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君临天下(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用来转进到齐鲁,打破大楚攻势的。  

现在张楚已死,那支大军的去向和处置,就成了问题。  

“他们怕是不服我。”  

青青坐在椅子上,揉着下巴,并无太多生分,对耶律洁男说:  

“那可都是你北国死忠,我的命令,他们怕是不会接的。”  

小国主的表情变化了一下。  

他扫视了一周,见众人都沉默,便又看了看自家姐姐,然后鼓起勇气,开口说道:  

“要不,我来?”  

这一句话说的,让耶律婉面色大变。  

下意识就要伸手握住弟弟的嘴巴,其他人的眼神也变得古怪了一些。  

这自古以来,但凡国主纳降,最后的结局,最好的都是被圈禁到死,可从未有听说过,哪家降主,还能被新朝委以重任。  

更别提带前朝大军,那可是几万精锐,若是耶律洁男有点小心思,以那些精锐的战斗力,在中土再掀起一场混乱,都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青青也是眼神古怪的看了耶律洁男一眼,她又扭头看着师兄。  

沈秋也看着耶律洁男。  

这孩子和他当初在辽东所见时,确实成长了很多,一双眼睛中的智慧,几乎掩饰不住,被所有人看着,他倒是面色坦然。  

似乎并不觉得自己之前说的话有些冒失。  

沈秋想了想,又看向眼前海图,几息之后,他替青青开口问到:  

“方才我等讨论军务时,我便观你有话想说,心中似也有些别样想法,你既已认下青青做姐姐,和飞鸟一般,又称呼我家兄长为姐夫...  

那沈某就不把你刘洁男当外人,这会也不论什么身份地位,就当是自家人之间说说话,不管说什么,都没人怪你。”  

沈秋指了指眼前海图,他说:  

“东瀛之事,你也知晓,那就畅所欲言吧。”  

耶律洁男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脸色各异,唯有看向山鬼时,从那双面具下的眼睛里,看到了一抹鼓励。  

“那我说了啊?”  

曾经的小国主眨了眨眼睛,轻咳了几声,在耶律婉略显担忧的注视中,他上前一步,稍显无礼的,劈手将海图,从沈秋手中夺过。  

在众人眼前摊开来,又深吸了一口气,说:  

“我方才听你们所说,心中便有疑惑,你们明明早知此事,也早有准备,兵多将广,又有江湖武者相助。  

但这脑子思维,为何如此固化?”  

这一句话,说的其他人表情再次变化,赵廉老头则直接摇了摇头,呵,这小国主,口气倒是大得很。  

“你们为什么非要固执于,和东瀛人,在中土决战?”  

耶律洁男也不理会那些目光,他直接了当的问到:  

“中土乃是我等故地,就算打赢了,也会对我国民造成损伤,这在自己的地盘上,打一场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赢得仗,岂是智者所为?  

以我之想,诸位的战略,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有问题!  

若是由我来定,那我绝对不会被动等着倭人到来...”  

耶律洁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沉声说:  

“敌未动,我先行。  

若我是你们,我便会直接带雄兵百万,打过海峡去,登陆东瀛,在他们的地盘上,和他们决战!  

把这凛冽战火,烧到他们的国土里。  

那时,就算不幸败了,也不会影响到中土治理,更不会影响女皇陛下收拾天下乱局,在后方积蓄更多力量。  

试问,若中土天下一统,所有力量攥在一起,就算东瀛那方,打成持久战,以双方国力对比。  

莫非我万里中土,再加上西域,三韩,阿瑜陀耶之地的资源,还耗不过区区东瀛?”  

说到这里,众人已是目瞪口呆。  

而耶律洁男的表演还没完,他扭头看着同样目瞪口呆的飞鸟,笑了笑,说:  

“飞鸟小弟弟,不也想着打回东瀛,夺取王权,护的黎民百姓吗?为何还非要等到中土大事定下,再去考虑东瀛战场?  

此时优势在我,这两件事,为什么不能一起解决了?”  

飞鸟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一向觉得自己心思聪慧,在和姐姐相处时,自己也有些智力上的优越感。  

但是在和耶律洁男相识不过一夜后,他的心智,就在这大殿之上,被耶律洁男三言两语,摁在地上摩擦。  

不只是他。  

在场所有人,包括沈秋在内,所有人的思维,都在这一刻被耶律洁男这狂暴坦,拉在一起A了。  

众人无话可说。  

赵廉捻断了自己的几根胡须,老头一脸愕然。  

他像是重新认识到了眼前这个神采飞扬的少年人,这等天马行空的思维,直让老头有种自己确实老了的感觉。  

而在心底,他也有种庆幸,幸亏是高兴和张楚一直压着耶律洁男,不让他真正理事,若是这小国主一开始就控制北国朝政军权。  

就以他这种出乎常人之外的思维方式,南国怕是顶不到现在的。  

这世上,当真是有天才的。  

“决定了!”  

青青霍然起身,大眼睛里尽是一抹欣喜与舒畅。  

她伸出手,大力拍着耶律洁男的肩膀,说:  

“就你了,刘小弟,以后,你就是我大楚宰相,姐姐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这相位本来打算给李守国老将军的。  

但现在,非你莫属!”  

耶律洁男咧着嘴,揉着发疼的肩膀,心里感慨,这天下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