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8章 下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亨收回了拳头,站在原地放声大笑。  

李大牛皱着眉头,警惕的盯着刘亨,冷声道:“我记得你这张脸,你休想狡辩。”  

刘亨大笑道:“我确实在青塘待过,也担任过青塘的将军,但我可不是刺客。”  

李大牛刚要开口。  

就听寇季抢先一步开口道:“行了…一场误会…不要再打下去了…”  

李大牛皱紧了眉头。  

寇季见他为了自己不惜和刘亨硬拼,就多解释了几句,“刘亨乃是我大宋皇城司的公事,乃是官家心腹中的心腹。  

此前他在青塘担任将军,那是为了完成官家交代给他的任务。  

并非他的本意。”  

刘亨在青塘担任将军,那是一笔糊涂账。  

寇季三两句也给李大牛解释不清楚。  

为了避免二人继续打下去,寇季说出了一个足以取信李大牛的说辞。  

李大牛听到这话,浓密胡须遮挡下的脸颊有些羞红,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真的?”  

寇季失笑道:“难道我一个皇命钦差,会骗你。”  

李大牛收起了拳头,尴尬的道:“是小人唐突了。”  

寇季眉头一挑,“刚才不是自称卑职吗?”  

李大牛干笑道:“那是为了取信东家…小人如今已经不在军中任职,没办法再在东家面前,自称一声卑职。”  

寇季点点头,问道:“听说你在西宁城百姓们心中的威望很高。”  

李大牛谦逊的道:“别人吹捧的,做不得数。”  

寇季继续问道:“你有没有办法,能让这些百姓们离去?”  

李大牛愣了一下,摇头道:“东家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他们又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报答东家您,所以只能给您磕个头,感谢您的活命之恩。  

这是他们的一片心意,小人也阻拦不了。”  

寇季苦笑道:“他们想要表达谢意,可以选择很多方式。没必要非堵在这里,给我磕头。要知道,纵然是官家御驾出行,也很少有万民齐齐叩首的场面。  

他们这么做,不是在报恩,而是在逼我去死。”  

李大牛略微愣了一下,尴尬的道:“小人在行伍里的时候,职位卑微,根本没见过官家,不知道官家出行的规矩…”  

寇季摆手,“你不必解释,我能理解…速速去将我的话,传达给百姓,让他们先行回去休息。”  

李大牛郑重的点了点头,回去劝诫百姓。  

经过了李大牛的劝说,百姓们也意识到了齐齐给寇季叩头的危害。  

当即,对管事们告罪了一声,领着民夫们,纷纷告退。  

眼见街道上的百姓,领着民夫们散尽。  

寇季长出了一口气。  

“还真是…”  

“威风啊!”  

寇季刚感慨的说出了三个字。  

就听到一个戏谑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身望去,就看到李昭亮双手捅进了袖口里,晃晃悠悠的出现在他身后。  

在李昭亮的身旁,还跟随着一众部曲。  

李昭亮盯着寇季,吧嗒着嘴,似笑非笑。  

寇季没好气的道:“威风个屁…”  

李昭亮笑道:“半城人齐齐向你施礼,官家都未必能受到的礼遇,怎能不威风?”  

寇季挑起眉头,冷哼道:“那我叫他们回来,齐齐向你施礼。”  

李昭亮吓了一跳,赶忙摆手,“那我可就真的离死不远了。你是文官,万人恭送、万人恭迎,受得起。我一个武官,可受不起这个。”  

寇季撇撇嘴道:“你不去驿站里歇着,跟着我做什么?”  

李昭亮叹气道:“不习惯跟那些文官们打交道,也不想跟他们勾心斗角。”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我也不习惯…”  

李昭亮一愣,低声笑道:“那他们准备的那一大桌的山珍海味,可就浪费了。”  

“你要喜欢,你去吃。”  

寇季说道。  

李昭亮果断摇头。  

寇季沉吟道:“今晚我准备住在李大牛家,你呢?”  

刚刚陪着大管事驱散了百姓们,正往寇季身边赶的李大牛,听到了寇季的话,愣愣的站在了原地。  

李昭亮一愣,笑道:“同去同去…”  

寇季点点头,吩咐身边跟随着的汉子们,道:“拿我的令箭去城外的守军驻扎的大营,召军中的斥候过来相见…  

拿我的令箭,去知州衙门,让知州慕子川,将近期所有关于西域的奏报,尽数送到我手里…  

拿我的令箭去驿站,召见在驿站内养伤的斥候…”  

寇季一口气下达了三道命令。  

每一道命令说完,便有一个汉子踏步到箭壶前,抽出一枚令箭,策马而去。  

李昭亮盯着那些跟随在寇季身后的汉子,幽幽的道:“你身后的这些人,不一般啊。”  

寇季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李昭亮。  

第一代的巡马卫,自然不一般。  

那可是陈军头,亲自从经历过宋辽战场的悍卒中精心挑选下来的。  

后期培训出,帮着狄青在汴京城外扬威的巡马卫,也只能算是第二代的巡马卫。  

他们经历了宋辽战场的磨砺,经历了西域诸多势力的磨砺,是精锐中的精锐。  

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两百悍卒。  

世人皆知,保州最强的是虎字军,其次是保州守军保塞军。  

可没几个人知道。  

保州最强的其实是巡马卫。  

李昭亮见寇季不搭理自己,也没有自讨没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