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2章 逼迫(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觉赵祯就是在逼他,逼他离开中枢。  

吕夷简在满朝文武注视下,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了御阶前,对赵祯郑重一礼,沉声道:“官家,朝廷此前已经募兵两百万,募兵期间的艰难,官家通过各地奏报上来的文书,应该能了解到。  

臣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募到了一百四十万兵马。  

再募一百万,臣没办法做到。  

臣也相信朝野上下,没有人能做到。”  

赵祯听到此话,眉头一挑。  

满朝文武听到此话,神色各异。  

吕夷简这话什么意思,赵祯和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  

吕夷简是在告诉赵祯,朝野上下没人能招募一百万兵马。  

赵祯若是要寇季接替他的位置的话,那寇季就得招募齐全一百万兵马。  

若是招募不全,那就不是他吕夷简无能,而是赵祯刻意为难和打压他吕夷简。  

王曾听出了吕夷简话里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道:“老夫可以尝试一二…”  

吕夷简看向了王曾。  

目光犀利。  

似乎在质问王曾,为何要保寇季。  

王曾没有理会吕夷简的目光。  

他为何保寇季,他心里清楚。  

寇季做事的手段或许激烈了一些,但是大宋朝有很多事情,非寇季不能完成。  

寇季若是为了募兵的事情,颜面扫地,被吕夷简重新取代。  

那此前赵祯和寇季谋划的种种,恐怕都要烟消云散。  

王曾可不愿意看到此事发生。  

赵祯倒是没有因为吕夷简过激的话生怒,也没有答应王曾提出来试一试的要求。  

赵祯笑着道:“吕爱卿既然觉得没人能做到,那朕就找一个人试试。若是此人能够做到,吕爱卿怕是要丢一些颜面了。”  

吕夷简咬牙道:“若是真有人能为我大宋办成如此大事,臣丢一些颜面又算得了什么。”  

赵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明日就宣他入朝。”  

吕夷简沉声道:“何必明日,今日不就挺好的吗?官家召他入宫,臣等也好向他领教领教为官之道,学习一下如何为朝廷办差。”  

说完此话,吕夷简深深一礼,“还请官家成全…”  

赵祯听到此话,脸上的笑容一淡,他对身边的陈琳淡淡的吩咐道:“吕爱卿既然执意要请教,那陈琳你就跑一趟吧。”  

赵祯也没说去召见谁。  

陈琳却已经心知肚明。  

陈琳答应了一声,匆匆出了垂拱殿。  

垂拱殿内,赵祯坐在座椅上没有言语,满朝文武站在殿中没有言语。  

场面十分的诡异。  

陈琳出了垂拱殿,到御马监挑了一匹好马,跨上了马背以后,直奔宫外。  

没过多久以后,就出现在了竹院外。  

竹院里。  

寇季和赵润正在分赃。  

一沓厚厚的交子放在二人的面前,寇季拿起一张,放在了赵润面前。  

“你一张…我一张…我一张…你一张…我一张…我一张…你一张…”  

赵润眼看着寇季面前逐渐堆积起来的比自己厚了不少的交子,撇着嘴道:“先生,您至于吗?您是觉得学生是那不懂事的稚子顽童,还是觉得学生太傻?”  

寇季分完了交子,抬手将自己面前的交子揽入了怀中,笑着道:“你小子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先生我全部的家底都被寇天赐那小子搬了个干净。  

如今就指着这点钱财过日子了。  

自然是能多拿,就多拿。  

再说了,你能分润到这么多钱,也是因为我发现了我的字比我祖父的字值钱,所以让你将我字拿出去贩卖赚来的。  

字是我写的、款是我落的、大生意也是我发现的。  

你只是跑了一个腿,能拿那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赵润捏起了自己眼前的交子,哭丧着脸道:“若不是我出面,谁会相信那些字是真迹?”  

寇季反问道:“你不出面,那些字就不是真迹了?”  

赵润被怼的没话说。  

寇季收起了交子,继续道:“你好歹也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子,家大业大的,别那么小气。  

先生我如今连俸禄也没有,就指着这点钱过日子呢。  

你就当是孝敬先生了,不好吗?  

我大宋崇尚孝道,你孝敬先生,传出去了以后,可是美誉。”  

赵润翻了个白眼,道:“先生,您能先将天赐送回来让您赏玩的东珠,以及给您补身的野山参收起来,再说这话吗?”  

寇季瞬间等起了眼。  

“我是他爹,收他孝敬难道不是应该的。反倒是你,我给你当了这么久的先生,你别说是孝敬了,一文钱的束脩都没给。  

如今还要我自己想办法收。  

我容易吗?”  

赵润听到这话,知道自己理亏,只能苦笑着道:“是学生不对…”  

寇季撇了撇嘴,不咸不淡的道:“你小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先生我能收你的孝敬,那是看得起你。  

别人的我还不收呢。  

你出去打听打听,我寇季若是收孝敬,主动送上门来的人,能从此处排到开封府外。”  

这话赵润没办法反驳。  

寇季从出仕到如今,就没有收过一文钱的贿赂。  

想给寇季送贿赂,想攀上寇季的人,多的如同牛毛。  

只要寇季稍微漏一漏口风,上门行贿的人,绝对会络绎不绝,多到数不过来。  

寇季在将赵润说的哑口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