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9章 一柄锋利的刀(3/4)
理,并不代表王曙不了解大理。
王曙知道大理是一块宝地,也知道新征之地是最容易获取功劳的地方。
满朝文武不争着抢着去大理,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
而是因为他们不敢。
掌控着大理大权的,是种世衡和朱能。
他们代表着禁军,代表了枢密院。
也代表着赵祯和寇季。
满朝文武除非是想死,不然不可能从赵祯和寇季嘴里去抢利益。
王寇氏想要开口为王远说几句话。
却被王曙抢先了一步。
王曙一脸诚恳的对寇季道:“贤侄能为远儿的仕途着想,为远儿铺路,我这个当姑父的该谢谢你才对。”
寇季摇头一笑,“我还是那句话,咱们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
说完此话。
寇季继续道:“我们也别再此闲聊了,速速回府吧。祖父还在府上等着。”
王曙赶忙答应了一声。
寇季带着王曙夫妇入了汴京城,到了寇府大宅。
寇府大宅里。
寇端端正正的坐在正堂上。
寇礼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
除此之外,正堂里还有向嫣、寇天赐、寇卉,以及寇礼的那些儿女。
至于寇礼的那些莺莺燕燕,她们还没资格在寇准在的时候,出现在寇府正堂。
寇季引领着王曙夫妇入了寇府大宅门户,走到了院子里。
三目相对,瞬间就红了。
王曙夫妇,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正堂。
走到了寇准面前的时候。
王曙夫妇已经泣不成声。
寇准眼角含着泪,低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婿未能在岳丈身边尽孝,还请岳丈责罚。”
寇准伸出手,分别摸了摸他们脸颊,轻声道:“老夫不怪你们…”
在寇准不断的安慰下,王曙夫妇才停止了哭泣。
寇准眼睛的泪水也缓缓的消散。
寇季瞧着这一幕,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再强硬的人,心里也有脆弱的一面。
寇季认识寇准到现在,还是第一次看寇准眼中出现泪水。
由此可见,寇准是真的老了。
心肠没有以前那么硬了。
寇准在安慰好了王曙夫妇以后,拉着他们起身,说起了小话。
寇季等人站在一旁也没有打扰。
一直说了许久。
寇准才给王曙夫妇介绍了一下府上新添的人。
其中寇天赐是被隆重介绍过的。
其次便是寇卉。
至于寇礼的那些儿女,寇准都叫不全姓名,干脆就直接说了一句都是寇礼家的,就完事了。
寇天赐嘴甜,加上又是寇准隆重介绍过的。
所以王曙二人知道寇天赐是寇准认可的重孙。
寇天赐左一句‘姑爷’,右一句‘姑奶’,直把王曙夫妇叫的眉开眼笑,不断的往的怀里塞东西。
没一会儿。
寇天赐胸膛就变得鼓鼓囊囊。
王曙的官职,对寇季而言,不够看。
但是在地方上,那是妥妥的大员。
所以身家十分丰厚。
所以夫妻二人塞给寇天赐的,也不是什么寻常的东西。
寇天赐毫无疑问赚大发了。
只是寇季看着有些撇嘴。
寇季以前听人说,儿子是上一辈子的讨债鬼。
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寇天赐似乎天生八字和寇季犯冲。
他跟寇季在一起的时候,一点儿亲近的表现也没有。
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那叫一个乖巧。
宫里宫外,府里府外,人人喜欢他。
就寇季不喜欢他。
还有寇卉。
因为寇天赐总是跟刘伯叙一起,抢寇卉的东西。
一家人欢欢笑笑的聊了一会儿。
然后寇季吩咐人上了一桌酒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家宴。
寇准今天十分开怀,所以喝的有点高。
最后在王曙搀扶下回了房。
寇季看着二人离去的时候,淡然一笑,吩咐向嫣照顾好王寇氏。
他自己回了四君园的书房。
一场家宴就此落幕。
寇准指名道姓的吩咐王曙扶着他回房,大概是有什么事情要跟王曙交代。
寇季突然发现,寇准或许更在意、更挂念王曙这个女婿,而非自己的亲闺女王寇氏。
亲闺女在亲爹心中,居然不如女婿。
寇季突然觉得,王寇氏也挺可怜的。
一夜无话。
翌日。
寇准在叮嘱了王曙常去文昌学馆看他以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寇府大宅。
王曙夫妇也带着人回到了汴京城里王府。
寇季则带着妻子儿女返回了自己的官邸。
寇府大宅再一次归于的平静。
再一次成为了寇礼一家人的乐园。
往后一段日子。
王曙在就任了工部尚书以后,就时不时的邀请寇季跟他一起到文昌学馆去看寇准。
寇季没有推辞,经常陪着王曙去文昌学馆陪寇准。
寇准有女婿和孙儿陪伴,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一晃过去了月余。
寇季一日下朝回府,看到了府门口多了一位僧人。
那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僧人,一脸苦相,似乎一直遭受着莫大的苦楚。
僧人年龄不大,仅有三旬。
寇季下了马车,不等门子禀报,那僧人已经出现在了寇季马车前。
“
王曙知道大理是一块宝地,也知道新征之地是最容易获取功劳的地方。
满朝文武不争着抢着去大理,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
而是因为他们不敢。
掌控着大理大权的,是种世衡和朱能。
他们代表着禁军,代表了枢密院。
也代表着赵祯和寇季。
满朝文武除非是想死,不然不可能从赵祯和寇季嘴里去抢利益。
王寇氏想要开口为王远说几句话。
却被王曙抢先了一步。
王曙一脸诚恳的对寇季道:“贤侄能为远儿的仕途着想,为远儿铺路,我这个当姑父的该谢谢你才对。”
寇季摇头一笑,“我还是那句话,咱们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
说完此话。
寇季继续道:“我们也别再此闲聊了,速速回府吧。祖父还在府上等着。”
王曙赶忙答应了一声。
寇季带着王曙夫妇入了汴京城,到了寇府大宅。
寇府大宅里。
寇端端正正的坐在正堂上。
寇礼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
除此之外,正堂里还有向嫣、寇天赐、寇卉,以及寇礼的那些儿女。
至于寇礼的那些莺莺燕燕,她们还没资格在寇准在的时候,出现在寇府正堂。
寇季引领着王曙夫妇入了寇府大宅门户,走到了院子里。
三目相对,瞬间就红了。
王曙夫妇,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正堂。
走到了寇准面前的时候。
王曙夫妇已经泣不成声。
寇准眼角含着泪,低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婿未能在岳丈身边尽孝,还请岳丈责罚。”
寇准伸出手,分别摸了摸他们脸颊,轻声道:“老夫不怪你们…”
在寇准不断的安慰下,王曙夫妇才停止了哭泣。
寇准眼睛的泪水也缓缓的消散。
寇季瞧着这一幕,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再强硬的人,心里也有脆弱的一面。
寇季认识寇准到现在,还是第一次看寇准眼中出现泪水。
由此可见,寇准是真的老了。
心肠没有以前那么硬了。
寇准在安慰好了王曙夫妇以后,拉着他们起身,说起了小话。
寇季等人站在一旁也没有打扰。
一直说了许久。
寇准才给王曙夫妇介绍了一下府上新添的人。
其中寇天赐是被隆重介绍过的。
其次便是寇卉。
至于寇礼的那些儿女,寇准都叫不全姓名,干脆就直接说了一句都是寇礼家的,就完事了。
寇天赐嘴甜,加上又是寇准隆重介绍过的。
所以王曙二人知道寇天赐是寇准认可的重孙。
寇天赐左一句‘姑爷’,右一句‘姑奶’,直把王曙夫妇叫的眉开眼笑,不断的往的怀里塞东西。
没一会儿。
寇天赐胸膛就变得鼓鼓囊囊。
王曙的官职,对寇季而言,不够看。
但是在地方上,那是妥妥的大员。
所以身家十分丰厚。
所以夫妻二人塞给寇天赐的,也不是什么寻常的东西。
寇天赐毫无疑问赚大发了。
只是寇季看着有些撇嘴。
寇季以前听人说,儿子是上一辈子的讨债鬼。
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寇天赐似乎天生八字和寇季犯冲。
他跟寇季在一起的时候,一点儿亲近的表现也没有。
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那叫一个乖巧。
宫里宫外,府里府外,人人喜欢他。
就寇季不喜欢他。
还有寇卉。
因为寇天赐总是跟刘伯叙一起,抢寇卉的东西。
一家人欢欢笑笑的聊了一会儿。
然后寇季吩咐人上了一桌酒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家宴。
寇准今天十分开怀,所以喝的有点高。
最后在王曙搀扶下回了房。
寇季看着二人离去的时候,淡然一笑,吩咐向嫣照顾好王寇氏。
他自己回了四君园的书房。
一场家宴就此落幕。
寇准指名道姓的吩咐王曙扶着他回房,大概是有什么事情要跟王曙交代。
寇季突然发现,寇准或许更在意、更挂念王曙这个女婿,而非自己的亲闺女王寇氏。
亲闺女在亲爹心中,居然不如女婿。
寇季突然觉得,王寇氏也挺可怜的。
一夜无话。
翌日。
寇准在叮嘱了王曙常去文昌学馆看他以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寇府大宅。
王曙夫妇也带着人回到了汴京城里王府。
寇季则带着妻子儿女返回了自己的官邸。
寇府大宅再一次归于的平静。
再一次成为了寇礼一家人的乐园。
往后一段日子。
王曙在就任了工部尚书以后,就时不时的邀请寇季跟他一起到文昌学馆去看寇准。
寇季没有推辞,经常陪着王曙去文昌学馆陪寇准。
寇准有女婿和孙儿陪伴,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一晃过去了月余。
寇季一日下朝回府,看到了府门口多了一位僧人。
那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僧人,一脸苦相,似乎一直遭受着莫大的苦楚。
僧人年龄不大,仅有三旬。
寇季下了马车,不等门子禀报,那僧人已经出现在了寇季马车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