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8章 曹皇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氏女的祖父,乃是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父亲正是右监门偏将张守瑛。  

赵祯话音落地。  

刘娥不及开口。  

寇准三人果断开口。  

“官家圣明…”  

赵祯在刘娥震惊的目光中,站起身,继续说道:“应州金城崇仪副使郭允恭次女郭氏当晋为御女…”  

御女,仅比采女高一级,聊胜于无的名分。  

“曹氏女,德才兼备,仪态端庄,素有贤名,当为皇后!”  

赵祯环顾群臣,用急剧威严的声音,说出了此话。  

群臣心头一震,齐齐起身。  

“官家圣明…”  

刘娥跌坐在座椅上,犹如中了定身咒,愣愣的盯着赵祯,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她怎么也没料到。  

赵祯不仅长大了,而且性子也变了,居然敢光明正大的跟她对着干。  

不可饶恕!  

寇季瞥了一眼跌坐在座椅上的刘娥,淡然一笑。  

意不意外?  

惊不惊喜?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嘭…”  

刘娥胸膛里的怒火,难以克制的涌到了头顶,她一脚踹翻了摆放在身边不远处的熏炉,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延福宫。  

郭槐弓着腰肾,小心翼翼的跟了上去。  

陈琳小跑着上前,踩灭了熏炉里掉出来的熏香,吩咐着宫娥快速的打扫干净了残灰。  

宫内其余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赵祯身上。  

赵祯和刘娥中间出现了隔阂,让群臣们觉得心惊。  

赵祯光明正大的跟刘娥对着干,在群臣们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祯的举动若是放到了民间,恐怕会被周遭四邻的闲言碎语给淹死。  

可在朝堂上,却又别样的效过。  

群臣们非但没有指责赵祯。  

反而觉得赵祯的做法,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  

若是赵祯事事都听刘娥的,那赵祯算什么帝王?  

此前刘娥监国的时候,赵祯事事都听刘娥的,弄得满朝文武心里很不痛快。  

好不容易搬倒了刘娥,拨乱了反正,又岂能再看着它变回去?  

群臣们恨不得赵祯和刘娥能闹的越僵越好。  

“散了吧…”  

赵祯甩了甩衣袖,淡淡的说了一句。  

“臣等告退!”  

群臣们自觉的拱了拱手,退出了延福宫。  

赵祯盯着正准备往宫外走的寇季,又道:“寇季留下…”  

寇季脚下一顿,站在了原地。  

等到群臣散尽以后,才小步走到了赵祯的御阶前。  

“不知官家留下臣,有何要事?”  

寇季躬身询问。  

赵祯对陈琳摆了摆手。  

陈琳驱散了宫内的宦官、宫娥们。  

片刻以后。  

宫内就剩下了赵祯、寇季两人。  

赵祯指了指不远处,刘娥刚坐过的那张椅子,“现在没有外人在,过来坐吧。”  

寇季也没有客气,走到赵祯身旁的座椅上坐下。  

坐定以后,就听赵祯长叹一声道:“朕听了你的话,把皇后之位许给了曹氏女,却把太后给得罪深了。”  

寇季撇撇嘴,“官家若是把皇后之位许给了郭氏女,那就是自找麻烦。”  

赵祯有些不相信的道:“郭氏女真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寇季耸了耸肩头,“官家大可以在成婚以后,先宠幸郭氏女,然后接连晋升她的地位,等到郭氏女在宫中有了一些地位以后,不需要臣说,官家也能看清楚郭氏女。”  

赵祯略显羞涩的道:“朕想先宠幸张美人…”  

寇季理解赵祯的心情,不过他不赞同赵祯的做法。  

“向公当年给我们授课的时候,曾经讲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官家急着宠幸张美人,反而是在帮张美人招祸。  

官家要是真喜欢张美人,就应该晚些宠幸她。”  

赵祯微微握拳,有些不甘心的道:“眼看着张美人走到了朕的身边,朕却不能跟她朝夕相处,朕心里不痛快。”  

寇季再次劝诫道:“官家越是想跟张美人朝夕相处,就越不应该早早宠幸她。后宫的争斗有多激烈、多残忍,陈琳给官家讲过,官家应该清楚。  

官家若是在没宠幸皇后之前,就先宠幸了张美人,那么张美人必然会沦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官家那些嫔妃们手段齐出,官家觉得张美人能活?”  

赵祯脸上闪过了一道狰狞,“谁敢对张美人不利,朕杀谁!”  

寇季摇头道:“纵然是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千古一帝,尚且不能阻止后宫争斗。官家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厉害?”  

赵祯脸上的神色一僵。  

“后宫争斗,当真有如此可怕?”  

赵祯低声追问。  

寇季沉吟道:“官家若是不信,只管依照臣说的做,保准能见到后宫争斗的残忍。”  

赵祯坐在龙椅上,沉思了良久,瞥向寇季,“朕就听你的…先宠幸郭氏女!”  

寇季一脸愕然。  

依照寇季的想法,赵祯应该先宠幸曹氏女,稳固曹氏女皇后的地位,然后再宠幸郭氏女的。  

却没料到。  

赵祯居然选择的先宠幸郭氏女,将郭氏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寇季几乎不用细想,就知道赵祯越过了曹氏女,先去宠幸了郭氏女以后,郭氏女会沦落到什么下场。  

史书上。  

郭氏女能在后宫里嚣张跋扈,那是因为她是皇后,且有权倾朝野的太后刘娥撑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