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府、知州以外,其他品阶的官员要求并不高。  

维持着地方不乱,关键的时候能跑去找驻军求援就行。  

至于治理地方什么的,根本不需要他们。  

辽地只要不出现天灾人祸,只要维持着去岁的方式继续经营就行。  

等到随后朝廷招募的三百万兵马彻底在辽地安家落户以后,才会需要地方基层官员去施行朝廷的政令。  

如今朝廷招募的三百万兵马中,最先招募的两百万兵马,才刚刚赶到辽地,正在往地方上分配。  

剩下的一百万还在招募当中。  

等他们全数被分配到了辽地各地,参与到了劳作当中,见识到了辽地广阔的土地资源,以及那些最早迁移到辽地的百姓们丰收的成果以后。  

他们必然会在辽地落地生根,想办法写信让家人、族人,迁移过去。  

到那个时候,才是辽地最需要地方基层官员的时候。  

而这个过程,长则两三年,短则一年。  

朝廷完全可以借着这个空挡培养出合格的地方基层官员。  

也正是因为如此,寇季给辽地划分官员,很随意。  

让人惊奇的是,寇季在分派完了官员,并且派人送他们赶去赴任以后,赵祯不药而愈。  

赵祯病愈以后再次上朝。  

满朝文武到的很齐全。  

在依例施礼过后。  

文官们开始炮轰寇季。  

最先站出来弹劾寇季的是参知政事蔡齐。  

垂拱殿上。  

蔡齐一脸肃穆的面对着赵祯,朗声道:“启奏官家,寇季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期间,肆意妄为,张狂行事,以至于惹出了许多民怨。  

臣请罢寇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  

蔡齐虽然将家中最优秀的子弟和府上最优秀的门客送出去为官。  

但并不代表他赞成寇季的做法。  

在蔡齐眼里,寇季号召文官家中的子弟和门客出仕为官,为朝廷的兴旺增砖添瓦,他是赞成的。  

但寇季用一种威胁、胁迫的方式迫使着文官们交出家中的子弟和门客,他不赞同。  

所以他在赵祯病愈上朝以后,毫不客气的出声参奏了寇季。  

蔡齐的话,犹如一个引信,瞬间点燃了满朝文臣。  

文臣们纷纷出班,细数着寇季张狂的罪行。  

他们喊的很凶,声音很大。  

一个个像是慷慨赴义的义士。  

脸上充满了悲壮和愤怒。  

在文臣们接连不断的出班参奏寇季的过程进行了一半的时候。  

武臣队列里有人出班,毫不客气的对着文臣就是一顿狂喷。  

“一派胡言!胡说八道!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武臣队列里有人开口,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开口。  

一场参奏寇季的浪潮,还没涌到底,就演变成了文武对骂。  

垂拱殿一瞬间乱的像是菜市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