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3章 用王安石的旧事教育王安石(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后向国王,讲述了一些他在地方上领悟的弊政,要求朝廷革新弊政。  

乌托邦国的国主深以为然,觉得他是大才,便将他调遣到国都担任国相,由他主持革新。  

他在出任了国相以后,其中一项革新的政令是将王国的储粮,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折算成了本钱,借贷给了国民,以缓解地方上的高利贷,同时增加王国的收入。  

你觉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王安石听完了寇季一席话,仔细的思量了一番后,很想说一句国泰民安。  

可是看到了寇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他就知道那个乌托邦国的国相,推行的这一条政令的下场不太好。  

如果是好的,寇季也不可能拿出来跟他说。  

王安石迟疑了许久,几次张嘴,想说出一个符合寇季心思的答案,比如‘民不聊生’之类的。  

但是他觉得,他最初的想法跟这个完全是相反的,他不想自欺欺人。  

所以,王安石最终只是摇了摇头。  

寇季盯着王安石笑道:“我来告诉你,最后的结果就是王国的官吏逼着百姓们借贷。即便是百姓们衣食无忧,什么也不缺,王国的官吏也会逼着百姓们借贷。  

然后静等着连本带利的从百姓身上讨回来。  

百姓们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最终王国不得不废除这个政令。”  

王安石忍不住道:“那个王国的官吏太可恶了。若不是他们,王国的政令也许是一条善政。”  

寇季笑眯眯的道:“如此政令,放在我大宋,问题会更大。”  

王安石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他清楚,小国寡民最好治理。  

如此政令,在小国推行,都出了大问题。  

在大宋推行,出的乱子只会更大。  

寇季盯着王安石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的看清楚。不能只看到一点,就盲目的以为自己看到了所有问题。  

所以,要做大事,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最好将小事了解的清清楚楚,积累好根基。  

然后再某大事。  

乌托邦国的国相,若是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能多经历几任地方官,那他一定不会推出如此律法。”  

王安石恭恭敬敬的一礼,“学生受教了。”  

寇季点点头道:“以后也沉下心读书、做学问,别总想着做大事。没学问、没见识、没根基,你做什么大事?  

在虚空中建立楼阁吗?  

你觉得建的起来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