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5章 约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背地里安排了一些人,悄无声息的加入到了虎字军当中。  

一晃,到了初八。  

各部各司各衙,正式开衙。  

寇季硬生生的从腿上拽下了那个粘人的小家伙,穿上了朝服,赶到了宫里去上朝。  

武勋们散步的谣言,已经有了一些火候。  

今日上朝,武勋们必然发难。  

寇季自然不能错过。  

到了宫里。  

垂拱殿上。  

陈琳宣了上朝以后。  

文武大臣躬身,恭请赵祯、寇准二人坐下。  

然后在寇准主持下,安排一年的政务。  

一应政务安排完了以后。  

高处恭整理了一下衣冠,抱着朝笏出班,奏道:“启禀官家,臣有本要奏。”  

赵祯端坐在龙椅上,淡淡的道:“讲!”  

高处恭朗声道:“启禀官家,天子亲军除夕夜入汴京,引起了汴京城百姓们的恐慌。经过了朝廷安抚以后,百姓们才知道那是朝廷的劲卒。  

如今,汴京城的百姓人人称赞天子亲军。  

言称天子亲军,胜过我大宋所有的兵马。  

禁军将士听闻此言,有些浮动。  

如今已经有数支禁军将士奏请,要跟天子亲军校场上一教高下,一决雌雄。”  

话说到了这里,高处恭并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但当他话音落地以后,有武臣站出来,高声道:“臣奏请官家,准许天子亲军和禁军将士一教高下,以安军心。”  

随后,其他武臣也站出班,奏请让天子亲军和禁军一教高下。  

最夸张的还要属朱能。  

朱能人虽然不能上朝,但是奏本却递到了赵祯案几前。  

朱能言称,天子亲军虎字军,扬名汴京城,让龙神二卫禁军将士人心浮动,一个个吵嚷着要跟虎字军一决雌雄。  

他用隐晦的词语告诉赵祯。  

若是赵祯不答应天子亲军虎字军和龙神二卫禁军将士一决雌雄,恐怕龙神二卫禁军将士郁郁不宁,会产生营啸。  

赵祯、寇准自然不会相信朱能的屁话。  

但是朱能代表着龙神二卫表达的态度,却不能忽视。  

诚如朱能所言。  

文臣们见到了武臣们集体奏请让虎字军和禁军将士一决雌雄以后,也掺和了一脚。  

王钦若、李谘等人纷纷出班,奏请让虎字军和禁军将士一教高下。  

赵祯眉头拧成了一团。  

他又不傻,如何看不出,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奏请虎字军和禁军将士一教高下背后的深意?  

很明显,这是要一脚把虎字军踩进泥里。  

赵祯对虎字军可是寄予厚望的,他还指望着虎字军以后能在战场上称雄,帮他长脸的。  

赵祯下意识的看向寇季。  

寇季神色凝重的出班,咬着牙道:“官家,禁军既然要跟我虎字军一教高下,那我虎字军断然不会拒绝。我虎字军可以输,但绝不会怯战!”  

寇季那神态,就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然而,赵祯听到他的话,却愣了愣。  

赵祯不由自主的想…  

这是要坑人?  

寇季若是不愿意让虎字军和禁军将士一教高下的话,绝不会答应此事的。  

通过寇季的话,赵祯猜到了寇季的想法。  

顿时,他皱起的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侧身询问寇准,“太师以为如何?”  

寇准知道寇季的谋划,所以不可能阻拦他,在面对赵祯疑问的时候,寇准淡淡的道:“那就比一比吧…刚好各国使节还没有返程,也可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宋的兵甲之利。  

震慑一下一众宵小,让他们懂得如何敬畏我大宋。”  

寇准一句话,此事算是定下了。  

散朝以后。  

武臣们用嘲讽的目光从寇季身上掠过,径直出了垂拱殿。  

寇季则脸色难看的盯着他们。  

直到武臣们散尽以后,脸上才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寇工部,官家请你去偏殿候着。”  

陈琳不知不觉的出现在寇季身边,阴测测的说了一句。  

寇季甩了甩袖子,淡然的道:“头前带路…”  

陈琳瞪了寇季一眼,带着他到了偏殿。  

偏殿里。  

燃着龙涎香,青烟袅袅。  

熏的整座偏殿,充满了一股淡淡的香味。  

寇季入了殿以后,赵祯急忙走上前,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又在谋划什么?”  

寇季拱了拱手,笑道:“自然是帮虎字军扬名,顺便帮我们的锻铁作坊扬名。”  

赵祯拽着寇季,到殿内坐下,略显焦急的道:“快跟朕说说…”  

寇季坐定以后,细细的给赵祯讲解了一下自己的谋划。  

赵祯听完以后,一脸意外的道:“照着你的说法,咱们的虎字军能赢?”  

寇季点头笑道:“就算不能赢,那也不会输。”  

赵祯脸色有些古怪的道:“朱能的做法,是不是有点…”  

赵祯很想说一句,朱能的做法有点无耻。  

可朱能明显的在帮他,帮寇季,他怎么能骂人家无耻呢。  

寇季含笑道:“这恰恰说明了朱能对官家你忠心耿耿。”  

赵祯沉吟着点点头。  

朱能的做法虽然有些无耻。  

可一旦事成了,那就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不仅帮赵祯保住了虎字军,还帮锻铁作坊扬了名。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拉着已经糜烂到不堪入目的龙神二卫,出去历练一番。  

借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