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6章 主持文武试?(3/4)
文武试也没什么。
可是以后的臣子是否忠心,官家敢断言吗?
若是他们中间有人起了异心,借着担任文武试的主考,将天下文武英才招揽到自己麾下。
我大宋江山势必因此动荡。”
王曾和张知白皆赞同的点点头。
他们的想法跟吕夷简一样。
此例不可开。
一旦开了,就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朝堂上的一些潜在的规矩中,有许多陈规陋习,但也有许多十分有用。
文武试不能由一人担任主考的规矩,就很有用。
赵祯自己也知道这个理,只是这一次,他不得不破一次例。
赵祯脸色略微有些阴沉的道:“朕意已决!”
吕夷简三人脸色巨变。
王曾有些恼怒的道:“官家,您这是在为我大宋招祸!”
赵祯拍桌而已,怒道:“还没发生的事情,你们就拿出来约束朕,是觉得朕好欺负是吗?”
“官家?!”
“够了!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许再说!”
赵祯莫名其妙的发火,莫名其妙的暴躁,他丢下了一句话,迈步往资事堂外走去。
王曾咬了咬牙,扑上前去,准备抓住赵祯的袖子,赵祯却巧妙的躲开。
等到王曾再去抓的时候,赵祯已经离开了资事堂。
王曾回过身,瞪着寇季喊道:“此事因你而起,你为何从头到尾不说话?”
寇季心中暗叹了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你们压根没给我说话的机会啊?”
吕夷简在一旁道:“那你现在追上去,向官家辞了文试主考的差事。”
“哎…”
张知白叹了一口气,帮寇季解了围,“官家看着像是在跟我们三人怄气,所以寇季即便是追上去了,也无用。”
赵祯的表现确实像是在跟他们三个人怄气。
所以张知白这么说,也说得通。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信了张知白的话,不再为难寇季,他们二人对视了一眼,吕夷简脸色阴沉的道:“必须想个法子,打消官家的念头才行。”
王曾咬牙道:“去你府上商讨一番,若是依旧想不出办法的话,那就召集百官,一起去劝诫官家。”
吕夷简郑重的点头。
二人邀请了张知白,三人携手出了资事堂。
他们三人走后,资事堂内就剩下了寇季一个人。
陈琳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寇季身边,低声对寇季道:“官家说了,他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靠你了。”
寇季拱了拱手,道:“替我谢过官家。”
赵祯为何一反常态的将文武试的主考的位置交给他,他心里很清楚。
赵祯是在帮他推广大食的学问增加力量。
即便是帮他增加不了力量,也能帮他消除一些反对的声音。
寇季担任文试主考,必然会收录许多进士入门。
到时候他推广大食学问的时候,那些进士们作为他的门生,自然不好跟他唱反调,就算不支持他,也会默不作声。
他们中间或许会出现一两个叛徒。
但大部分人肯定会默不作声。
因为他们要注重自己的德行。
此事没办法跟吕夷简三个人明言。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个人着急。
陈琳在寇季拱手致谢以后,退出了资事堂。
寇季也没有在资事堂多留。
他踏着月色出了皇宫,不过并没有回府,而是去了朱府。
到了朱府,碰上了朱能在吃全牛宴。
寇季跟着蹭了一顿大餐。
牛是西域的耗牛。
并不是田地里的耕牛。
大宋朝有明确的耕牛保护法。
虽然对权贵们的约束不大。
但权贵们也不好拿耕牛做全牛宴。
耗牛以前在大宋很少见。
自从寇季在西域大下了偌大的疆土以后,耗牛就逐渐的走入了大宋百姓的视野。
一开始,有人尝试着将其驯服,让其代替耕牛种田。
但最后失败了。
耗牛既然没有耕田的能力,那它就被排除在了耕牛保护法之外,沦为了肉牛。
每年,河西之地的牧场,都会为大宋提供一批耗牛。
元山国、青塘的一些商人,也将耗牛驱赶到了大宋贩卖。
所以现在大宋的权贵家中,皆储藏着耗牛肉。
曹、李、朱、杨等几家,是储藏耗牛肉的大户。
他们府上习武的人颇多,需要用牛肉补充营养,所以储存了许多。
唯一不同的是,朱能家里四季都有活牛吃,其他各府只能吃储藏的牛肉。
朱能好吃的毛病,天下皆知。
但凡他任职过的地方,遗留下的那些心腹,总会不定时的給他送一些好东西过来。
朱能府上的活牛,就是他遗留在河西的旧部送的。
寇季在朱府上吃完了全牛宴,就被朱能邀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朱能如今也开始扮起了文化人,给自己整了个书房,里面布置的十分典雅。
寇季身居其中,有些恍惚。
他很难想象,朱能这个大老粗,居然能折腾出一间比他的书房还精致的书房。
朱能抱着茶壶,眼看着寇季一脸难以置信的在书房四处打量,略微有些得意的道:“怎么样?是不是比你的书房还要好三分?”
寇季缓缓点头,道:“好倒是好,就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可是以后的臣子是否忠心,官家敢断言吗?
若是他们中间有人起了异心,借着担任文武试的主考,将天下文武英才招揽到自己麾下。
我大宋江山势必因此动荡。”
王曾和张知白皆赞同的点点头。
他们的想法跟吕夷简一样。
此例不可开。
一旦开了,就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朝堂上的一些潜在的规矩中,有许多陈规陋习,但也有许多十分有用。
文武试不能由一人担任主考的规矩,就很有用。
赵祯自己也知道这个理,只是这一次,他不得不破一次例。
赵祯脸色略微有些阴沉的道:“朕意已决!”
吕夷简三人脸色巨变。
王曾有些恼怒的道:“官家,您这是在为我大宋招祸!”
赵祯拍桌而已,怒道:“还没发生的事情,你们就拿出来约束朕,是觉得朕好欺负是吗?”
“官家?!”
“够了!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许再说!”
赵祯莫名其妙的发火,莫名其妙的暴躁,他丢下了一句话,迈步往资事堂外走去。
王曾咬了咬牙,扑上前去,准备抓住赵祯的袖子,赵祯却巧妙的躲开。
等到王曾再去抓的时候,赵祯已经离开了资事堂。
王曾回过身,瞪着寇季喊道:“此事因你而起,你为何从头到尾不说话?”
寇季心中暗叹了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你们压根没给我说话的机会啊?”
吕夷简在一旁道:“那你现在追上去,向官家辞了文试主考的差事。”
“哎…”
张知白叹了一口气,帮寇季解了围,“官家看着像是在跟我们三人怄气,所以寇季即便是追上去了,也无用。”
赵祯的表现确实像是在跟他们三个人怄气。
所以张知白这么说,也说得通。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信了张知白的话,不再为难寇季,他们二人对视了一眼,吕夷简脸色阴沉的道:“必须想个法子,打消官家的念头才行。”
王曾咬牙道:“去你府上商讨一番,若是依旧想不出办法的话,那就召集百官,一起去劝诫官家。”
吕夷简郑重的点头。
二人邀请了张知白,三人携手出了资事堂。
他们三人走后,资事堂内就剩下了寇季一个人。
陈琳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寇季身边,低声对寇季道:“官家说了,他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靠你了。”
寇季拱了拱手,道:“替我谢过官家。”
赵祯为何一反常态的将文武试的主考的位置交给他,他心里很清楚。
赵祯是在帮他推广大食的学问增加力量。
即便是帮他增加不了力量,也能帮他消除一些反对的声音。
寇季担任文试主考,必然会收录许多进士入门。
到时候他推广大食学问的时候,那些进士们作为他的门生,自然不好跟他唱反调,就算不支持他,也会默不作声。
他们中间或许会出现一两个叛徒。
但大部分人肯定会默不作声。
因为他们要注重自己的德行。
此事没办法跟吕夷简三个人明言。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个人着急。
陈琳在寇季拱手致谢以后,退出了资事堂。
寇季也没有在资事堂多留。
他踏着月色出了皇宫,不过并没有回府,而是去了朱府。
到了朱府,碰上了朱能在吃全牛宴。
寇季跟着蹭了一顿大餐。
牛是西域的耗牛。
并不是田地里的耕牛。
大宋朝有明确的耕牛保护法。
虽然对权贵们的约束不大。
但权贵们也不好拿耕牛做全牛宴。
耗牛以前在大宋很少见。
自从寇季在西域大下了偌大的疆土以后,耗牛就逐渐的走入了大宋百姓的视野。
一开始,有人尝试着将其驯服,让其代替耕牛种田。
但最后失败了。
耗牛既然没有耕田的能力,那它就被排除在了耕牛保护法之外,沦为了肉牛。
每年,河西之地的牧场,都会为大宋提供一批耗牛。
元山国、青塘的一些商人,也将耗牛驱赶到了大宋贩卖。
所以现在大宋的权贵家中,皆储藏着耗牛肉。
曹、李、朱、杨等几家,是储藏耗牛肉的大户。
他们府上习武的人颇多,需要用牛肉补充营养,所以储存了许多。
唯一不同的是,朱能家里四季都有活牛吃,其他各府只能吃储藏的牛肉。
朱能好吃的毛病,天下皆知。
但凡他任职过的地方,遗留下的那些心腹,总会不定时的給他送一些好东西过来。
朱能府上的活牛,就是他遗留在河西的旧部送的。
寇季在朱府上吃完了全牛宴,就被朱能邀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朱能如今也开始扮起了文化人,给自己整了个书房,里面布置的十分典雅。
寇季身居其中,有些恍惚。
他很难想象,朱能这个大老粗,居然能折腾出一间比他的书房还精致的书房。
朱能抱着茶壶,眼看着寇季一脸难以置信的在书房四处打量,略微有些得意的道:“怎么样?是不是比你的书房还要好三分?”
寇季缓缓点头,道:“好倒是好,就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