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0章 忠臣贤良层出不穷的大宋(4/4)
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我大宋绝大多数官员要了解藩属、邻国。
他们知道藩属和邻国的软肋所在。
所以他们主持外事,比我大宋绝大多数官员都要好。
所得出的结果,也会远远超出朝廷的预料。
朝廷以前每逢外事,总是派遣重臣前去,却忽略了重臣是否了解藩属、邻国。
更忽略了鸿胪寺卿,也是朝中重臣之一。
鸿胪寺上下的官员,担着主持外事的名头。
可一直都处理的是杂事。
以后,朝廷是不是该尝试让鸿胪寺主持外事。”
赵祯、王曾、蔡齐三人闻言,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他们三个是朝堂上少有的清醒人。
他们知道,朝堂上一直存在着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地位越高,越容易出现自大、傲慢的人。
地位高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总是喜欢对各种事情指指点点。
明明是个外行,非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比内行还内行的人。
就比如工部。
在寇季没出现之前,工部就不算个衙门。
工部上下的官员当中,有近一半人不会绘图,绝大多数人更是看不懂精密的图纸。
偏偏在朝廷兴修水利等工程的时候,他们总喜欢指指点点,向那些真正精通水利等工程的人传授兴修水利工程的经验。
也就是当初工部无权,权力在三司。
不然,大宋营造出的绝大多数水利工程,恐怕都不能用。
“此事稍后再议。”
赵祯在沉思过后,缓缓开口,“拿回交趾的条件既然已经谈妥,那就速速准备起来。尽快跟交趾郡王做一个交割,尽快将交趾拿回来。
看在交趾郡王识趣的份上,朕给他一个许诺。
我大宋之外的疆土,任他取允。
待他另立邦国的时候,朕许他一个国主之印。”
别看赵祯只是一个简单的许诺。
分量却不轻。
要知道在如今大宋的四邻当中,没有一个势力敢称国的。
如今大宋四邻,全部都是王。
称国的全部被干趴下了。
赵祯许多给交趾郡王国主印,算是厚赐。
大宋承认的王和大宋承认的国主,完全是两码事。
“官家仁厚,相信交趾郡王知道此事以后,一定会感激莫名。”
寇季躬身说着。
蔡齐却走出了自己的座位,躬身道:“臣蔡齐有事要奏。”
此话一出,赵祯、寇季、王曾三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蔡齐身上,不明白蔡齐要做什么。
赵祯疑问道:“爱卿有何要奏?”
蔡齐一脸肃穆的道:“臣请赴交趾!”
他们知道藩属和邻国的软肋所在。
所以他们主持外事,比我大宋绝大多数官员都要好。
所得出的结果,也会远远超出朝廷的预料。
朝廷以前每逢外事,总是派遣重臣前去,却忽略了重臣是否了解藩属、邻国。
更忽略了鸿胪寺卿,也是朝中重臣之一。
鸿胪寺上下的官员,担着主持外事的名头。
可一直都处理的是杂事。
以后,朝廷是不是该尝试让鸿胪寺主持外事。”
赵祯、王曾、蔡齐三人闻言,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他们三个是朝堂上少有的清醒人。
他们知道,朝堂上一直存在着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地位越高,越容易出现自大、傲慢的人。
地位高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总是喜欢对各种事情指指点点。
明明是个外行,非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比内行还内行的人。
就比如工部。
在寇季没出现之前,工部就不算个衙门。
工部上下的官员当中,有近一半人不会绘图,绝大多数人更是看不懂精密的图纸。
偏偏在朝廷兴修水利等工程的时候,他们总喜欢指指点点,向那些真正精通水利等工程的人传授兴修水利工程的经验。
也就是当初工部无权,权力在三司。
不然,大宋营造出的绝大多数水利工程,恐怕都不能用。
“此事稍后再议。”
赵祯在沉思过后,缓缓开口,“拿回交趾的条件既然已经谈妥,那就速速准备起来。尽快跟交趾郡王做一个交割,尽快将交趾拿回来。
看在交趾郡王识趣的份上,朕给他一个许诺。
我大宋之外的疆土,任他取允。
待他另立邦国的时候,朕许他一个国主之印。”
别看赵祯只是一个简单的许诺。
分量却不轻。
要知道在如今大宋的四邻当中,没有一个势力敢称国的。
如今大宋四邻,全部都是王。
称国的全部被干趴下了。
赵祯许多给交趾郡王国主印,算是厚赐。
大宋承认的王和大宋承认的国主,完全是两码事。
“官家仁厚,相信交趾郡王知道此事以后,一定会感激莫名。”
寇季躬身说着。
蔡齐却走出了自己的座位,躬身道:“臣蔡齐有事要奏。”
此话一出,赵祯、寇季、王曾三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蔡齐身上,不明白蔡齐要做什么。
赵祯疑问道:“爱卿有何要奏?”
蔡齐一脸肃穆的道:“臣请赴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