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天塌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相差了几百年时光的种子,中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  

毕竟,后世用的许多种子,大多就是经过了许多代精心培育的。  

培育出的种子,跟原种都存在着差异。  

寇季现在拿到的都是原种,而不是经过许多农业科学家培育的精良种子。  

所以辨认困难很大。  

寇季将自己认识的一些种子,取了一部分,准备自己亲自培育,剩下的种子也取了一部分,准备交给庆国专门执掌农桑的衙门培育。  

此外,还得取一部分和大宋一起培育。  

培育的地点就选在大宋交趾府等地。  

气候会相近一些,培育起来更容易。  

等到东西种出来以后,再次甄别的话,寇季又可以甄别出许多有用的东西。  

不过寇季不能自己找上门,必须等到某人主动求上门才行。  

寇季敢肯定,自己虽然离开了大宋,但某人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  

只要他有一些反常的举动,某人就会自己送上门。  

在看过了某人送过来的密信以后,寇季对某人已经没有怨气了。  

某人确实在谋划一桩大事,一桩寇季没办法公之于众的大事。  

事成以后,功德无量。  

寇季没办法不支持。  

寇季虽然离开了大宋,但是根在大宋。  

准确的说,所有流落在外的华夏人,根都在哪里。  

寇季可以不在乎大宋的满朝文武,但不能不在乎自己的根。  

在现代如此,在古代更是如此。  

所以他没办法对大宋的一切置之不理。  

大宋若是遭遇外敌,寇季一定会率领庆国兵马入大宋相助。  

不仅仅是寇季,朱能、李昭亮、刘亨、曹佾、种世衡等人都会如此。  

不是他们大公无私,是他们的根在大宋,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共识。  

我们的故土,我们干啥都行。  

别人,干啥都不行。  

寇季分好了所有种子,并且将其再次封存以后,带着东西就返回了庆都。  

码头上的一切自然有人去收场,还不需要寇季父子去做那些小事。  

寇季回到了庆都以后,屏退了所有人,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弄来了一个石臼(石头中间挖一个锅形,用石锤捣来捣去的工具)。  

将已经晒干的辣椒外衣脱下,小心的收起了辣椒籽。  

然后用石臼将辣椒外衣捣碎。  

然后又剥了一些辣椒外衣。  

弄了些牛油、花椒等物,熬起了火锅底料。  

当火锅底料熬起以后,拿浓浓的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内宫。  

一瞬间,整个内宫的人都出现在了寇季身边。  

包家一家、苏家一家,刚好赶来宫里做客。  

闻到了香味以后,跟着向嫣也赶到了寇季身边。  

看着一锅红彤彤的东西,所有人眼中都充满了好奇。  

寇季眼看着人越围越多,就吩咐人给自己取了一个手帕捂在了脸上,一本正经的对所有人喊道:“此物乃是剧毒,尔等速速离去,莫要被毒气所伤。”  

所有人就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寇季。  

谁家用花椒、牛油、香料做毒药啊?  

在这里的人,谁不是聪明人?  

这种骗小孩的话,谁会信?  

真要是毒药,你寇季恐怕早就交给别人去处理了,自己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还能亲自上手?  

你寇季能拼命不假,但是那是在做大事的时候。  

些许的小危险,你比谁躲的都远。  

“真是毒物!”  

寇季厚着脸皮再次解释。  

向嫣哭笑不得的白了寇季一眼。  

苏轼则蹲在锅边上,留着哈喇子问,“先生,什么时候熟啊?是羹吗?直接可以喝吗?”  

寇季坚定的对苏轼道:“是毒物…”  

苏轼瞒不在乎的道:“河豚也是毒物,学生却最喜欢吃。只要毒不死人,学生就愿意试一试。”  

寇季瞪了苏轼一眼,没好气的指着苏轼,对其他人道:“你们跟着吃货一样,也想尝一尝毒物?”  

苏洵抚摸着胡须,淡然笑道:“轼儿既然觉得能吃,那肯定就能吃。”  

包拯瞥了寇季一眼,没说话。  

都暴露成啥了,你还装腔作势?  

有意思吗?  

不顾一国国主体面吗?  

你不顾一国国主体面也要维护的食物,大家自然都十分好奇,都想尝尝。  

其他人只是笑吟吟的看着寇季,没人说话。  

苏轼趴在边上看了许久,突然大叫了一声。  

所有人都被苏轼的大叫声吸引了过去。  

苏轼拍着大腿,惊喜的叫道:“是先生创出的火锅!先生要做火锅!新火锅!”  

众人闻言,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苏轼年纪不大,名头很大,不仅有神童之名,还有饕餮之名,庖厨之道也懂得一些简单的。  

所以众人很信服苏轼的话。  

寇季见到了众人的表情,就知道瞒不住了。  

没办法一个人独享了,只能跟众人分享。  

可就这点东西,那么多张嘴,根本不够啊。  

赵絮笑吟吟的道:“我还以为兄长藏来藏去,会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原来是火锅啊。很寻常啊,兄长为何如此小气。”  

寇季瞪了赵絮一眼,“有本事你一会儿别吃!”  

赵絮一愣,脸上笑意更浓,“兄长这么说,那我可得多尝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