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连降数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爹爹,你明日就要离开汴京?”小周后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去北疆,伐太原。”陆宁点点头。  

小周后默然,过了会儿,小声说:“爹爹,我和你一起去好不好?我好想看爹爹在战场上如何打败敌人!”随之便忙摇头,“啊,不,儿说错了,爹爹定鼎四边,我去了,只会误爹爹军机。”  

陆宁笑笑:“战场上,可没你想的那么好玩。”  

远远的有脚步声,可是,随之便停下。  

“来!”陆宁喝了声。  

随之,才知道哪里不对劲,自己和小周后两个人都是站着,却相拥在一起,一直窃窃私语,小周后便趴附在自己胸前,拥着自己一直不放手,按理说,腿早就该不木了,而自己呢,拥她在怀中,也一直舍不得放开她一样。  

远远的那女卫,看到这等情形,自不敢上前。  

咳嗽一声,陆宁放开揽着小周后玉肩的手,小周后也见到女卫匆匆低头而来,小脸红红的退开。  

“陛下,清河乡君在郡主府外,一定要求见陛下。”女卫单膝跪倒。  

“哦,有什么急事?”陆宁心说,两个时辰前,不刚刚见了他夫妇吗?  

“好像是,清河乡君的大公子,因为口出恶言,被内府宗正寺带去问话了。”  

陆宁一怔,问道:“跟我说说怎么回事?”  

本朝内府宗正寺和前朝差不多,掌皇族、宗族、外戚事务,但都是女官,又管理些家务事,如宫娥们违反大内之律,不是什么大事儿的,也由宗正寺管理。  

在大周后哭哭啼啼进来时,陆宁已经知道了始末。  

原来,是李煜长子李仲寓,童言无忌,离开宁心楼出宫的时候,说了句,“我好怕那个恶女人。”虽然马上被大周后捂住了嘴,但还是被宫娥听到,报去了宗正寺。  

恶女人,自然指的是皇德妃。  

李煜等刚刚回到府邸,宗正寺派出的女卒就到了,同样也是京戍大营的女戍营,常日有女卒在宗正寺执勤。  

女卒们虽然客气,只是说带李仲寓去宗正寺问问情况,可李煜当时就被吓晕了,大周后更彷徨无计,想到陆宁说来郡主府,不知道走没走,便赶紧乘车马飞驰而来。  

此刻,见到陆宁,大周后立时跪倒砰砰磕头,额头都要磕出血了,“陛下,陛下开恩啊,他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小周后忙去搀扶姐姐。  

陆宁更是无奈,说实话,那小家伙说得也没错,尤五这西宫娘娘,怕以后史书上,肯定是奸妃形象,虽然,她实在也没做什么坏事,但外人看来,自觉得她阴森可怕。  

况且,童言无忌,本不是个事儿。  

可偏偏这个时代,就是不行,自己更要维护德妃的脸面,也等于,维护自己的脸面。  

在大内里,竟然有人敢骂德妃“恶女人”,哪怕是个孩童,也不可能当事情没有发生过,更莫说,两个时辰前,李煜出言无状,自己就打哈哈过去了。  

沉吟了会儿,招招手,“记下来。”  

见外人,自然就有几名尚秘书在场,忙记录。  

“子不教,父母之过,但念在孩童年幼,我和李煜又是早年相识,法外开恩,夺李煜阖族爵封诰命,改授李煜儒林郎,盼其思过,若再犯,一并处之!”  

儒林郎,从九品虚职,虽然官制早就记入了齐律格令,但李煜毫无疑问是第一人。  

因为从九品虚职,就是为一些做了一辈子胥吏,勤勤勉勉很有苦劳的群体,老了老了的安慰奖,到现今,还没这样的老吏出现,毕竟,为新朝干活都没几年。  

其俸禄,可能还不如老吏熬年头的年俸高,就是个荣誉。  

李煜要真靠这点俸禄,不说维持以前生活水平,便是辞退所有奴仆,能让他现今一大家子吃饱饭都没可能,怕其小妾们,以后得做针线活之类的贴补家用了。  

当然,现今李煜还有以前积蓄,估计能挺两年。  

“啊,谢陛下,谢陛下!”大周后大喜,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又连连磕头,那样子,狼狈极了。  

陆宁心下叹口气,实在有些不忍,毕竟是旧识,当年心高气傲的美王妃,何至于伦落至此?  

看向小周后,心说以后你要多贴补贴补你姐姐了。  

当然,这话也不必说。  

又看向那两名尚秘书,陆宁道:“再记,封周氏庆儿为安妃,不日随我镇中军,征太原!”  

尚秘书立时一呆,倒不是说圣天子携嫔妃亲征有什么奇怪的,君主亲征,倒是不携嫔妃的极少,甚至前朝周主,经常携皇后亲征鼓舞士气。  

虽说本朝圣天子亲征,是真上战场,但天子嫔妃的安全自然无虞。  

尚秘书吃惊的是“安妃”这个封号,本朝嫔妃规制四皇妃九妃九嫔中,皇妃和妃,都有定号,九妃是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宜妃、华妃、安妃、和妃、僖妃,现今只册封了一位惠妃,也就是前蜀皇后一般的花蕊夫人。  

而现在,这位豆蔻少女,是第二个被封妃的,刚刚入宫就封妃位,只怕,未来是皇淑妃尊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了。  

至于其她三位皇妃,那可都是天子称帝前的妻妾了,旁人比不得。  

两个尚秘书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忙记录。  

又都跪下,“安妃娘娘,恭喜娘娘!”  

小周后安安静静,但俏脸还是飞上了一朵红云,清澈眼眸,有羞涩,也有欢喜,但是,也有些不知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