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9章 大宋如今到底有多富有?(3/4)
老夫交给谁?老夫堂堂大宋朝总摄国政,难道还治理不了一个小小的韩地?”
寇季摇头道:“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寇准哼了一声,问道:“你就没什么要交代老夫的?”
寇季干咳了一声,道:“回头我会调遣一些兵马入韩。到时候祖父您看着安置一下就行。”
寇准有些好奇的问道:“大致有多少?”
寇季迟疑了一下,低声笑道:“应该有十万吧…”
“嘶…”
寇准倒吸了一口气,有些不敢相信的盯着寇季,“十万?十万?!你小子可真狠。”
十万兵马,跟十万百姓。
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寇季手里出来的兵,又岂是弱者。
必然是十万精兵。
十万精兵,能干的事情可就大了。
若不是知道寇季的为人,寇准估计就要开始大义灭亲了。
也就寇季手里握着十万精兵,对大宋没想法。
若是旁人,恐怕早就惦记上了大宋江山了。
寇季笑着道:“我可什么也没做。”
寇准瞪了寇季一眼,“你还想做什么?再养十万?”
寇季干巴巴一笑。
寇准质问道:“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寇季迟疑了一下,道:“到时候水陆两路,都会有一大笔钱财运送到韩地。此外,还会有一些韩地重建所需要的东西。”
寇准眉头一挑,疑问道:“有多少?”
寇季坦言道:“铜钱的话,大概也就是四五千万贯吧。”
寇准点了点头,道:“你做生意短短十数年,就有这么多家财,还真是让老夫吃惊。”
“那个…金砖银砖的话,大概有个十几船吧…”
寇季低声说了一句。
寇准徒然瞪大眼,“乌篷船?!”
“五牙大舰…”
“你抢国库了?!不对,国库也没有这么多钱。”
寇准直直的盯着寇季,颤声问道:“你哪儿弄到这么多钱?”
寇准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能让他声音颤抖,可见这些钱财的数量有多惊人。
国库最充裕,存钱最多的时候,恐怕也没这么多。
寇季坦白道:“一部分是一交子铺赚的。当初我执掌一字交子铺的时候,建了三座宝库。
其中有一处,就是我用来存放自己在一字交子铺红利的。
还有一部分是铸钱赚的。
将旧钱铸成新钱,中间的火耗,就赚了一大笔。
还有一部分是我养的兵马抢的。
抢那些海外小国的。
还有一部分是寇府的生意赚的。
还有一部分是之前处理产业所得。”
寇季大致说了一些,并没有细说。
因为细说起来,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毕竟,寇府的生意有点多,也很复杂。
要说清其中的关系,说清如何盈利,以及每一岁的盈亏,要耗费不少口舌。
寇准听完了寇季的话以后,有些失神的道:“你把我大宋都掏空了…”
寇季笑着道:“祖父说笑了。我大宋的钱财,多的超乎您的想象。国库里如今虽然是空荡荡的。
可官家的私库,存钱已经超过了万万贯。
一字交子铺的存钱,恐怕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万贯。”
“不可能!”
寇准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
寇季摊开手,笑着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字交子铺如今融入到了大宋,大宋朝有五成的富户、商人,把钱都存在一字交子铺。
百姓们亦是如此。
市面上虽然一直有钱财在流通,可更多的钱一直存在一字交子铺没有动。
如今民间一些大宗的买卖,几乎都是用一字交子铺的交子做交易。
所以不论市面上的大宗买卖如何交易,钱一直放在一字交子铺。
一字交子铺的存钱自然多。
此外,我大宋先后征下了河西、西夏、大理、辽国、高丽,几乎将他们钱财、藏宝,都搬空了。
如此庞大的钱财,入了我大宋,就进入到了一字交子铺。
朝廷分发给将士们、朝臣们、百姓们的,几乎都是交子。
您说说一字交子铺内的存钱,能不高吗?
再过一些年,朝廷的存钱恐怕会更多。
因为朝廷在大理发现的金银铜矿,在日以继夜的开采。
大理金银矿多寡,我不好说。
但是铜矿的数量大的惊人。
等它们全部开采出来以后,还是会存进一字交子铺。
所以一字交子铺的存钱会越来越多。”
顿了一下,寇季低声又补充了一句,“此前官家派遣刘亨去倭国,就是因为有人在倭国发现了一座银山。
那是一座真正的银山。
刘亨在倭国数年,已经开采出了不少银子。
如今正源源不断的运往我大宋。
所以一字交子铺现在的存钱,真的不多,因为以后会更多。”
寇准张着嘴,陷入到震惊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曾几何时。
大宋穷的国库里能跑耗子。
满朝文武往往会为了十万贯钱的走向,在朝堂上争吵好几日也不会停歇。
可如今呢?
大宋居然富有到了这个地步。
富有到让人难以置信。
寇季瞧着寇准一脸震惊,没有再开口。
寇准没办法理解大宋现在的富有。
寇季却能理解。
寇季摇头道:“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寇准哼了一声,问道:“你就没什么要交代老夫的?”
寇季干咳了一声,道:“回头我会调遣一些兵马入韩。到时候祖父您看着安置一下就行。”
寇准有些好奇的问道:“大致有多少?”
寇季迟疑了一下,低声笑道:“应该有十万吧…”
“嘶…”
寇准倒吸了一口气,有些不敢相信的盯着寇季,“十万?十万?!你小子可真狠。”
十万兵马,跟十万百姓。
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寇季手里出来的兵,又岂是弱者。
必然是十万精兵。
十万精兵,能干的事情可就大了。
若不是知道寇季的为人,寇准估计就要开始大义灭亲了。
也就寇季手里握着十万精兵,对大宋没想法。
若是旁人,恐怕早就惦记上了大宋江山了。
寇季笑着道:“我可什么也没做。”
寇准瞪了寇季一眼,“你还想做什么?再养十万?”
寇季干巴巴一笑。
寇准质问道:“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寇季迟疑了一下,道:“到时候水陆两路,都会有一大笔钱财运送到韩地。此外,还会有一些韩地重建所需要的东西。”
寇准眉头一挑,疑问道:“有多少?”
寇季坦言道:“铜钱的话,大概也就是四五千万贯吧。”
寇准点了点头,道:“你做生意短短十数年,就有这么多家财,还真是让老夫吃惊。”
“那个…金砖银砖的话,大概有个十几船吧…”
寇季低声说了一句。
寇准徒然瞪大眼,“乌篷船?!”
“五牙大舰…”
“你抢国库了?!不对,国库也没有这么多钱。”
寇准直直的盯着寇季,颤声问道:“你哪儿弄到这么多钱?”
寇准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能让他声音颤抖,可见这些钱财的数量有多惊人。
国库最充裕,存钱最多的时候,恐怕也没这么多。
寇季坦白道:“一部分是一交子铺赚的。当初我执掌一字交子铺的时候,建了三座宝库。
其中有一处,就是我用来存放自己在一字交子铺红利的。
还有一部分是铸钱赚的。
将旧钱铸成新钱,中间的火耗,就赚了一大笔。
还有一部分是我养的兵马抢的。
抢那些海外小国的。
还有一部分是寇府的生意赚的。
还有一部分是之前处理产业所得。”
寇季大致说了一些,并没有细说。
因为细说起来,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毕竟,寇府的生意有点多,也很复杂。
要说清其中的关系,说清如何盈利,以及每一岁的盈亏,要耗费不少口舌。
寇准听完了寇季的话以后,有些失神的道:“你把我大宋都掏空了…”
寇季笑着道:“祖父说笑了。我大宋的钱财,多的超乎您的想象。国库里如今虽然是空荡荡的。
可官家的私库,存钱已经超过了万万贯。
一字交子铺的存钱,恐怕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万贯。”
“不可能!”
寇准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
寇季摊开手,笑着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字交子铺如今融入到了大宋,大宋朝有五成的富户、商人,把钱都存在一字交子铺。
百姓们亦是如此。
市面上虽然一直有钱财在流通,可更多的钱一直存在一字交子铺没有动。
如今民间一些大宗的买卖,几乎都是用一字交子铺的交子做交易。
所以不论市面上的大宗买卖如何交易,钱一直放在一字交子铺。
一字交子铺的存钱自然多。
此外,我大宋先后征下了河西、西夏、大理、辽国、高丽,几乎将他们钱财、藏宝,都搬空了。
如此庞大的钱财,入了我大宋,就进入到了一字交子铺。
朝廷分发给将士们、朝臣们、百姓们的,几乎都是交子。
您说说一字交子铺内的存钱,能不高吗?
再过一些年,朝廷的存钱恐怕会更多。
因为朝廷在大理发现的金银铜矿,在日以继夜的开采。
大理金银矿多寡,我不好说。
但是铜矿的数量大的惊人。
等它们全部开采出来以后,还是会存进一字交子铺。
所以一字交子铺的存钱会越来越多。”
顿了一下,寇季低声又补充了一句,“此前官家派遣刘亨去倭国,就是因为有人在倭国发现了一座银山。
那是一座真正的银山。
刘亨在倭国数年,已经开采出了不少银子。
如今正源源不断的运往我大宋。
所以一字交子铺现在的存钱,真的不多,因为以后会更多。”
寇准张着嘴,陷入到震惊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曾几何时。
大宋穷的国库里能跑耗子。
满朝文武往往会为了十万贯钱的走向,在朝堂上争吵好几日也不会停歇。
可如今呢?
大宋居然富有到了这个地步。
富有到让人难以置信。
寇季瞧着寇准一脸震惊,没有再开口。
寇准没办法理解大宋现在的富有。
寇季却能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