不搞物流天理不容!  

以后搞个口号出来,就叫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所以现在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哇,先锻炼一下运输队伍,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冯土鳖心里的小九九,却是暂时没办法跟自己的几个兄弟讲明白。  

也幸好冯土鳖带着几个兄弟一路走过来,从未出过什么错,所以他说了以后自会明白,几人只觉得自己可能是孤陋寡闻,暂时看不懂兄长的布局。  

冯土鳖在兄弟几人的眼里,已经让人盲目到恐怖如斯。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冯土鳖欺负古人不懂货币知识,已经开始悄悄摸摸地着手培养自己的信用体系了。  

毛布就是其信用保证,手里独有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就是防伪保证。  

既然是信用保证,所以阿斗拿到第一份分红凭证,试着让小黄门拿了一张去提货,很快就提了出来。  

看着一百匹上等的毛布就这么堆在自己的皇宫里,阿斗激动万分,就如小时候第一次拿上竹马,跑去和张星彩玩过家家一样兴奋。  

这时候的毛布可是可以当作硬通货一样流通的啊,也就是货币的一种,你叫手头从来没有余钱的阿斗如何不兴奋?  

再看看手里还有一叠毛布票子,确定了,一张就是一百匹毛布。  

这种感觉,当真…爽!  

就连一向颇有韬略的张星彩都沉不住气,有些不敢相信地摸了摸毛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