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1章 顺化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去告诉王凯,命令他按兵不动,等我到了以后,再攻打顺化渡也不迟。”  

亲兵再次拱手,跨马赶往了顺化渡。  

寇季率兵行至顺化渡十里处的时候,天色已晚。  

寇季吩咐兵马就地扎营。  

直到第二日午时,寇季一行才赶到了王凯驻扎的地方。  

十数万大军,沿着沙丘,扎了一排排的帐篷。  

将士们躲在帐篷里抵御周遭刮来的冷风。  

守卫在帐篷四处的是王凯率领的另一支禁军,他们有厚实的皮袄抵御寒冬,所以不太惧怕寒冷。  

寇季率兵到了以后,先吩咐御医和随军的大夫去查看那些受了伤的将士,他自己到了王凯的帐篷。  

寇季进了王凯的帐篷,就看到了王凯躺在床榻之上,身边摆着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  

王凯似乎受了伤,脸色微微有些惨白。  

寇季迈步进了帐篷,王凯有意起身施礼,却被寇季给阻止了。  

“受伤了?”  

寇季走到王凯身边坐下,低声询问。  

王凯苦笑了一声,道“被贼人的神射手叮了一口,不碍事。”  

寇季沉声道“顺化渡里的贼人?”  

王凯缓缓点头,道“是西夏赫连部的人。”  

“赫连?”  

赫连部是西夏一个古老的部族,一直追述上去,可以追述到西夏的起源。  

公元四零七年,匈奴铁弗部部主赫连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建立大夏,如今的西夏就在他统领之下。  

大夏灭亡以后。  

赫连部族的一部人留在了西夏这片土地上。  

几经更替,赫连部早已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沦为了李氏之臣。  

李德明将西夏国号定名为夏,就源于他们。  

如今的赫连部早已没有了昔年的雄姿,但在西夏依然是一个大部族。  

实力不可小逊。  

当然了,仅仅是在西夏。  

在大宋的话,那什么也不是。  

因为赫连部如今能凑出来的敢战之士不足两万人。  

而大宋随随便便拉出来一支兵马,就有五万之巨。  

寇季在知道了对手的来头以后,询问王凯,“听说贼人将顺化渡的堡垒,变成了一座冰城,你奈何不了那座冰城?”  

王凯苦笑一声,道“如今天寒地冻的,十分容易结冰,敌人在堡垒内外浇上水,很快便会变成一层兵,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层越厚。  

重弩等军械,根本奈何不了那厚厚的冰层。  

他们躲在里面不出来,我们也没有办法。”  

寇季沉吟道“有没有办法绕过去?”  

王凯一愣,“绕过去?那可不行,顺化渡堡垒内有近两万多的贼兵。若是留着他们不管,他们一定会在关键时候,出现在我们身后,给我们一下。”  

寇季质问道“你就说有没有办法绕过去吧。”  

王凯迟疑了一下道“我们到了顺化渡仔细盘查了一下后,倒是发现了一条绕过去的路。只不过要在沙漠中行军三五日。”  

“危险吗?”  

寇季疑问。  

王凯坦言道“危险自然是有,但并不大。”  

寇季缓缓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就带人绕过去。”  

王凯愕然的看向了寇季。  

寇季淡然道“我的差事,就是帮你们扫清残余的。顺化渡内的西夏人,你可以将他们当成残余,扔给我。”  

王凯略微一愣,疑惑道“你有办法攻克他们?”  

寇季缓缓点头,“有!我最擅长的就是对付这种冰城。”  

王凯将信将疑,寇季却没有多做解释。  

王凯受的伤不中,羊了两日便可以自由活动了。  

两日后。  

王凯带着将士们,押送着他们原有的军资,以及寇季送来的军资,进入了沙漠。  

寇季带着人留在了顺化渡。  

寇季在王凯率兵走了以后,立马派遣兵马围困了顺化渡。  

寇季围而不攻。  

只是吩咐将士们用投石机,帮着顺化渡内的西夏人一起给城上洒水。  

顺化渡内的西夏人,完全搞不明白寇季此举的用意。  

他们也没有轻举妄动,持续观望着寇季的举动。  

寇季在顺化渡口的堡垒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以后,才吩咐将士们放弃了洒水的举动。  

他吩咐将士们在顺化渡外组成了一堵盾墙,开始在顺化渡外挖出了一圈很深、很宽的深沟。  

当顺化渡内的西夏人看到了寇季深挖的深沟以后,終于明白了寇季要做什么。  

寇季帮他们用冰筑城,有在城外挖了一圈很深、很宽的深沟,其目的就是为了堵死他们。  

让他们待在顺化渡的堡垒内,不得往出迈一步。  

寇季的举动若是放在大宋,大宋的守城将士,估计会一脸无动于衷,任由寇季瞎折腾。  

但放在西夏顺化渡,那就不一样了。  

西夏是一个牧耕结合的势力。  

其中大部分投靠西夏,或者被西夏劫掠到西夏境内的宋人,负责耕种。  

其余的各部族,皆以放牧为生。  

大宋前前后后两次掠夺西夏疆土,西夏境内能够耕种的地方,除了兴庆府一代,其他地方皆被大宋所占。  

寇季在秋收之前,就已经拿下了夏州等地。  

西夏境内除了兴庆府、怀州等地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粮食可用。  

唯一能依赖的就是牛羊马匹。  

顺化渡内的赫连部族,并非党项诸部之一,实力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