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镇海楼前英雄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相觑。  

大家对中土武林都很了解,但雪域之上,一直是个神秘地带,去过那里的武者毕竟是少数,但也有见多识广的,听众人一个劲的询问,便开腔回答到:  

“那是人家雪域密宗的活佛,也是佛教高手,但从不涉武林纷争,这么些年,都在雪域传教活动,和之前的万毒门是死对头。  

没成想,这蓬莱人手倒是长,把令牌都发到那等边缘之地了。”  

“通巫教的人来了!”  

这边话音刚落,人群另一头就有大喊声,众人又齐齐转头,看向前方,便见几名以骨物石头装饰,手握苍白骨杖,还持有各色法器,打扮的和跳大神的神婆神汉一样的萨满,也是宝相庄严的慢步走来。  

周围还有面色不善的通巫教护法护卫。  

这是辽东那边的。  

虽然说自高兴死后,通巫教就近乎一蹶不振,高兴留下的死忠又被张楚和小国主联手肃清,但毕竟是千年传承,又是北国名义上的国教,底蕴还是有的。  

不过这些北国人过来,在江湖人群体中自然是不受待见,几位大萨满一路走来,被人群中的各种喊叫声弄得心神不定。  

“闭嘴!”  

一名大萨满将骨杖拄在地面,森寒之气爆发开来,压得人群为之一净,但随后就传来拔刀拔剑声,响成一片的同时,这几位通巫教的代表,便被人群团团围住。  

这还不入镇海楼的范围,在此殴斗,那些蓬莱人也不干涉。  

被一众中原武者围在当中,眼见明晃晃的刀剑于身前,几个大萨满和护法,倒也不怕,通巫教的朔雪玄功擅长群战,这些中下流的武者来多少他们都不怕。  

但想是如此想,还没等动手,几名高手就愕然看到,眼前人群里,竟也有十多人,身上泛出森森寒气,其运作方式,和通巫教功法一模一样。  

“尔等!”  

为首的大萨满抬起手指,指着人群中被寒气包裹的十几人,厉声喊到:  

“从何处偷学我派武艺!”  

“偷学?呸!”  

当即有身缠寒气的持刀莽汉啐了一口,刀刃上涌动血光,大骂道:  

“辽东蛮子就是蠢!老子和众兄弟的密武,都是真刀真枪,厮杀数月才得来的,来的光明正大,为何在你们这里,就变成偷学了?  

老子为了这朔雪玄功入门篇,辛辛苦苦,日日夜夜,带一帮兄弟刷的人都快傻了,才得了上天垂怜,到你这里,老子一伙好汉,倒成贼偷了。  

莫非这天下只许你们学这凛冬武艺?当真没道理!”  

“刘大哥,与他们说这么多干甚?”  

又有几人从人群中跳出,舞刀弄枪,对身后人说:  

“这自古冰火对立,打这些通巫狗贼,自然该我等出马!”  

话音落下,这几人刀刃上便燃起火气,双掌中也有烈火真气运作,焦灼之气散发开来,将周围萦绕的寒气也冲散开。  

“阳炎圣火功?”  

大萨满吓了一跳。  

以为一向和通巫教不对付的圣火教也派了人,不过仔细一看,他心里却放松下来,嗤笑一声,说:  

“不过是烈火经初学罢了,也敢在老夫面前聒噪!”  

寒气更胜三分,那大萨满一挥手,便有两名身缠寒气的护法上前,眼见大战将起,那几名口出狂言的武者心头也是暗暗叫苦。  

自家底细被看穿了,本来只想抢个风头,这会却要落入拼死之地。  

不过话都丢下了,再缩卵子,要被人笑话的。  

他们便提起一口气,打算打上一场,只要这些通巫狗贼真敢动手,在场这么多好汉,定也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就是仗着人多欺负他们!对这等狗贼,还讲什么江湖道义?  

“莫要打。”  

一个带着些许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之外响起,气机落下,将那对立气势打散几分,让场中凝滞的气势骤然一散,这等手段,让众人凛然。  

必是高手到来。  

前方人群散开一条路,便见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落魄老头,拄着桃木杖,背着旧琴盒,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阳桃!  

圣火掌教!  

他也来了,而且如此低调,不带一人护法,更没有什么排场,低调的一塌糊涂,若是眼神不好,都注意不到他。  

“寒气收一收,老夫年纪大了,受不得风寒。”  

阳桃悠悠走过来,对那几名如临大敌的萨满说了句:  

“朔雪玄功不过三成火候,也敢在此亮相?这高兴死了之后,你们通巫教拿得出手的,就是这等水平?真是让人失望的很。”  

几名萨满脸上现出怒色,但还是乖乖的散去寒气。  

没办法。  

拳头没人家大,就得老老实实的闭嘴。  

“至于你们几个...”  

掌教的目光,又落在了身前那几个使烈火真气的武者身上,他眼中似乎似有火苗闪动,颇为惊奇,捻着胡须,问到:  

“何处学的我圣火功法?练的虽差,但却是再正统不过的路子,外人不可能习得,莫非,是我教中,有高手叛教不成?”  

“掌教久居西域,不知中土事务。”  

阳桃的问题,在下一瞬便得了回答,却不来自人群中,而是在院落之内,镇海楼前,一身古朴墨衣,带着面具的五九钜子,隔着老远,对阳桃拱了拱手。  

他说到:  

“也莫要和江湖后辈为难,既然来了,就入楼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