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1章 分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寇季入了谷道口的临时营地,此战缴获的战利品清单,就已经送到了他手里。  

此战。  

缴获马匹三万余匹。  

其中上等马五千多匹。  

中等马两万多匹。  

余者皆是下等马。  

缴获牛,一万多头。  

缴获羊,二十三万头。  

羊的数量远远在牛的数量之上,在寇季的意料当中。  

粮食十三万五千担。  

金银珠宝折价三十五万贯。  

俘虏两万。  

此战可以说是缴获颇丰。  

虽然粮食和金银珠宝少了一些,但是牛羊马匹的数量却十分庞大。  

其中受伤的马匹,以及已经被宰杀的牛羊并没有计算在内。  

数字报回到大宋以后,可以说大宋的满朝文武皆会坐不住的。  

昔年,太宗皇帝率领数十万大军,北上征辽。  

也不过缴获了五万战马而已。  

若是算上那些死去的马匹,或者受伤的马匹,恐怕还会过太宗皇帝北征时候的缴获。  

要知道,太宗皇帝那是数十万大军打出的战绩。  

而此战是一万多勉强凑起的兵马,带领着一万多民夫打出的战绩。  

中间的困难程度有多大,难以想象。  

寇季拿着清单,一脸愕然的道:“不是说俘虏两万多吗?怎么剩下了两万?”  

张元、刘亨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流露出了一丝苦笑。  

“有人杀俘虏了?”  

寇季见二人神色异样,挑起眉头问道。  

张元苦笑道:“不是杀死的…”  

寇季疑问,“那是怎么死的?”  

张元苦着脸道:“有人想见识见识那个地下埋的东西的威力,您府上的仆从们不愿意让他们看。他们就从俘虏营中带人去我们埋那东西的地方去试,然后就死人了。”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道:“有点人性…”  

寇季随寇说了一句,却也没过多的指责。  

“缴获分的情况如何?”  

刘亨听到这话,急忙道:“我要了三万头羊,五千头牛,两万马匹,要了所有金银珠宝。朝廷稍后要赏赐捧日军将士和民夫的话,应该不会送钱过来。所以这些钱财刚好可以用来奖励捧日军将士和民夫们。  

马匹是此战献给朝廷的缴获。”  

寇季点点头,看向了张元。  

张元立马汇报道:“我们拿到的缴获,已经分成了两部分,马贼们拿两成,兄弟们拿三成,剩下的全是您的。”  

寇季缓缓点头,“你们各自抽调出一部分的缴获,凑出总共缴获的一成,我会将其兑换成钱财,存入一子交子铺,分给那些死去的巡马卫将士们的遗孀。”  

张元、刘亨对视了一眼,齐齐点头。  

此战,巡马卫将士们出力最大,可以说是所有人皆占了巡马卫将士的便宜。  

优厚的抚恤巡马卫将士们,没有人会有异议。  

寇季又道:“献给朝廷的缴获,以及此战所耗费的钱财数目,一并报给朝廷。”  

刘亨听到这话,一脸古怪。  

寇季见状,翻了个白眼,淡淡的道:“我拿出的那些东西不要钱啊?”  

刘亨哭笑不得的道:“可这是不是有点…”  

寇季淡然道:“我寇府固然有钱,可也不能一味的给朝廷贴补。公是公,私是私,一定要分清楚。不能让人将我寇府的私库,当成了朝廷的国库。”  

刘亨苦笑道:“可是此事若是传到了朝堂上,朝堂上的那些文武大臣们,会非议你的。”  

寇季不屑的道:“有什么可非议的?我出钱出力又出人,朝廷难道不该给我一点回报?我是在帮朝廷做事,不是在帮自己打天下。”  

刘亨听到这话,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有再多言。  

寇季这话在情在理,可朝堂上那一帮子文武大臣,向来不跟人论情论理。  

寇季解决完了缴获的事情以后,又道:“去告诉那些民夫,从明日起,他们可以不用费心费力的押车了。让他们每个人去一趟俘虏营,挑选两个俘虏,帮他们赶车,驱赶牛羊马匹。”  

“下去吧…今晚盯着点营地,别让你们手下的人得意忘形,惹出什么事端。”  

“明白…”  

“喏…”  

刘亨、张元退出了帐篷。  

没过多久以后,一个个巡马卫汉子出现在了寇季帐篷里。  

他们找到了寇季,报出了他们分到了多少牛羊马匹,寇季会折成市价,给他们兑成交子。  

牛羊马匹他们没有迁过来,因为他们不需要迁。  

只需要将其丢给张元,张元就会将那些牛羊马匹驱赶到分给寇季的牛羊马群中。  

寇季的帐篷里热闹了半宿。  

营地内却热闹了一宿。  

寇季不在的时候,他们可以庆祝,但是不敢大肆庆祝。  

寇季到了,放出了话以后,他们就可以大肆庆祝了。  

热闹了一夜。  

翌日。  

起床以后,多了一群精神恍惚的人。  

寇季从斥候口中得知了黄头回纥可汗率领着黄头回纥兵马退回了黄头回纥王庭的以后,再次率领着队伍踏上了行程。  

民夫们一人领到了两个黄头回纥的俘虏。  

他们吩咐着俘虏们牵马、赶车,自己如同大爷一样,躺在马车上歇息。  

捧日军将士、巡马卫将士,化身成了轻骑兵,游荡在长长的押送辎重的队伍四周。  

巡马卫汉子和马贼们,化身成了马倌、羊倌、牛倌,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