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第一史(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家的使臣是一个寇季不认识的人,名叫高成林。  

十九岁左右,见到了寇季以后,就跪伏在了地上,声泪俱下的高声喊着,“叔父救命啊!”  

端坐在正庆殿内的寇季,听到了高成林的呼喊,眉头皱成了一团,“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你曾祖父高怀德,身具大宋开国第一功,名扬天下。  

怎么后世子孙如此不成器。”  

高成林抹着泪道:“非是我高家子弟不成器,而是贼人实力太强,我高家子弟纵然拼命相抗,也难以抵挡。”  

寇季面色冷峻的道:“你高家的敌人,就该由你高家去对付。打得过,你高家喝酒吃肉;打不过,你高家就合该被灭。”  

高成林一拜在地,哽咽道:“还请叔父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救我高家一次。”  

寇季冷冷的道:“我不是你高家的护身符。我跟你们高家也没有什么交情。我更没有欠你们高家的。”  

“叔父!只要我高家有的,全部可以给叔父。”  

高成林快速的道。  

高成林虽然年龄不大,但也清楚一点,那就是权贵之间谈交情,那是幼稚的,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但是,寇季不为所动,“你高家没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你高家也给不起。我要是高卫昭,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待在北海府附近,也不是跑到庆国求援。  

我会联络朱能和李昭亮,看看有没有联手吞并塞尔柱人的机会。  

要么就向大宋求援。  

再怎么说,燕山郡王封地,那也是大宋的封土。  

塞尔柱人侵犯大宋的封土,大宋就有理由出兵。”  

“叔父!”  

“离开吧!”  

任凭高成林如何喊,寇季也没有再搭理高成林。  

在寇季看来,高成林真的是拜错庙门了。  

除非寇季疯了,不然他不可能派遣庆国的兵马远逐几千里,去跟塞尔柱人作战。  

高成林若是找李昭亮、朱能、格格巫三人,跟他们合谋背地里给塞尔柱人一下的话,或许还有机会。  

又或者向大宋求援,请求大宋出兵援助。  

求到庆国,绝对是下下之策。  

放着上策、中策不用,选下策的人,寇季懒得搭理。  

寇季等高成林走后,又在正庆殿内见了朱能和李昭亮的使臣。  

朱能和李昭亮派遣出的是真正的使臣,而非朱家和李家的子弟。  

朱家的使臣,是一个叫做冯俊逸的中年人。  

李家的使臣,是一个名叫张出尘的中年人。  

二人见到了寇季,齐齐施礼。  

“外臣见过国主…”  

寇季摆手,“不必多礼。”  

两个人起身,张口就是一连串的马匹话。  

寇季听了两句,就皱着眉头道:“我这个人讨厌跟别人拐弯抹角的说话,直接说明你们的来意。再继续说废话的话,那就别说了。”  

二人闻言一愣,张出尘对寇季拱手道:“回国主的话,我王希望国主施以援手,事成之后有重金酬谢。”  

冯俊逸也跟着道:“我王也是如此。”  

寇季一听,又是求援的,顿时没了兴趣,但他还是礼貌性的问道:“朱能和李昭亮想让我如何施以援手?”  

二人对视了一眼,齐齐拱手。  

“我王说了,只要庆国肯出兵,打下了西方,愿意跟国主公分。”  

寇季冷笑了一声,“公分?”  

二人听出了寇季语气中的不善,但还是生硬的点点头。  

寇季冷冷的道:“我这个人不喜欢跟别人共享!我要是出兵,整个西方我都要。”  

二人一脸愕然。  

沉吟再三后,冯俊逸沉声道:“国主,您的要求,我王恐怕很难答应。”  

寇季冷笑道:“那我凭什么出兵帮他们打江山?是他们没睡醒,还是我没睡醒?许久没见,朱能和李昭亮大概忘了我是谁。  

四时不见他们派人前来拜会,往日的情分被他们葬送了一个干干净净。  

如今用得着我了,倒是跑的勤快。  

当我是什么,他们手下的奴仆吗?”  

二人一脸惊愕,刚要开口。  

就听寇季又道:“还有,他们当了藩王以后,似乎长了不少本事。居然敢派人跟我谈条件?  

他们有那个资格跟我谈条件吗?”  

二人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  

寇季不愿意再跟两个人讲话,他摆摆手道:“你们两个走的时候,将朱家和李家送到我庆国的那些学子都带回去。朱家和李家送到我庆国的钱财,也一并带回去。  

回去以后告诉你们背后的王!  

什么时候学会跟我说话,什么时候再来。  

学不会的话,就别来了。”  

“国主!”  

“滚蛋!”  

寇季等到二人离开以后,坐在正庆殿上一脸鄙夷的骂道:“一个个地盘不大,架子倒是大了不少。  

往日的情分也不知道维护,还学会了跟我谈条件?  

公分西方?  

我要是看上了西方,还有你们什么事?”  

寇季在见过了高家、李家、朱家的使节以后,觉得他们三家也就那样了。  

以后藩王中能不能出人杰,还得看二曹一种。  

他们三家虽然目光短浅了一些,但是对自己真的够狠。  

他们那自家子弟的性命,在为他们趟平前往北美洲的路,或许还有非洲、南美洲。  

寇季相信,终有一日,北美、南美、非洲三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