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6章 亲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寇准言辞灼灼,赵恒却惧意袭身。  

战场,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寇准看着赵恒的反应,心里失望之极。  

当初他向太宗皇帝赵光义推荐赵恒当官家,看上的就是赵恒一身胆气。  

昔年太祖皇帝赵匡在位的时候,年幼的赵恒扬言要做马上将军,被太祖皇帝赞叹,传扬出去后,被引为一段佳话。  

此后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赵恒成为了皇子,却依然没有荒废武艺。  

人人皆言其有雄姿。  

寇准向太宗皇帝赵光义推举赵恒为官家,也是因为这一点。  

他期盼赵恒能在他的辅佐下,成为一个马上皇帝,北征辽国,收复燕云,建立不世之功业。  

然而。  

寇准却没料到,赵恒登基以后,跟他此前所表现的大相径庭。  

他不仅决口不提马上皇帝之事,甚至连收复燕云的雄心也没有。  

不仅如此,在辽人举兵南下的时候,他非但没有想着如何跟辽人对战,反而想着一味的求和。  

差点没把寇准给气死。  

若非如此的话,寇准当年也不可能逼着他上战场。  

如今兵临城下,赵恒还在退缩,寇准真有一种瞎了眼的感觉。  

“你们,抬着官家,随老夫前往皇城。”  

寇准对内侍宦官们下令。  

宦官们一个个愣在原地,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寇准,又看向赵恒。  

赵恒晃着脑袋,颤声道:“朕不去皇城上,朕不去…”  

一直在赵恒身边陪着的赵祯,突然抓住了赵恒的手,低声呼喊了一声,“父皇…”  

赵恒心头一震,艰难的扭过头,看了赵祯一眼。  

赵祯眨巴着眼,一脸担忧的看着赵恒。  

赵恒见此,心里羞愧难当。  

痛苦的闭上眼。  

“依卿的意思…”  

他在龙椅上,闭眼沉默了许久,才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赵恒睁开眼,对寇准道:“朕可以去皇城上,但太子必须留在宫里。朕还要让皇后陪着朕一起去。”  

寇准一愣,张嘴要反驳。  

却听赵恒咬牙道:“朕这是在赌命…”  

寇准闻言,闭上嘴,不再言语。  

赵祯被宦官们送回了东宫。  

刘娥被从后宫里招到了此处。  

听闻赵恒要去皇城上激励士气,刘娥并没有出声阻止。  

虽说刘娥跟寇准不对付,但如今兵临城下,赵恒不亲临皇城上的话,将士们未必肯拼命。  

孰轻孰重,她分得清楚。  

她比赵恒更果决。  

当即。  

内侍宦官们抬了一张龙榻,出现在了垂拱殿,把赵恒从龙椅上移到了龙榻上,又用纱帐遮挡了龙榻四周,等到龙榻变得密不透风的时候,才抬着龙榻,随着寇准、刘娥,前往了皇城。  

寇准一行登上了皇城的时候。  

周怀正率领着大军,早已杀到了皇城下。  

近十万兵马在皇城上下鏖战,喊杀声震天。  

一道道火把映照着汴京城,把汴京城变成了一座不夜天。  

赵恒一到,曹玮等指挥作战的将领,配合作战的官员,迅速聚拢了过来,齐齐施礼。  

“臣等恭迎圣驾!”  

躺在龙榻上的赵恒并没有言语,刘娥要开口,寇准却抢先一步道:“诸位不必多礼,战事要紧。”  

曹玮等人齐声答应了一声,纷纷起身。  

城下。  

周怀正、杨亿等人看到了赵恒出现,二人对视了一眼。  

跟随着他们的将领,感觉到不对,逼近周怀正身前,急声质问,“周都知,你不是说官家召我们清君侧的吗?为何官家会出现在皇城上?”  

周怀正看向了杨亿,杨亿咬了咬牙,没说话。  

周怀正心念急转,嚷嚷道:“这是刘娥那个妖后使的障眼法。真要是官家亲临,为何要包裹的那么严实?分明是想乱我军心。”  

那将领闻言,往皇城头上仔细瞧了瞧,见到了赵恒那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龙榻后,缓缓点头。  

他觉得周怀正所言有理。  

他对周怀正抱拳表达歉意,“是我孟浪了,差点中了妖后的奸计。”  

周怀正点头道:“令你手下的兵马速速攻城,拿了皇城,斩了妖后,官家一定不吝厚赐。”  

“诺…”  

那将军抱了抱拳,离开了周怀正,指挥着兵马继续攻城。  

周怀正、杨亿二人凑在一起。  

杨亿咬牙道:“官家亲临,咱们的谋划要被戳破了,怎么办?”  

周怀正狠声道:“事到如今,我们还有退路?”  

杨亿沉声道:“没有退路。”  

周怀正狠辣的道:“只要杀进宫里,谁还能知道我们的谋划?”  

杨亿眉头一挑,惊声道:“你是说…”  

周怀正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低声道:“杀了官家…官家一死,死无对证。到时候皇宫在你我手里,太子也在你我手里,清君侧是假是真,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杨亿握紧了拳头,心里有些阴晴不定。  

周怀正见杨亿心神动摇,又赶忙道:“难道你不想帮李迪平反吗?李迪被你坑害,如今背上了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  

清君侧一日不成,李迪的骂名就一日不能消除。”  

杨亿咬牙道:“弑君可是大罪…”  

周怀正上下瞥了杨亿一眼,冷冷的道:“弑君的也有可能是刘娥…”  

杨亿眉头一挑,惊愕道:“你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