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4/6)
宵苦笑一声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东西,准确点来说,是大魏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许清宵有些苦笑道。
当下,六部尚书和两位国公直接露出惊色了。
“大魏未来的发展?”
陈正儒第一时间想要观看,只是被顾言抢先一步了,但安国公眼疾手快,拦住了两人。
“两位尚书,这守仁今日拿过来,就是要呈现给陛下的,待会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现在争抢。”
“万一搞坏了,或者弄散了,回头上朝还需要重新整理,麻烦不麻烦啊。”
安国公开口,有些没好气。
两位尚书到不觉得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王新志开口。
“守仁,你当真是咱们大魏的珍宝啊,这几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议大魏发展之事。”
“你应该还不知道清楚吧。”
“附属国战乱,大魏国库增至三百万万两白银,其中战刀,战甲,战马,各种好处不计其数,姑且计算一番,千万万两白银都有了。”
“这回咱们大魏实实在在有银子了,可顾言这个吝啬鬼,死活不拿出银子出来,按理说大魏国库有了银子,应当改善国体吧?”
“让他发点银子当赏银,死活不肯,三百万万两白银,别说一万万两白银了,就算是一千万两白银,他死活不拿出来。”
“非要说大魏要发展,大魏要发展,可问他怎么个发展之法,又说不出来,守仁,你评评理,顾尚书是不是有问题?”
王新志开口,他有些气不过了。
自从战利品清算完毕后,整个大魏都很开心,文武百官也极其开心,大魏有钱了,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为总算是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却不曾想到,顾言依旧我行我素,不管谁找他拿银子,他死活就不拿出来。
以前没钱,大家可以理解,现在有钱,大家发现顾言这老王八蛋,是真的抠门。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说,他礼部总要给点银子吧?许清宵的册封大殿,各个侯爷再加上国公,以及大魏战胜后,你总要搞点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谈过,修缮一下皇宫不过分吧?现在国威都扬了,你要是再不修缮修缮皇宫,等过几年,人家再来大魏,发现就这?
这不丢人现眼吗?
王新志话一说出来,众官纷纷点头,哪怕是陈正儒也不由点了点头。
这话没毛病啊,顾言抠到了极致。
愣是一毛不拔,没钱不给,有钱更不给,让这种人掌财,好是好,但就是气人啊。
可这话一说,顾言忍不住开口了。
“哼,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别看国库有这么多银子,真算起来的话,架得住几年折腾?”
“此番大战,军事抚恤金要不要给?犒赏三军是不是钱?大魏还需要发展,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你们折腾。”
“守仁,老夫可是把钱死死守着了,就是留给你安排的,老夫没什么别的本事,赚不到钱,但能给你留得住钱。”
顾言不在乎众人如何说他。
反正银子这玩意,他必须要留着,不是他穷怕了,是大魏穷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银子,那么更应该珍惜,要忆苦思甜。
看着众尚书吵起来了,许清宵连忙打个圆场。
“诸公,就莫要争吵了。”
“下官这些日子,其实也是在思考这事,等上朝后,我们在慢慢商议,如何?”
许清宵出面打圆场,百官倒也没说什么了,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许清宵的面子,他们必须要给。
这银子毕竟是许清宵赚来的。
“行,老夫给守仁一个面子。”
“守仁,要是别人说这话,老夫理都不理,你说这话,老夫认了。”
众人开口,也算是答应下来了。
就如此。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时间,文武百官早已经到齐了。
而就在此时,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宣百官入殿后。
许清宵跟随着百官入列了。
他依旧是站在户部尚书身旁,眼下仗打完了,监国少卿这个职位虽然没有被撤走,但许清宵也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
依旧是户部侍郎,至于侯位,还没有完成册封,大家喊一声侯爷,其实也是客气客气,等册封结束后,往后上朝就要走左边了。
往大殿走去时,顾言压着声音,拉了拉许清宵道。
“守仁,老夫跟你说。”
“这次国库,不是三百,准确点来说,是四百二,不过有一部分都是珍宝之物,需要慢慢变卖。”
“而且老夫让户部已经精算过了,按照附属国的国库收入,每年能给大魏带来六万万两白银,算上大魏本身一万万两收入,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大魏现在每年固定收入八万万两。”
“如若水车工程能带来好消息的话,大魏国库年收入,可达十万万两白银,这个户部尚书之位,老夫也打算告老还乡,让你来。”
顾言开口,只有跟许清宵他才会说真话,当然这些数目,女帝也已经知道了。
四百二?
许清宵自己也不由咂了咂舌,打仗之前,大魏国库有一百万万两左右,而这个还是卖官得到的,打完之后,直接翻了四倍。
四百万万两啊。
这还真是有些夸张,至少够大魏随便挥霍二十年,当然其中不能投入一些大事上面,譬如说九年义务教育,真砸九年义务教育,四百万万两够是够,但经不起二十年挥霍。
不过听到顾言要退位,许清宵连忙开口道。
“顾尚书,您现在老当益壮,谈什么告老还乡,这位置您继续坐,我不坐,我宁可当个闲散侯爷,也不当户部尚书。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东西,准确点来说,是大魏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许清宵有些苦笑道。
当下,六部尚书和两位国公直接露出惊色了。
“大魏未来的发展?”
陈正儒第一时间想要观看,只是被顾言抢先一步了,但安国公眼疾手快,拦住了两人。
“两位尚书,这守仁今日拿过来,就是要呈现给陛下的,待会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现在争抢。”
“万一搞坏了,或者弄散了,回头上朝还需要重新整理,麻烦不麻烦啊。”
安国公开口,有些没好气。
两位尚书到不觉得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王新志开口。
“守仁,你当真是咱们大魏的珍宝啊,这几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议大魏发展之事。”
“你应该还不知道清楚吧。”
“附属国战乱,大魏国库增至三百万万两白银,其中战刀,战甲,战马,各种好处不计其数,姑且计算一番,千万万两白银都有了。”
“这回咱们大魏实实在在有银子了,可顾言这个吝啬鬼,死活不拿出银子出来,按理说大魏国库有了银子,应当改善国体吧?”
“让他发点银子当赏银,死活不肯,三百万万两白银,别说一万万两白银了,就算是一千万两白银,他死活不拿出来。”
“非要说大魏要发展,大魏要发展,可问他怎么个发展之法,又说不出来,守仁,你评评理,顾尚书是不是有问题?”
王新志开口,他有些气不过了。
自从战利品清算完毕后,整个大魏都很开心,文武百官也极其开心,大魏有钱了,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为总算是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却不曾想到,顾言依旧我行我素,不管谁找他拿银子,他死活就不拿出来。
以前没钱,大家可以理解,现在有钱,大家发现顾言这老王八蛋,是真的抠门。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说,他礼部总要给点银子吧?许清宵的册封大殿,各个侯爷再加上国公,以及大魏战胜后,你总要搞点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谈过,修缮一下皇宫不过分吧?现在国威都扬了,你要是再不修缮修缮皇宫,等过几年,人家再来大魏,发现就这?
这不丢人现眼吗?
王新志话一说出来,众官纷纷点头,哪怕是陈正儒也不由点了点头。
这话没毛病啊,顾言抠到了极致。
愣是一毛不拔,没钱不给,有钱更不给,让这种人掌财,好是好,但就是气人啊。
可这话一说,顾言忍不住开口了。
“哼,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别看国库有这么多银子,真算起来的话,架得住几年折腾?”
“此番大战,军事抚恤金要不要给?犒赏三军是不是钱?大魏还需要发展,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你们折腾。”
“守仁,老夫可是把钱死死守着了,就是留给你安排的,老夫没什么别的本事,赚不到钱,但能给你留得住钱。”
顾言不在乎众人如何说他。
反正银子这玩意,他必须要留着,不是他穷怕了,是大魏穷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银子,那么更应该珍惜,要忆苦思甜。
看着众尚书吵起来了,许清宵连忙打个圆场。
“诸公,就莫要争吵了。”
“下官这些日子,其实也是在思考这事,等上朝后,我们在慢慢商议,如何?”
许清宵出面打圆场,百官倒也没说什么了,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许清宵的面子,他们必须要给。
这银子毕竟是许清宵赚来的。
“行,老夫给守仁一个面子。”
“守仁,要是别人说这话,老夫理都不理,你说这话,老夫认了。”
众人开口,也算是答应下来了。
就如此。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时间,文武百官早已经到齐了。
而就在此时,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宣百官入殿后。
许清宵跟随着百官入列了。
他依旧是站在户部尚书身旁,眼下仗打完了,监国少卿这个职位虽然没有被撤走,但许清宵也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
依旧是户部侍郎,至于侯位,还没有完成册封,大家喊一声侯爷,其实也是客气客气,等册封结束后,往后上朝就要走左边了。
往大殿走去时,顾言压着声音,拉了拉许清宵道。
“守仁,老夫跟你说。”
“这次国库,不是三百,准确点来说,是四百二,不过有一部分都是珍宝之物,需要慢慢变卖。”
“而且老夫让户部已经精算过了,按照附属国的国库收入,每年能给大魏带来六万万两白银,算上大魏本身一万万两收入,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大魏现在每年固定收入八万万两。”
“如若水车工程能带来好消息的话,大魏国库年收入,可达十万万两白银,这个户部尚书之位,老夫也打算告老还乡,让你来。”
顾言开口,只有跟许清宵他才会说真话,当然这些数目,女帝也已经知道了。
四百二?
许清宵自己也不由咂了咂舌,打仗之前,大魏国库有一百万万两左右,而这个还是卖官得到的,打完之后,直接翻了四倍。
四百万万两啊。
这还真是有些夸张,至少够大魏随便挥霍二十年,当然其中不能投入一些大事上面,譬如说九年义务教育,真砸九年义务教育,四百万万两够是够,但经不起二十年挥霍。
不过听到顾言要退位,许清宵连忙开口道。
“顾尚书,您现在老当益壮,谈什么告老还乡,这位置您继续坐,我不坐,我宁可当个闲散侯爷,也不当户部尚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