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3章 安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实邑私相授受的。  

当然了,也没有一位历任三位帝王,还能活着的先太子。  

赵元佐一个特殊身份的人,干出了一件特殊的事情。  

满朝文武想阻止,也没办法阻止。  

以他身份的特殊性,只要不是造反,无论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满朝文武都没办法处置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赐给了寇季实邑的事情,满朝文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没看见。  

但这始终是一个刺,稳稳当当的扎在朝堂上,谁看了都觉得别扭。  

如今借着寇季刚刚立了功的机会,把这根刺给拔了,满朝文武自然乐见其成。  

虽说破例给寇季进爵,有些违背朝廷的做事章程。  

但只要赐予的爵位不够高,寇季的身份地位,其实没有多少变化。  

毕竟,不需要再赐予实邑。  

同时又能名正言顺的帮赵元佐擦干净屁股,还能借此抵消了寇季安置流民的功劳。  

一举三得。  

何乐而不为。  

寇季猜透了寇准三人借着实邑给自己封爵的心思,好笑的问道“所以…您几位打算给我封一个什么爵位?”  

对于自己是封爵,还是加官,其实寇季不太在意。  

以他的年纪,朝廷不可能给他封赏太大的爵位。  

他封爵,无非是多了一份名头而已,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作用。  

又不能世袭,也不能增添实邑。  

更没办法拿出去威慑别人。  

朝廷中,刨去武勋不算,光是文臣中的公爵,在朝的就有近十人,朝外的那些卸任在家的,那都不算。  

更别提那些武勋中的公侯世家。  

爵位对武勋而言,那是传家的富贵和根本。  

但对于文臣而言,只是一个荣誉。  

至于加官,他也没想过。  

他刚迁任到工部,才开始展开拳脚,还没大干一场呢。  

若是被调离了工部,那之前的一切岂不是白忙了?  

他又不缺升官的机会。  

他现在缺的是资历和实力。  

若是他有资历和实力,无论寇准还是赵祯,帮他升官就没有那么多顾虑。  

不用瞻前顾后。  

就像是盖房子一样,根基不稳。  

上面盖的墙壁、屋顶,再高再大,也经不起推敲。  

寇准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只当寇季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爵位,就哼哼道“安兴伯…”  

寇季愣了愣,若有所思的道“伯爵?”  

寇准质疑道“不满意?”  

寇季摆手道“没什么不满意的。”  

安兴二字,倒是适合他一个文臣。  

若是忠勇、忠武之类的爵名,那他就该考虑转行入伍了。  

见寇季没什么不满,寇准继续道“敕封你的诏书,不会在朝堂上宣读,过几日,会有宦官到府上宣旨。”  

寇季微微挑起眉。  

有些不是滋味。  

咋地?  

我这爵位是偷来的,见不得人啊?  

那还不如不封呢。  

寇准见寇季神色古怪,似是知道寇季心中所想,板起脸道“主要是牵扯到了实邑的问题,事关楚王,不适合宣之于众。”  

寇季闻言,脸色更古怪了。  

寇季目光幽幽的看着寇准,狐疑道“其实帮楚王掩饰过错,才是你们答应官家给我封爵的根本目的吧?”  

寇准板着的脸僵硬了几分,冷哼道“老夫等人执掌朝政,自有考量,你一个小小的四品官,懂什么。”  

见寇准开始不讲理了,寇季也清楚的知道了,他的话八成是说中了。  

他感慨道“拿一个破爵位,糊弄我安置流民的大功…”  

“滚!”  

寇季话还没说完,寇准一指门外,咆哮了一声。  

寇季见寇准恼羞成怒,果断跑出了正堂,连礼仪都忘了。  

寇准见寇季慌慌张张的跑了,又好气又好笑,坐在椅子上直哼哼。  

他知道寇季不怕他。  

刚才那慌张的神色,纯粹是做给他看的。  

“臭小子…”  

“老狐狸…”  

回四君园的路上,寇季撇撇嘴,低声说了一句。  

寇准、王曾、李迪等朝中的老倌们,做事就没有一个直来直去的。  

总是喜欢用各种手段,各种语言,拐弯抹角的达成他们的目的。  

若不是他足够聪明,能看出老倌们的心思,恐怕就要被老倌们玩的团团转。  

寇准今日见他,先是吓唬他,再谈情谊,最后才说出了朝廷册封他爵位的事情。  

为得就是在他为朝廷立了大功,朝廷只给他赏赐了一个空头爵位以后,让他心里别生出什么怨恨,从而踏上一条大逆不道的道路。  

老倌们做事,不是一举三得,而是一举四得。  

“明说不好吗?为何要拐弯抹角的?我又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  

寇季在迈步进入四君园的时候,又嘀咕了一句。  

回到了四君园里。  

寇季心情好了不少。  

他携手正在园子门口等自己的向嫣,回到了卧房里。  

一夜无话。  

翌日。  

三更天的时候。  

寇季在寇忠的呼唤声中,从床榻上爬起身。  

洗漱了一番后,寇季穿戴上了朝服,提着朝笏,出了房门。  

寇季的朝笏,是用一整块的玉石雕琢出来的,通体如同羊脂,光滑细腻。  

此物价值不菲,却并非寇府掏钱置办的。  

而是寇季迁任为管勾工部公事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