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5章 夏先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辽国虽大,但是产出的货物,仅仅能供自己使用,根本分润不了什么给西夏。西夏和辽国做生意,得不到什么好处。  

但大宋不同,大宋地大物博,产出的货物无数。  

只要我们付得起价钱,我们想要的东西,都能弄到手。  

我们手里一些廉价的东西,也能高价卖给大宋。  

若是中间再使用一些手段,我们能得到的利益会更多。  

只要有足够多的货物和钱财,西夏就能快速的壮大起来。  

所以,大宋送过来的盟约,即便是存在着陷阱,我们也必须得签。  

因为我们需要跟大宋做交易。”  

顿了顿,夏先生又补充道:“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话,大宋交好的诸国当中,除了辽国和高丽以外,其他各国,皆会签订大宋提出的盟约。  

辽国不签,那是因为辽国有底气,可以自己从大宋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西夏有吗?  

西夏没有那个底气。  

河西一战,你们损失了两支西夏的精锐兵马,如今的西夏只剩下了两支不到十万人的精锐兵马。  

比起青塘也不如。  

如何跟大宋叫板?  

没资格跟大宋叫板,那就只能暂时被大宋欺负。  

其他各国都签订了大宋提出的盟约,就西夏不签。  

西夏是不是就显得很刺眼?  

既然西夏不签盟约,又变得刺眼了,那大宋为何还要跟西夏做生意?  

他们只需要跟其他各国做就是了。  

其他各国供给大宋的利益,足够大宋吃的肚满肠肥。  

大宋取消和西夏做生意,也没有多少损失。  

所以西夏签不签盟约,对大宋而言,没有多少损失。  

但西夏失去了跟大宋做生意的权力,那就等于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没有大宋的货物支持,没有大宋的诸多工艺支持,西夏凭什么发展壮大?  

你不会单纯的以为,如今各国之间的战事,依旧凭借着个人勇武,以及马匹刀兵就能解决吧?”  

野利遇乞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他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火炮齐射的场面。  

夏先生继续说道:“河西之战,你们输在了哪儿?输在了火器上面。寇季在黄头回纥境内,以数千人,击溃了黄头回纥十数万大军,凭借的是什么?  

火器之利。  

河西之战,寇季用火器,两次重创铁鹞子,将你们在河西的谋划,全部挫败。  

大宋若是没有火器,他们如何能击溃黄头回纥的十数万大军。  

大宋若是没有火器,又如何能重创铁鹞子。  

黄头回纥的十数万大军没有受到重创,铁鹞子没有受到重创,那么河西的战果会不会被改写?  

那些已经糜烂许久的禁军,真刀真枪的跟你们对阵,真的是你们的对手?  

大宋手里的火器,已经改变了一些作战的方式。  

你们以前所依仗的东西,在大宋强劲的火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庆幸的是,大宋手里的火器数量有限。  

生产应该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若是大宋的火器,配备到了全军,那我也不会出现在西夏,甚至还会出现在大宋的朝堂上,率领着大宋的兵马,覆灭西夏。  

如今的大宋朝堂,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的大宋朝堂上,充满了只会内斗的老鼠。  

现在的大宋朝堂上,则是一群长着锋利獠牙的猛兽。  

他们的力量现在还不够,所以他们只是呲着牙,没有张口吃人。  

可当他们力量足够以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张口,一口将西夏吞下。”  

野利遇乞略微有些不甘心的咬牙道:“仗,终究还是人打的。”  

夏先生点点头道:“这句话我并不否认,但你也要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若是老鼠,那么他们就算手握着再凶狠的利器,对西夏也形不成任何威胁。  

可对方若是猛兽,且手握着利器,西夏拿什么跟人家斗?  

你读过中原史书,你应该明白,当中原人皆化身为猛兽的时候,到底有多凶悍。  

秦汉唐鼎盛时期,那个不是打的四夷臣服,让周遭的四邻,皆在他们的凶威之下瑟瑟发抖?  

如今的大宋已经不同了,你们不能再以以前的目光看待大宋,不然会吃亏,吃大亏。  

比起西夏,其实我更欣赏青塘。  

青塘赞普角厮罗能立足西域,成为一方霸主,确实是一位人杰。  

他的嗅觉远比你们更敏锐。  

在他嗅到了大宋火器厉害之后,立马选择交好大宋,想尽办法从大宋获取火器。  

等到大宋将火器配备全军,放眼天下的那一刻。  

他一定会有足够的火器自保。  

大宋若是想要称雄天下,将天下皆纳入宋土,青塘绝对比西夏活的更久。”  

野利遇乞咬着牙,瞪着夏先生。  

他对夏先生捧高青塘,贬低青塘不满意。  

但却不得不承认夏先生的话是对的。  

夏先生幽幽的道:“西夏想要壮大,想要强盛,现在是唯一的机会。在大宋将火器配备到全军之前,拿到火器,学会制作火器,掌控火器。  

所以,西夏不能失去和大宋做生意的权力。  

一旦失去了,那就注定的失去了对火器的掌控权。  

没有火器,西夏以后就只能在大宋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所以,大宋设下的陷阱,我们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