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9章 封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进攻式防御法。  

然后开始将其运用到了战场上。  

随后一段日子。  

三个人就在古北口内,一边扫荡着小股的凶徒,一边等待着大股凶徒临近。  

期间,寇季和刘亨经常凑在一起,互相讲述两个人这些年的经历和过往。  

一晃过了数日。  

三个人没等到大股凶徒出现,倒是等到了一则让所有人都坐不住的流言。  

“官家要封王?活着的异姓王?!听说还有封地?”  

古北口内。  

寇季正在忙忙碌碌的烤一头幼牛。  

种世衡匆匆冲进了寇季居住的院子里,难以置信的追着寇季问。  

寇季一边往牛身上刷油,一边神色古怪的看着种世衡,“想女人了?”  

种世衡瞪着眼,大声道:“什么想女人了,我又不是朝堂上那些色胚,几个月不食肉味,就饥不择食。”  

寇季点了点头,再次问道:“那你为何会出现幻觉?”  

种世衡急忙道:“我说的是真的,官家要封王,还是异姓王,还给封地。”  

寇季瞥了种世衡一眼,懒得再搭理他。  

种世衡见寇季不搭理他,更急了,嚷嚷着道:“你怎么不信我呢。你看我像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吗?”  

寇季拿着小刀,在牛肉上面划拉着,道:“以前不信,现在有点信了。”  

种世衡气的直瞪眼,“我说的是真的。”  

寇季没有再开口,也没有再搭理种世衡。  

种世衡见此,拦下了去取盐的寇季。  

寇季垂着手,盯着面前的种世衡,“封王?你觉得可能吗?我大宋不封活着的异姓王,几乎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定下的祖制。  

如今这个祖制传的朝野上下皆知。  

就算官家想封王,也得问一问满朝文武答不答应。”  

种世衡听闻此言,几乎毫不犹豫的道:“武臣们一定会答应。”  

种世衡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为大宋武臣如今的功劳十分大。  

赵祯若是封王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封赏那些军功卓著的武臣。  

武臣中间一旦出现了活着的异姓王。  

对武臣的地位,以及武臣以后的晋升问题,将会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武臣一定会答应。  

更重要的是,如今留在朝堂上的那些武臣,不是他们这些在外征战人的下属,就是他们的故旧。  

赵祯要封王,他们这些为国立下的大功的人,几率最大。  

他们的下属和故旧没理由阻止。  

所以,种世衡才敢斩钉截铁的说这一番话。  

寇季瞥了种世衡一眼,“武臣们能答应又如何,文臣们不会答应,有封地的话,残存的皇族也不会答应。  

官家总不可能顶着文臣们和残存的皇族们,封王吧?”  

种世衡迟疑了一下,沉声道:“可传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传言称官家已经命人商量曹玮王爵的爵号了。”  

顿了一下,种世衡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封地。”  

寇季翻了个白眼,“朝野上下,除了官家,谁有资格商议王爵的爵号?官家真要封王,那也是圣心独裁,定下王爵爵号,又岂会让其他人商议。  

就算官家真要找人商量,首先被找上的,也肯定是我。  

如今我半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可见传言就只是传言。  

至于封地,更是无稽之谈。  

官家除非是疯了,不然不可能让一帮子能征善战的武臣出去当诸侯王。”  

若仅仅只是封王的传言的话,寇季或许会信几分。  

可若再加上‘封地’二字的话,那寇季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信。  

分封制,千年前的东西,早就淘汰了。  

又怎么可能复立。  

赵祯又不是什么狂人,怎么可能开历史的倒车。  

只有袁某人那种狂人,才会在一种制度被推翻,新制度建立了以后,又复辟旧制。  

赵祯明显不是那种狂人。  

他若是那种狂人的话,大宋也不会有今天。  

种世衡听到寇季这话,有些不死心的道:“听说这风声是宫里传出来的,听说是官家自己嘀咕的。”  

寇季又翻了一个白眼,“刚刚你还说官家请人商议王爵爵号,如今又说是官家自己瞎嘀咕的。  

明显有矛盾之处。  

所以谣言还能信吗?”  

种世衡脸色一瞬间变成了酱紫色。  

寇季继续道:“就算官家私底下嘀咕了,又如何?曹玮不封王,我不封王,官家会给你封王?你以为你姓赵啊?  

好好打你的仗,别整天做白日梦。  

我大宋不可能封异姓王。  

就算官家糊涂了,真要封,我也不会答应。”  

说到此处,寇季盯着种世衡道:“你也是读书人,应该明白异姓王的存在会给大宋带来多少坏处。  

所以你更应该清楚,官家是不可能封异姓王的。  

他要真敢开这个头,他后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能把王爵封的遍地都是。”  

种世衡听到了此话,有些不甘心的道:“我是读书人出身没错,但我也是一个武臣。只要是武臣,没有几个人能拒绝王爵的诱惑。”  

寇季讥笑道:“官家要是真给你封王了。你的处境就是两种,一种是拿到了王爵册封诏书以后,坐着等死。  

另一种就是效仿前唐的李靖,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敢说。  

睡觉的时候得睡在院子里,得敞开了门户,让所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