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红尘道(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复不是鬼武。  

他只是纯粹的强大而已。  

见眼前半鬼露出惊疑,杨复嘿嘿一笑,左手长刀如游龙出海,寒刃掠空,带起刀气森森,大胡子的身影在这劈砍一刀中,向前横掠一丈。  

待脚步站稳,大胡子随手甩了甩手腕,将长刀上的一抹血渍甩落。  

在他身后,那半鬼武士瞪大眼睛,低头下看,在连着心窍的腰腹上,一抹血痕正在缓缓浮现。  

“噗通”  

被砍成两截的武士残躯,砸在地上,腥臭的血液,洒的遍地都是。  

拔刀术。  

从沈秋那里学来的刀术,在杨复日渐精进的武力加持下,也焕发出了索命制敌的威能。  

“不过如此。”  

大胡子撇了撇嘴。  

他有心试试这些倭人妖术的厉害,只是眼见此术,也就那样了。  

激发鬼力,能让这些倭人欺凌寻常士卒,但面对他这样地榜前列,经验丰富的高手,该是被一刀秒杀的,依然不用出第二刀。  

“殺します!”  

另一个半鬼武士,眼见自己的同袍,被大胡子一刀秒杀,便喊出刺耳的吼叫,拖着倭刀上前,欲要行刺杀之事。  

这人的鬼力和之前那个不同,不带出妖风,却能在利刃上施加火焰。  

看上去绚丽唬人的很。  

但杨复并不在意。  

花里胡哨,一刀秒杀!  

游龙刀式再起,杨复上前一步,挥出爆裂无双的斜斩,将那带火的倭刀,连同半鬼武士的头颅,一起斩落。  

火光被撞碎开,自空中洒落,欲将周围野草点燃,又被杨复以真气压灭。  

他回头看了看,剩下的倭人足轻,也被自己的兄弟砍杀殆尽,还有两个想要跑,被刚才打出暗器的高手追杀,在几丈之外,两个倭人被暗器打倒。  

但他们并不想就此赴死,便如野兽一样暴起,朝着高手扑来。  

一人被飞镖刺穿额头,另一人却扑到高手身前,用带血的手试图扣住那高手的脖颈,被后者以左手格挡,右手横拍一记,真气震荡间,便将他心窍击碎,打死当场。  

但打死这两个足轻后,那暗器高手的身形也摇晃了一下,似是腿软般,跪倒在地。  

这动静把杨复吓了一跳。  

大胡子急忙上前,将那暗器高手搀扶起来。  

“没事吧?”  

他关切的问了句。  

“复哥,没事的,可能是这些时日长途赶路,有些脱力,休息一下就好。”  

那人低头揉着额头,回了一句。  

语气轻灵些。  

竟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啧啧。  

这杨复,浓眉大眼的,没开出来,还真会玩啊。  

“大伙把这些倭寇的长短刀收一收,都是不错的刀具,正当合用,再找找,有没有什么其他东西。”  

杨复对身后众兄弟唤了声。  

让大家伙收拾一下战场,把有价值的东西都随身带着。  

他自己搀扶着那女子走出几步,在一块石头上休息片刻。  

这女子唤做齐梅,是莱芜飞星门的弟子,是杨复在泰山下认识的。  

虽出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但一手暗器功夫,却非常亮眼,性子也好胜些,两人相识后,便在齐鲁相伴行走。  

多日切磋。  

这打着打着,就打出了一些微末情愫。  

杨复对齐梅,只是欣赏多些,心里并没有其他念头。  

他毕竟是有家室有儿女的人。  

但红颜知己嘛。  

乃是江湖特色,不得不品尝。  

“你就是性子要强些。”  

杨复将手贴在齐梅手臂上,渡入些真气,让她消去疲惫,他说:  

“这厮杀之事,自有我等男儿来做,你一个女子,就该好好待在玉皇宫,或者回去你门派中。”  

“复哥这话,说的我心里难受。”  

齐梅低着头,语气幽幽的说:  

“我知你有家室,也不做多想,但你带着大伙来相助南军,驱逐倭寇,是做大事,我又不是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绣花娘子。  

既也能打,为何不来?  

我是入不得你杨家大门,莫非连陪你走走江湖,都做不到吗?”  

这话说得杨复脸颊臊的很。  

他又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被齐梅一句话说的手足无措,明明两人之间什么都没发生,这会却弄得他如负心汉一样。  

“复哥去忙吧,让我一个人休息一下。”  

齐梅又说了句。  

杨复看了她一眼,心里有些烦乱,便应了一声,往兄弟们那边去了。  

目送着杨复的背影,齐梅挺好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混乱和挣扎,就好似欲向杨复求救,手都颤颤巍巍的抬了起来。  

但下一瞬,她喊出的声音,被掐灭在喉咙中。  

眼中一切波澜,也尽数敛去。  

那眼神变得灰蒙蒙的,又在下一刻变回了原本的样子,幽幽的,如一处深潭,似要将所有的光都纳入其中。  

齐梅站起身来,伸出手,以女子特有的妩媚的动作,将自己的头发拨了拨,她迈开修长的大腿,向杨复那方走去。  

低着头,似是心情不好。  

但在脸颊上,却有一抹一瞬即逝的怪异笑容。  

与此同时,距此地近两百里之外的东营残城中,一名穿着威武黑甲的倭国大将,正端坐于城中最高处楼宇边。  

他坐在椅子上,带着护臂的双手交错,拄着一把直刃长刀。  

就如雕塑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