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2章 尽人事,听天命?(2/4)
人怨的事情,引起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弹劾,他们也能帮你从中分说,帮你说话。
更重要的是,你一旦被贬,他们能在官家面前帮你说话,让你起复。
一旦你没有了门生故旧,谁帮你挡在。
老夫吗?
老夫已经是风烛残年之躯,帮你挡不了多少灾。
官家吗?
官家此前不顾朝中众臣反对,赶往西北去见你,看着是挺蛮横。
可你再让官家来一次试试。
你看看满朝文武会不会因此给官家难堪?
满朝文武罢朝、请辞,官家也顶不住。
官家能在满朝文武手中护你一次,却护不了你一辈子。
只要满朝文武不停止对你的弹劾,官家迟早会罢了你。
你寇季有几斤几两,你自己应该清楚,你永远也比不上大宋的江山社稷。”
寇季失笑道“祖父,您说的道理我都懂。我只是不想因此跟官家失了情谊。”
寇准破口骂道“伴君如伴虎,你见过那条大虫跟人讲情义的。它吃了你以后,能给你留一个骨头渣子,就算很仁义了。
指望它给你留条命,你在想屁吃。”
“官家并非那种无情的君王…”
“再有情的君王,那也是君王。”
“我们身为人臣,总得照顾一下君王的心情吧?”
“他若是那天抽风,要将新得的燕云五州之地舍出去给辽国,你也舍得吗?老夫当年若是照顾先帝的心情,让他心甘情愿的送三百万贯岁币给辽人,百姓们能赞叹老夫是一位忠臣吗?”
“祖父,您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事情跟事情他不一样。”
“哼,等你遇到了,你就知道他一样不一样了。”
寇季跟寇准掰扯了许久,最终还是败了下阵。
寇准的意思很明确,必须求情,不求情都不行,但只能求情,其他的什么也不要做。
“老夫会在府上盯着你,免得你胡来!”
“谨遵祖父教诲!”
寇季十分违心的糊弄着寇准。
寇准见寇季答应了,放寇季离开了正厅。
寇季出了正厅以后,摸了摸脑门上的细汗,低声嘀咕了一声,“官家也是个人呐…”
寇季是既想保住刘亨,也想照顾赵祯的心情。
寇准通篇都是自保之道,并不符合寇季的心意。
寇准是个自私的人吗?
寇准不是。
他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如此自私的建议,纯粹是为了维护寇季。
寇准的心意,寇季领受了,但寇季不会依照他的说法做。
情,他是不可能再为刘亨求了,因为他要照顾赵祯的心情。
赵祯若是执意要杀刘亨,他会暗中出手助刘亨脱身。
只要不露痕迹,就能同时照顾赵祯的心情、保住刘亨的性命。
寇季出了正厅,就独自赶往了自己的书房。
他发现,他书房绝对是一个躲麻烦的好地方。
他待在书房里,没有一个人打扰他。
出了书房,向嫣和寇准都来了。
虽然只是纯粹的心里在作祟,但寇季现在就需要一个心安的地方。
寇季回了书房。
寇忠快速进了正厅,将寇季在正厅门口嘀咕的话一字不露的告诉了寇准。
寇准听了以后,长叹连连。
“痴儿…痴儿…坐上了那个位置,要当英明之君,就不能当人…”
寇准的长叹,在寇府别院正厅内久久回荡不觉。
此后一段日子,寇季就一直蜗居在府上没有出去。
赵祯也一直辍朝没有出现。
汴京城内的风云,并没有因为他们两个闭门不出尔消声灭迹。
寇季蜗居在府上的第二日。
赵祯下旨称,他感念杨太妃的养育之恩,厚赐杨氏族人。
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先后被晋升了官爵。
一个个去的都是油水丰厚的地方。
表面上看起来,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因为杨太妃的死,谋得了巨大的好处。
但知道内情的寇季,却感受到了腾腾杀机。
油水丰厚的地方,有油水,自然也有风险。
容易捞钱,也容易被嫁祸。
赵祯明显是想将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先架上去,然后再精挑细选的给他们安一桩足够诛九族的大罪,然后顺势将他们砍一个干净。
只要赵祯给他们安的罪名足够大,足够引起天下所有人的愤恨。
杨太妃的余荫也罩不住。
杨太妃兄弟等人兴高采烈的走马上任的时候。
赵祯挥下了血腥的第一刀。
第一刀砍的不是陈氏、苏氏、刘氏的人,而是宫里的人。
宫里的魑魅魍魉们,不论跟此事有没有牵连,只要被查出来,都被赵祯送上了断头台。
赵祯血腥的长刀挥起以后,就没有停过。
宫里的魑魅魍魉们杀完了,宫外该杀的人也押解到了。
首先被压入刑部大牢的,是刘氏的族人。
但刘氏父子仍旧被关在宫里,刘亨如今还没有押解进京,所以刘氏族人并没有最先被送上断头台。
最先被送上断头台的是苏氏的族人。
苏氏九族尽数擒获以后,足足有近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一次被押服到了刑场上,场面十分壮观。
刽子手一轮一轮的砍脑袋。
砍下的脑袋在刑场上堆成了一座小山,鲜血染红了整个刑场。
场面十分骇然。
更重要的是,你一旦被贬,他们能在官家面前帮你说话,让你起复。
一旦你没有了门生故旧,谁帮你挡在。
老夫吗?
老夫已经是风烛残年之躯,帮你挡不了多少灾。
官家吗?
官家此前不顾朝中众臣反对,赶往西北去见你,看着是挺蛮横。
可你再让官家来一次试试。
你看看满朝文武会不会因此给官家难堪?
满朝文武罢朝、请辞,官家也顶不住。
官家能在满朝文武手中护你一次,却护不了你一辈子。
只要满朝文武不停止对你的弹劾,官家迟早会罢了你。
你寇季有几斤几两,你自己应该清楚,你永远也比不上大宋的江山社稷。”
寇季失笑道“祖父,您说的道理我都懂。我只是不想因此跟官家失了情谊。”
寇准破口骂道“伴君如伴虎,你见过那条大虫跟人讲情义的。它吃了你以后,能给你留一个骨头渣子,就算很仁义了。
指望它给你留条命,你在想屁吃。”
“官家并非那种无情的君王…”
“再有情的君王,那也是君王。”
“我们身为人臣,总得照顾一下君王的心情吧?”
“他若是那天抽风,要将新得的燕云五州之地舍出去给辽国,你也舍得吗?老夫当年若是照顾先帝的心情,让他心甘情愿的送三百万贯岁币给辽人,百姓们能赞叹老夫是一位忠臣吗?”
“祖父,您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事情跟事情他不一样。”
“哼,等你遇到了,你就知道他一样不一样了。”
寇季跟寇准掰扯了许久,最终还是败了下阵。
寇准的意思很明确,必须求情,不求情都不行,但只能求情,其他的什么也不要做。
“老夫会在府上盯着你,免得你胡来!”
“谨遵祖父教诲!”
寇季十分违心的糊弄着寇准。
寇准见寇季答应了,放寇季离开了正厅。
寇季出了正厅以后,摸了摸脑门上的细汗,低声嘀咕了一声,“官家也是个人呐…”
寇季是既想保住刘亨,也想照顾赵祯的心情。
寇准通篇都是自保之道,并不符合寇季的心意。
寇准是个自私的人吗?
寇准不是。
他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如此自私的建议,纯粹是为了维护寇季。
寇准的心意,寇季领受了,但寇季不会依照他的说法做。
情,他是不可能再为刘亨求了,因为他要照顾赵祯的心情。
赵祯若是执意要杀刘亨,他会暗中出手助刘亨脱身。
只要不露痕迹,就能同时照顾赵祯的心情、保住刘亨的性命。
寇季出了正厅,就独自赶往了自己的书房。
他发现,他书房绝对是一个躲麻烦的好地方。
他待在书房里,没有一个人打扰他。
出了书房,向嫣和寇准都来了。
虽然只是纯粹的心里在作祟,但寇季现在就需要一个心安的地方。
寇季回了书房。
寇忠快速进了正厅,将寇季在正厅门口嘀咕的话一字不露的告诉了寇准。
寇准听了以后,长叹连连。
“痴儿…痴儿…坐上了那个位置,要当英明之君,就不能当人…”
寇准的长叹,在寇府别院正厅内久久回荡不觉。
此后一段日子,寇季就一直蜗居在府上没有出去。
赵祯也一直辍朝没有出现。
汴京城内的风云,并没有因为他们两个闭门不出尔消声灭迹。
寇季蜗居在府上的第二日。
赵祯下旨称,他感念杨太妃的养育之恩,厚赐杨氏族人。
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先后被晋升了官爵。
一个个去的都是油水丰厚的地方。
表面上看起来,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因为杨太妃的死,谋得了巨大的好处。
但知道内情的寇季,却感受到了腾腾杀机。
油水丰厚的地方,有油水,自然也有风险。
容易捞钱,也容易被嫁祸。
赵祯明显是想将杨太妃的兄弟等人先架上去,然后再精挑细选的给他们安一桩足够诛九族的大罪,然后顺势将他们砍一个干净。
只要赵祯给他们安的罪名足够大,足够引起天下所有人的愤恨。
杨太妃的余荫也罩不住。
杨太妃兄弟等人兴高采烈的走马上任的时候。
赵祯挥下了血腥的第一刀。
第一刀砍的不是陈氏、苏氏、刘氏的人,而是宫里的人。
宫里的魑魅魍魉们,不论跟此事有没有牵连,只要被查出来,都被赵祯送上了断头台。
赵祯血腥的长刀挥起以后,就没有停过。
宫里的魑魅魍魉们杀完了,宫外该杀的人也押解到了。
首先被压入刑部大牢的,是刘氏的族人。
但刘氏父子仍旧被关在宫里,刘亨如今还没有押解进京,所以刘氏族人并没有最先被送上断头台。
最先被送上断头台的是苏氏的族人。
苏氏九族尽数擒获以后,足足有近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一次被押服到了刑场上,场面十分壮观。
刽子手一轮一轮的砍脑袋。
砍下的脑袋在刑场上堆成了一座小山,鲜血染红了整个刑场。
场面十分骇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