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8章 年关将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由你来。”  

寇季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他觉得寇准阻止寇礼去施恩,反而把施恩的机会留给他,大概是想着等到自己百年以后,把寇府交给他这个孙儿,而不是寇礼那个儿子。  

现在让他去施恩,就是让他去熟悉熟悉府上的人,然后在府上的仆人、丫鬟们心中树立威信。  

寇季疑问道:“我爹没有怨言?”  

乔姨娘无奈的道:“你爹敢有怨言吗?”  

寇季一愣,失声笑了。  

寇礼见了寇准,如同耗子见了猫。  

寇季还从没有见过寇礼跟寇准顶嘴。  

寇准说出的话,对寇礼而言,那就是命令。  

是命令,就不容拒绝。  

寇季冲着乔姨娘拱了拱手,抱着匣子,进了中院。  

府上的苏管事,早就把府上签了短契的丫鬟、仆人,聚在了一起。  

他们已经打点好了行囊,背在身上,随时准备离府。  

看得出,他们也盼着回家过年。  

只等主家打赏以后,他们立马就会窜出寇府。  

寇季到了以后,丫鬟、仆人们齐齐放下了手里的行囊,躬身施礼,“见过小少爷…”  

寇季摆手,道:“不必多礼。”  

寇季随手把手里的匣子,放在了中院的石桌上。  

打量了一番丫鬟、仆人们。  

寇季掀开了石桌上的匣子,露出了满满当当的一匣子的金叶子。  

丫鬟、仆人们见到了金叶子,眼珠子都直了。  

寇季瞧着他们,淡淡的道:“新年伊始,每人一片,讨个吉利。”  

丫鬟、仆人们齐齐施礼。  

“多谢小少爷赏赐。”  

寇季笑道:“你们心里不骂我就不错了。别人家府上添了小少爷,那是年年赏、月月赏、日日赏。  

我这个寇府的小少爷,入府也有一年了。我不让你们伺候,也没赏过你们,你们心里不埋怨,才怪呢。”  

丫鬟、仆人们闻言,齐齐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寇季捻起了匣子里的金叶子,笑道:“我就开个玩笑,你们不必如此拘谨。虽说我平日里很少赏赐你们,但是到了该赏赐你们的时候,我一次也不会少。”  

寇季把金叶子丢在了匣子里,往前推了一下,对苏管事吩咐道:“赏给他们,每人一片,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  

苏管事答应了一声,端着盒子到了丫鬟、仆人们面前。  

丫鬟、仆人们挨个从匣子里拿走一片金叶子,小心的贴身收好。  

众目睽睽之下,自然没人敢多拿,也没人少拿。  

匣子里的金叶子赏了一圈,还剩下了十三片。  

苏管事捧着匣子,要送还到寇季面前,寇季阻拦了她,笑道:“这十三片金叶子,你先收下,年后前十三个回府的人,一人再赏一片。”  

说完这话,在丫鬟、仆人们愕然的目光中,寇季似笑非笑的道:“回去以后,好好侍奉爹娘,别急着回来。”  

丫鬟、仆人们,突然发现小少爷坏坏的。  

但是却感觉到了出奇的亲近。  

寇季盯着他们,喊道:“还等什么,还不回家?等我派人送你们?”  

丫鬟、仆人们赶忙向寇季施了一礼,背起了行囊,各自回家跟家人团聚去了。  

丫鬟、仆人们走后,苏管事捧着匣子,赞叹道:“小少爷这一手真是高明。往年他们到了年节,回到了家里以后,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准时回寇府。  

如今小少爷以金叶子为饵,他们年后,必定争先恐后的回到府上。”  

寇季低声笑道:“小手段而已,不值一提。你从府上挑几个机灵的侍卫,暗中送他们一程。我瞧他们不少人身上背着今年的工钱,离了府,肯定被人盯上。”  

顿了顿,寇季幽幽的道:“汴京城外,可不乏那些惦记着他们的亡命之徒。”  

苏管事听到寇季这话,对寇季深深一礼,道:“小少爷仁义,奴婢替府上的丫鬟、仆人们多谢小少爷。”  

寇季晃了晃脑袋,哭笑不得的道:“什么仁义不仁义的,我只是将心比心而已。我从华州出来的时候,身上没少揣钱财。  

出了华州,就被抢空了。  

我可不希望我的遭遇,发生在他们身上。”  

苏管事闻言,咬牙切齿的道:“那些该死的贼人,迟早会被大卸八块。”  

寇季笑了笑,没说话。  

苏管事抱着匣子,离开了中院。  

寇季晃荡着到了府上匠人住的院子。  

匠人们见到了寇季,抛下了手里的活,匆忙迎了上来。  

“小少爷,您怎么有空到小人们这里来。难道是又有什么东西要打?”  

寇府上的匠人们,对寇季的态度很恭敬。  

寇季点头问道:“府上的金叶子,都是你们打造的?”  

匠人们一个劲的点头。  

寇季吧嗒着嘴道:“做工有些粗糙!”  

匠人们闻言,继续一个劲的点头。  

若是旁人说出这话,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啐那人一脸。  

因为他们都是宫里出来的,世代为匠,手艺没得说。  

怀疑他们手艺,就是在打他们脸。  

但是寇季说出这话,匠人们却很信服。  

因为匠人们心里都清楚,寇季是一个大匠。  

从寇季几次拿出图纸让他们锻造,几次指点他们锻造,他们就看得出来。  

寇准不明白寇季的手艺高低,但是匠人们却都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