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退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了惊恐。  

只见他猛地伸出双手,死死地抓住司马懿的双臂,神经质般,又有些语无伦次地急促道:  

“太傅,快走,快退兵,不然来不及了,快,快…”  

听着卢毓这一连串地催促声,司马懿心里突地一沉,同时升起一股不祥之意。  

他动了动双臂,想要摆脱卢毓的双手。  

只是卢毓此时虽说已经睁开了眼,但神志还没有完全清醒,似乎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到双手上。  

再加上司马太傅年老体衰,一时间竟是没有办法摆脱卢毓,故而司马懿只能放缓了声音,安抚道:  

“子家,子家,莫要紧张,来,先喝了这碗安神药,再慢慢跟我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时,亲卫奉上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药汤,放在榻边的小几上。  

好一会,卢毓的目光焦距才完全凝聚起来,但他没有去看那药汤,仍是语气急促地催促道:  

“太傅,快退兵,幽州,幽州…”  

一提起幽州,他就不禁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卢毓一提起幽州,让司马懿心里的不祥之意越发真切:“幽州?幽州怎么了?”  

卢毓嘴唇哆嗦着,声音像破漏的风箱,艰难地说道:  

“幽州…全境陷落…关翼虎绕道攻下了渔阳古关,诈取蓟县,逼降居庸…”  

司马懿身子一震,瞳孔一下子睁到了最大,凝滞不动。  

屋内安息香的青烟扭曲如蛇,将他映在帐布上的影子拉成鬼魅般的细长。  

好一会,他的声音才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每个字都带着寒气:“幽州.全境?”  

正如他此时的心情。  

“说!”  

在这一刹那间,他竟是一下子就挣脱了卢毓的双手,甚至还反手暴起揪住卢毓的衣领,全然不顾对方的虚弱:  

“居庸关有鲜于辅三万守军,怎会被逼降?王雄呢?他是死人吗?”  

嘶吼声震落梁上积尘,却掩不住尾音的颤抖。  

“听说,王雄是举城而降,鲜于辅粮道被断,亦只能举关而降…”  

卢毓的声音,如同虚空传来般缥缈。  

“好…好得很…”  

司马懿闻言,全身似是被抽光了力气,双手颓然而落,忽而低笑,然后渐渐大声,笑声似夜枭啼哭。  

小几上的药汤泛起了涟漪。  

司马懿恍惚看见汤面自己的倒影发须皆白,蓬乱如杂草。  

就算是当年面临诸葛亮和冯永前后夹击,仍能从容全身而退的司马太傅,此时竟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失态了。  

当年关中一战,自己与诸葛亮对峙于武功水,冯某人绕道塞外攻入并州,自己背腹受敌,不得已让出关中。  

如今河北一战,自己与冯某人对峙于苇泽关,关某人绕道塞外攻入幽州,自己再次面临背腹受敌的局面…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五丈原的噩梦,此刻随幽州狼烟卷土重来。  

关中没了,犹可退洛阳。  

洛阳没了,犹可退河北。  

河北没了,能退哪里去?  

去投靠那曹爽?  

死寂中,司马懿在药汤的涟漪看到了自己仿佛骤然苍老十岁的面容。  

“呕!”  

想到自己连续两次被同一个人用同一个方法击败,司马懿突然张嘴,吐出一口黑血,仰面便倒。  

“太傅!”  

“太傅!”  

幸好亲卫并没有退下,眼疾手快地扶住司马懿。  

司马懿倒在亲卫怀里,烛光映得他半边脸明暗不定,宛如死灰,眼白处血丝如蛛网蔓延,双眼透出绝望:  

“前有诸葛亮,后有冯永,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太傅?”  

“退兵,立刻退兵…”  

司马懿闭上眼,强撑着不让自己晕过去,嘴里艰难无比地吐出这几个字,“速唤傅从事过来,吾要安排退兵事宜。”  

傅嘏得知太傅急召,连忙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待他进入帅帐内时,抬眼便见司马懿背对门而立,素来挺直的脊梁竟微微佝偻,跣足散发,地面和案几上的星星点点墨点,正是由他手中攥着的笔所抖落。  

这是他跟随太傅以来,从未见过的失仪,让傅嘏大吃一惊:  

“太傅,你这是怎么了?”  

“幽州丢了。”  

司马懿的声音似从极远处飘来,却如惊雷一般在傅嘏耳边炸响。  

“什么?”傅嘏在刹那间,只觉后颈汗毛根根倒竖,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幽州丢了,关索率军绕道鲍丘水,攻下了渔阳古关,王雄不战而降,鲜于辅开关投敌…”  

司马懿转过身来,无力地跌坐在案后,乱发遮住他的脸面,如同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  

傅嘏的喉结上下滚动三次,嘴唇哆嗦想要说话,却被自己的唾沫呛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唯有冷汗顺着脊椎滑落。  

好久,这才能重新开口:  

“太傅,消息,消息可靠吗?”  

“是卢子家从范阳拼死带回来的消息,多半不会是假的。我已派人前去核实,如若属实,最早明日下午就会有消息。”  

“太傅,如若当真如此,不可迟疑,须得退兵,立刻退兵!”  

等傅嘏回过神来后,想也没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劝司马懿退兵。  

冯永关索两人的名字联系到一起,让他下意识地就想起关中一战。  

甚至如果此事是真的,局势要比关中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