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0章 贪婪在滋长(3/4)
些人,别的本事没有。
就会打仗。
他们手底下的人也一样。
给他们一块封地,让他们发展,恐怕要耗费很久很久,才能发展出一个样子。
但是让他们去攻城掠地、去抢劫,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出一大片疆土,劫掠海量的钱财。
“突然觉得,自己封在倭国,也不是什么好事…”
种世衡感叹了一句。
朱能和高卫昭脸上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朱能冲着寇季眨了眨眼。
寇季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想都别想。”
朱能一脸尴尬的道“我还没说…”
寇季冷哼了一声道“你不就是想要火枪和火炮吗?有了火枪和火炮,你可以用极少的兵力,打出硕大的战果。
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封地翻一个翻。
但我必须提醒你,治理封地就如同垒屋。
地基远比一切都重要。
地基不稳,你就是把屋子盖的再好,盖的再高,也经不起折腾。
所以在封地立律法,在封地兴教化,在封地上打上自己深深的烙印,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的封地是要一直传下去的,而不是传几代就不要了。”
朱能听到了寇季的话,苦笑着道“话虽如此,可我们一群武夫,攻城掠地还行,治理地方根本就不如那些文官。”
寇季翻了个白眼,“事实亲历亲为的话,你还当什么王爷?你不会趁现在去招募,去拉拢?
曹家离开汴京城的时候,田产、房产、铺面,一样没贪。
但却十分贪婪的搜刮干净了所有依附于曹家门下的勋贵府上的匠人和读书人。”
朱能和高卫昭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时起身,对寇季躬身施礼。
“告辞!”
朱能和高卫昭二人匆匆的离开。
反倒是刘亨和种世衡依旧坐着。
刘亨不在乎那些。
种世衡则不需要像是朱能和高卫昭一样去招揽人手。
种家举族迁移到倭国,种世衡的叔叔必然同行。
他叔叔只要招招手,一大帮子读书人和道人,都会跟着种家赶去倭国。
有读书人和道人,种世衡封地上就什么人也不会缺。
在古代,一个合格的道人,能抵得过十个世俗的人才。
在古代,合格的道人标准是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有资格称之为一声合格的道人。
一些道家高人,更是全才。
比如种世衡的叔叔种放。
天文历法、医卜星相、兵法谋略、琴棋书画、商道政道等等等等,无一不精。
寇季见种世衡稳坐钓鱼台,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家底丰厚的人就是好。”
种世衡翻了个白眼,有种骂人的冲动。
你一个狗大户在评价一个贫民百姓家底丰厚,你还是人吗?
你寇家是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名门望族。
你祖父乃是当世圣贤,门生故旧满天下。
你寇季亦是如此。
更可恨的是,你寇季惯会收买人心。
只要你往高丽一站,吆喝一声,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投奔你。
最可恨的是,你寇家富得流油,拿钱都能堆出一个富庶的封地。
你居然好意思说我家底丰厚?
脸呢?!
寇家听过种世衡的神情,看出了种世衡的心思,他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我祖父已经决定去韩地了。
他让我帮他多搜罗一些书籍,他准备到了韩地以后,再立一座文昌学馆。”
种世衡噌一下站起身,有种立马要离开的冲动。
“要走?”
寇季笑着问。
种世衡瞪了寇季一眼,重新坐下,哼了一声道“寇公那可是活着的圣贤,要离开,那也得官家答应才行。”
寇季淡然笑道“我祖父去意已决,官家是拦不住的。”
赵祯又没办法将寇准绑住,更不可能将寇准圈禁起来,所以寇准执意要走的话,谁也拦不住。
种世衡说不过寇季,只能冲着一旁的刘亨道“我们封在一个地方,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就不帮我说说话。”
刘亨淡淡的瞥了种世衡一眼,“说什么?”
种世衡指着寇季,大声道“他的封地上以后要什么有什么,我们什么也没有,难道不应该一起谴责他?”
刘亨哦了一声,道“我请的人虽然没办法跟寇公比,但好歹也是大宋有名的大儒。”
说到此处,刘亨顿了一下,用手比划了一下,“七个!”
种世衡难以置信的看着刘亨。
七个大儒?
你在逗我?
那是大儒,不是大白菜。
刘亨看出了种世衡的想法,漫无条理的解释道“我以前掌管的是皇城司,手里握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中就有一些大儒的。
我帮他们找一找失散多年的儿孙,或者帮他们搭救一下已经被贬到穷乡僻壤门生子弟,他们应该能答应跟我离开。
此前我在攻破上京城的时候,还抓了十几个。
我闲碍事,杀了一大半。
若是知道他们有用的话,我肯定将他们留下。
那样的话,会更多。”
赵祯和寇季对辽地的南面官和文人,态度是一致的,坚决不用。
因此,刘亨在攻破上京城的时候,抓到了官员和文人,不是杀了,就是囚禁了。
赵祯和寇季也没找他要俘虏
就会打仗。
他们手底下的人也一样。
给他们一块封地,让他们发展,恐怕要耗费很久很久,才能发展出一个样子。
但是让他们去攻城掠地、去抢劫,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出一大片疆土,劫掠海量的钱财。
“突然觉得,自己封在倭国,也不是什么好事…”
种世衡感叹了一句。
朱能和高卫昭脸上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朱能冲着寇季眨了眨眼。
寇季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想都别想。”
朱能一脸尴尬的道“我还没说…”
寇季冷哼了一声道“你不就是想要火枪和火炮吗?有了火枪和火炮,你可以用极少的兵力,打出硕大的战果。
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封地翻一个翻。
但我必须提醒你,治理封地就如同垒屋。
地基远比一切都重要。
地基不稳,你就是把屋子盖的再好,盖的再高,也经不起折腾。
所以在封地立律法,在封地兴教化,在封地上打上自己深深的烙印,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的封地是要一直传下去的,而不是传几代就不要了。”
朱能听到了寇季的话,苦笑着道“话虽如此,可我们一群武夫,攻城掠地还行,治理地方根本就不如那些文官。”
寇季翻了个白眼,“事实亲历亲为的话,你还当什么王爷?你不会趁现在去招募,去拉拢?
曹家离开汴京城的时候,田产、房产、铺面,一样没贪。
但却十分贪婪的搜刮干净了所有依附于曹家门下的勋贵府上的匠人和读书人。”
朱能和高卫昭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时起身,对寇季躬身施礼。
“告辞!”
朱能和高卫昭二人匆匆的离开。
反倒是刘亨和种世衡依旧坐着。
刘亨不在乎那些。
种世衡则不需要像是朱能和高卫昭一样去招揽人手。
种家举族迁移到倭国,种世衡的叔叔必然同行。
他叔叔只要招招手,一大帮子读书人和道人,都会跟着种家赶去倭国。
有读书人和道人,种世衡封地上就什么人也不会缺。
在古代,一个合格的道人,能抵得过十个世俗的人才。
在古代,合格的道人标准是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有资格称之为一声合格的道人。
一些道家高人,更是全才。
比如种世衡的叔叔种放。
天文历法、医卜星相、兵法谋略、琴棋书画、商道政道等等等等,无一不精。
寇季见种世衡稳坐钓鱼台,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家底丰厚的人就是好。”
种世衡翻了个白眼,有种骂人的冲动。
你一个狗大户在评价一个贫民百姓家底丰厚,你还是人吗?
你寇家是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名门望族。
你祖父乃是当世圣贤,门生故旧满天下。
你寇季亦是如此。
更可恨的是,你寇季惯会收买人心。
只要你往高丽一站,吆喝一声,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投奔你。
最可恨的是,你寇家富得流油,拿钱都能堆出一个富庶的封地。
你居然好意思说我家底丰厚?
脸呢?!
寇家听过种世衡的神情,看出了种世衡的心思,他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我祖父已经决定去韩地了。
他让我帮他多搜罗一些书籍,他准备到了韩地以后,再立一座文昌学馆。”
种世衡噌一下站起身,有种立马要离开的冲动。
“要走?”
寇季笑着问。
种世衡瞪了寇季一眼,重新坐下,哼了一声道“寇公那可是活着的圣贤,要离开,那也得官家答应才行。”
寇季淡然笑道“我祖父去意已决,官家是拦不住的。”
赵祯又没办法将寇准绑住,更不可能将寇准圈禁起来,所以寇准执意要走的话,谁也拦不住。
种世衡说不过寇季,只能冲着一旁的刘亨道“我们封在一个地方,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就不帮我说说话。”
刘亨淡淡的瞥了种世衡一眼,“说什么?”
种世衡指着寇季,大声道“他的封地上以后要什么有什么,我们什么也没有,难道不应该一起谴责他?”
刘亨哦了一声,道“我请的人虽然没办法跟寇公比,但好歹也是大宋有名的大儒。”
说到此处,刘亨顿了一下,用手比划了一下,“七个!”
种世衡难以置信的看着刘亨。
七个大儒?
你在逗我?
那是大儒,不是大白菜。
刘亨看出了种世衡的想法,漫无条理的解释道“我以前掌管的是皇城司,手里握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中就有一些大儒的。
我帮他们找一找失散多年的儿孙,或者帮他们搭救一下已经被贬到穷乡僻壤门生子弟,他们应该能答应跟我离开。
此前我在攻破上京城的时候,还抓了十几个。
我闲碍事,杀了一大半。
若是知道他们有用的话,我肯定将他们留下。
那样的话,会更多。”
赵祯和寇季对辽地的南面官和文人,态度是一致的,坚决不用。
因此,刘亨在攻破上京城的时候,抓到了官员和文人,不是杀了,就是囚禁了。
赵祯和寇季也没找他要俘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