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渔阳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广,然后在半途中却是虚晃一下,人在马上,俯下身子,夹紧马腹,只想加快速度。  

原来他根本没想着跟赵广纠缠,只想阻住赵广的冲势,然后借机逃走。  

谁料到赵广仗着马匹比对方高,且自己身上的铠甲刀枪不入,竟是去势不减,银枪后发先至,直刺秦芮肋下。  

骨裂声与马嘶声混杂响起。  

秦芮有甲衣护身,闷哼一声,连人带马被逼进了水里。  

赵广坐骑的铁蹄踏碎河面薄冰般的反光,紧追不舍,挂枪拔剑,斩马剑自下而上撩起,剑锋劈断对方枪头,余势切开了对方的衣甲。  

秦芮的坐骑再也支撑不住,倒在水里。  

而赵广居高临下,剑锋从秦芮后颈切入,削飞了半个天灵盖…  

另一边,混乱的魏军被赶着往回跑,根本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自己主将的下场。  

开阔平坦的岸边,汉军骑兵有组织地来回返冲,不断地把试图逃走的魏兵赶回岸边。  

渐渐地,两千多魏兵被挤压到一片极小的地带上。  

赵广勒住马匹,立于阵前,手持银枪,枪尖斜向下,犹滴着血。  

只见他对着魏军大喝:  

“贼将何在?出来!”  

魏军一阵骚动,但却没有人回应。  

赵广一见,不由地嘿然:  

好胆色!都到这个时候还想藏着?难道真以为自己找不出来?  

这般想着,他缓缓地举起长枪,身后的骑兵重新开始小步跑动。  

看样子是想要逼着这两千余人跳到水里。  

终于,这个时候,魏军里面一个人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赵广咧嘴一笑:  

“我还以为你当真不出来呢。”  

“小人,小人是军司马…”  

“嗯?”赵广笑容一凝,眉头一皱,“你们的主将呢?”  

“水,水里,被将军杀了…”  

“这样吗?”赵广想起自己杀掉的那个骑马的魏将,他不由地咂咂嘴,“可惜了。”  

不是可惜杀了对方,而是可惜没留下对方的尸首,好歹也是一个功劳。  

不过对方身为主将,居然第一时间想着要逃走,也不怪自己没能想到。  

“你,出来,我有话要问。”  

主将没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审问一下这个军司马,希望能问出阿姊想要的答案。  

半个时辰后,得到消息的镇东将军领军出现山坳处。  

“将军,问出来了,果然如你所料,那渔阳看到狼烟,就立刻派出援军,正好被我们截了个干净,一个也没跑掉!”  

过足了瘾的赵广,满脸兴奋地上前迎接,“将军,我连问了十来人,都是一致的说法,渔阳城,是空的!”  

镇东将军目光扫过那些萎靡无比的降兵,嘴角挑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早就料到了。”  

她驻军弹汗山的时候就发现了,燕山防线的魏军,远不如关中那一战时遇到的魏军。  

所以她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河北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  

想想就知道,阿郎在太行山兵分三路,甚至还亲领大军,进逼井陉。  

司马懿就是再厉害,面对阿郎这等威胁,也必须要把河北的精兵集中起来,防守太行山。  

这是以势压人,是阳谋。  

至于自己驻兵弹汗山,威胁居庸关,震慑太行军都、飞狐、蒲阴三陉,又逼得河北不得不把拼凑兵力调防燕山。  

而南边的洛阳,还有姜伯约时有作出进攻许昌之意,牵制曹爽,让大河南边的魏军难以北上支援司马懿。  

所以幽州东北边必然是防守空虚。  

赵广蠢蠢欲动:  

“将军,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镇东将军露出笑意,轻笑道,“自然是去渔阳休息了。”  

“哈哈哈…”赵广大喜,“末将愿意再作先锋!”  

“要什么先锋,大军齐发,今晚所有人都要在渔阳休息!”  

众人听了,士气高涨,哄然而应。  

刘浑谨慎一些,提醒道:  

“将军,那这些降兵…”  

镇东将军看也没有看一眼,随口道:“让他们自己去关口集合。”  

“啊?”刘浑不禁有些担忧:  

“将军,我们在关口没有人手留守,还有一千多的降兵,这些降兵再过去的话,关城就足有近四千降兵,万一…”  

“没有万一!”镇东目光坚毅,看着前方,语气坚定,“我既已领大汉铁骑进入幽州,就不会有万一!”  

“真有万一,那我倒要看看,什么样的万一,才能在河北挡住大汉铁骑!走!”  

七千铁骑卷起烟尘,向着五十里外的渔阳奔袭而去。  

待残阳把渔阳城西的黄土官道烤成赤金色时,大汉铁骑的马蹄声终于自地平线碾来。  

渔阳城头的戍卒最先看到的不是铁骑,而是天际线上升起的漫天尘烟。  

这烟尘似巨蟒绞云而来,近万匹战马的马蹄震得城砖缝隙里的尘土簌簌飘落。  

当第一队骑兵阵列穿过暮霭时,城壕的水面开始泛起涟漪。  

虎骑军这一次跟随镇东将军出征,因为要越过燕山,所以战马并没有披挂。  

但战马上的将士的赤甲,在霞光的照射下,仿佛笼罩着血色光幕。  

再加上这些凉州大马铁蹄掀起的黄土沙尘遮天蔽日。  

让这些铁骑如同来自黄泉的索命恶鬼。  

“敌…敌…敌袭…”  

守在城头望楼的魏军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