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9章 临江宁(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信?  

你也是朝廷命官,拿过圣旨的。  

你应该明白,内侍出京,繁琐的很,不像是八百里加急那么便捷。”  

包拯缓缓回神,沉声道:“官家将江宁府的一切交给下官,是不是有些不妥。”  

王德用一愣,听出了包拯话里的意思,他大大咧咧的道:“你是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独自处理不了一府的事情?”  

包拯摇头,正色道:“官家和先生既然敢将江宁府交给下官,就说明他们相信下官能处理好江宁府的一切。  

只是下官年幼,独掌一府,怕有人不服。”  

王德用沉吟着道:“仔细说说…”  

包拯郑重的道:“江宁府不比其他地方,自东吴孙权定都于此,江宁府就一直繁华到了今日。豪门大户大多都是树大根深,不仅将地方控制的死死的,对朝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江宁府多读书人,许多人在士林里的影响也不小。”  

王德用瞪着眼,喝问道:“你小子怕得罪人?”  

包拯正色道:“下官不怕得罪人,下官只是怕闹的太大,有人借机煽动,容易出民变。一旦出了民变,朝廷就需要给地方一个交代。”  

王德用沉声道:“寇帅就没给你交代什么?”  

包拯坦诚道:“先生说了,不迁户,不封刀。”  

王德用朗声道:“那你怕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无论是有民变,还是有人造反,自有老夫帮你看着。  

老夫倒是想看看,江宁府那个贼人脑袋够大,会跳出来让老夫砍。”  

包拯对王德用躬身一礼,道:“那就请王同知借下官一千兵马。”  

王德用眉头一挑,一脸认真的打量了包拯一番,“你小子借兵马做什么?”  

包拯开门见山的道:“如今江宁府闹成了一团,江宁府知府衙门的人,却坐视不理。可见江宁府的乱局,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而江宁府知府衙门的人坐视不理,必然也被人买通了。  

下官肯定指示不动江宁府知府衙门里的人。  

所以需要从您这里借调兵马。”  

王德用忍不住道:“兵马出行,可是要杀人的。”  

包拯毫不犹豫的道:“该杀之人,下官绝不手软。”  

王德用眼睛一瞪,哈哈笑道:“好小子,老夫喜欢。”  

夸赞完了包拯,王德用回头对身边的亲随吩咐道:“去,点一千悍卒给包拯,瞬间再从府上的人里面挑选两个机灵的,护着包拯周全。”  

亲随答应了一声,下去传令。  

包拯躬身答谢道:“多谢同知厚爱。”  

王德用笑着道:“老夫一直都不喜欢文臣,因为文臣总算计老夫。不过你小子对老夫的脾气,老夫难得喜欢上一个文臣,你可别算计老夫。”  

包拯郑重的道:“下官不敢。”  

王德用大大咧咧的摆手道:“行了,别在老夫面前讲那些虚礼。在你入城之前,老夫只叮嘱你一件事。  

城里的局势,你若是能控制就控制。  

控制不了就交给老夫,老夫自会料理。  

还有,遇到了危险就让老夫这里跑,老夫自会保护你。”  

包拯再次躬身一礼。  

态度十分诚恳。  

王德用见此,笑的更大声。  

没过多久,包拯要的人到了,包拯也没有久留,带着人就下了大舰。  

包拯走后。  

王德用的亲随上前,低声询问,“老爷,您可从没有如此宽厚的对待一个文臣…”  

王德用脸上的笑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不满,他嘟囔着道:“那是因为从没有文臣真心实意的给老夫施礼。  

虽说现在朝局不同了,寇帅掌了权,咱们武人的地位高了些。  

可那些文臣还是用鼻孔看人。  

就这小子把咱们武人当人看,老夫自然也把他当人看。”  

亲随点点头,感叹道:“别人都以为老爷是一个不知变通、只知道闷头为官家做事的人,但却没几个人知道老爷您这一双眼,能看透人心。”  

王德用翻了个白眼,瞪着亲随,“还看透人心?老夫的眼睛又不是刀子。”  

亲随低声笑道:“老爷的眼睛虽然不是刀子,但却比刀子管用。  

前些年朝中乱局丛生,别人都趁机谋事,唯有老爷您看破了迷雾,决定一心一意跟着官家走,肯定不会吃亏。  

如今,那些谋事的都死绝了。  

老爷您却安然无恙。”  

王德用幽幽叹息一声,“不是老爷我眼睛亮,是老爷我心亮。老爷我虽然没经历过乱世,却听不少人讲过乱世。  

前些年朝局虽然乱,可民心却依旧向着朝廷。  

所以朝堂上那些人无论怎么闹。  

这大宋江山,依然是官家的。”  

亲随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王德用吩咐道:“去,给老夫弄点酒来。常年征战在外养成的习惯,不喝两口总觉得心里不痛快。”  

亲随答应了一声,就要下去给王德用弄酒。  

走了两步,似乎想起了什么,顿住脚,回到了王德用身边,低声道:“老爷,军中如今不让饮酒,令还是寇帅在枢密院的时候下的。”  

王德用瞪了亲随一眼,“寇帅只是不让将士们在行军途中饮酒,再说了,像是老夫这种老将,只要不饮醉,寇帅也不怪罪。”  

亲随沉吟了一下道:“那就…一斤?”  

王德用吹胡子瞪眼的道:“漱口呢?老夫的酒量你又不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